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技融入人间烟火!曹娥里·十三弄再现科学魅力

发布时间:2025-09-15 14:53  浏览量:3

今年9月,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实施后的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12日晚,曹娥里·十三弄灯火璀璨、人流如织,2025年上虞区“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暨十三弄魔幻科学院——古巷科学奇境夜活动在此热闹启幕,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让十三弄与科技碰撞出别样火花,为市民带来沉浸式科学体验。

作为集中展示科技魅力、推动科普融入生活、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上虞区“全国科普月”活动热潮涌动。当晚7时,机器狗灵动起舞、机器人精彩献艺,暖场表演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市民纷纷驻足观看,用手机记录趣味瞬间。启动仪式上,上虞区“全国科普月”十大重点活动正式发布,为上虞区“红领巾小创客”暨第七届中小学生科技活动获奖代表、2025年上虞区科学传播达人代表,以及2025年绍兴市科学传播大赛(作品)获奖代表颁发荣誉,话剧《西迁路上》、诗歌朗诵《等待》等精彩上演,演员们以生动演绎展现了科技工作者的家国情怀。

启动仪式后,十三弄魔幻科学院——古巷科学奇境夜情景剧表演成为焦点。“神灯唤‘氧’”揭示精灵诞生的科学原理,“无烬之火”呈现纸间绽放的刹那芳华;干冰吹气球比赛中,市民亲身参与“干冰VS肱二头肌”的较量,感受气体膨胀的力量;“神奇的大象牙膏”实验里,生物版与化学版的奇妙反应引得观众阵阵惊呼;超导磁悬浮技术让液氮中的乒乓球悬浮起舞,极寒玫瑰在低温下绽放脆美瞬间,液氮蘑菇云更带来震撼视觉盛宴,让市民近距离触摸科学魅力。

“妈妈,这里比科技馆里的项目还多呢,实在太好玩啦。”同期举办的科学市集也人气爆棚,不少中小学生纷纷发出感叹,22个市集项目与流动科普馆体验区覆盖科学实验、科普演示、科普宣传等领域。科学实验区域,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带来的“一花识酸碱”“‘红茶’变‘白茶’”等实验,让市民通过简单操作探索科学奥秘;“捏捏乐——非牛顿流体球”“科学小模型拼搭”成为孩子们的乐园,在动手实践中激发科学兴趣。

科普演示区域,杭州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展示的机器狗、围棋和象棋机器人、互动交流机器人,让市民体验人工智能的便捷与趣味;区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骨髓捐献科普,现场教学心肺复苏技巧,传递关爱生命理念。科普宣传区域,区公安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应急管理局等部门,通过禁毒知识科普、垃圾分类游戏、安全知识讲解等形式,将实用知识融入互动;生态环保、曹娥江流域文化、中医茶饮、青少年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等内容,覆盖市民生活方方面面,满足不同群体需求。流动科普馆内,最速曲线、人体导电、无弦琴等体验项目,让市民在玩乐中探索科学原理。

区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贯穿九月的科普盛宴,除了启动仪式外,“科学有意思”科普嘉年华、科技工作者科普毅行citywalk、“三送下乡”、曹娥江水上科技馆、高层次人才子女研学、“红领巾小创客”科技活动、“牛顿杯”科技活动等将陆续开展,持续为上虞市民带来丰富体验,推动科学知识普及,为上虞科普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建设科技强国夯实群众基础。

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由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绍兴)、杭州湾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协办。上虞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工作。近年来,我区在科普领域多措并举: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推动竺可桢故居、徐光宪纪念馆等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提质升级,建成上虞博物馆、天大化学科普馆等20家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上虞应急安全(气象科普)体验馆等15个市级基层特色科普馆,以及浙江农发“未来农场”等45个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壮大科普队伍、丰富科普内容、创新科普形式,持续打响“三送下乡”及《科学与文化》杂志等具有上虞标识度的工作品牌,为提升市民科学素养、营造创新氛围奠定坚实基础。此次科普月启动活动,正是上虞科普工作成果的又一次生动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