怀柔科学中心基本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群

发布时间:2025-09-26 16:19  浏览量:1

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记者李博)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专场今日举行,北京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赵英俊介绍,目前,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从建设为主阶段逐步转入运行为主阶段,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群基本形成,成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支撑。

赵英俊说,怀柔科技设施项目密度位居全球前列,37个科技设施中29个进入科研状态,6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有4个正式运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出束并带光联调,标志我国在同步辐射光源领域跨入世界领先行列。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技领军企业高度集聚,已搭建起前沿科技攻关的突破引擎梯队。

怀柔科学中心16个设施面向全球开放共享,已服务国内外企业、高校、院所等用户1000余家。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突破性成果频出,累计攻破“卡脖子”技术59项,产出重大科技成果386项。怀柔科学中心创新主体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3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6项,核心创新能力逐渐迈入高阶跃升期。

怀柔科学中心人才队伍实现量质突破,科研人员数量达到2.6万人,引进了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哈·穆鲁教授为代表的一批领军科学家,集聚高被引科学家39名、两院院士86名、青年科技人才316名、外籍人才712名,逐步形成高端科研人才矩阵。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多元赋能科技成果转化,累计转化项目187个。引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等科技服务机构,集中培养技术经理人1000余名,布局共性技术、概念验证等创新服务平台46个,与基础研究相适应的成果转化机制加速形成。

“科学+城”城市服务功能跨越提升,打造科学家理想之城。交通方面,构建“两横四纵”的对外干线公路主通道,京沈高铁、怀密线、通密线3条轨道交通基本实现与北京市重要功能节点的连接,可实现20分钟到朝阳站,30分钟到首都机场,60分钟到中心城区。教育方面,引入海淀十一中学、一零一中学、清华附中、北京四中等优质教育集团,已建及在建学校18所,可提供学位超1.6万个,满足科研人才子女就近入学需求。住房方面,打造国际人才社区、人才公寓、共有产权房、商品房等多类型住房保障体系,可为科研人员提供房源2.3万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