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故事:藕节收敛止血
发布时间:2025-09-25 17:43 浏览量:1
藕节收敛止血的故事
〔时珍曰〕一男子病血淋,痛胀祈死。予以藕汁调发灰,每服二钱,服三日而血止痛除。按赵溍养疴漫笔云:宋孝宗患痢,众医不效。高宗偶见一小药肆,召而问之。其人问得病之由,乃食湖蟹所致。遂诊脉,曰:此冷痢也。乃用新采藕节捣烂,热酒调下,数服即愈。高宗大喜,就以捣药金杵臼赐之,人遂称为金杵臼严防御家,可谓不世之遇也。大抵藕能消瘀血,解热开胃,而又解蟹毒故也。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三卷莲藕“发明”
中文释义
李时珍说:有个男子得了血淋病,尿中带血,尿时胀痛厉害,痛得只想求死。我用藕节榨汁调配中药血余炭(头发烧成的灰),每次让他服二钱,连服三天后,他的尿血止住了,疼痛也消除了。效果很明显。根据宋朝官员赵溍在《养疴漫笔》中的记载:宋孝宗得了痢疾,包括太医在内的很多医生都治不好。高宗私访时偶然看到一家小药铺,就把店主召来询问。店主问清楚发病原因,原来是孝宗吃了湖蟹导致的。他诊脉后说:“这是冷痢。”于是用新鲜采来的藕节捣烂,用热酒调服,孝宗喝了几次就痊愈了。高宗非常高兴,把捣药用的金杵臼赏赐给店主,后来人们就称这家药铺为“金杵臼严防御家”,这真是难得的机遇啊!总的来说,藕节收敛作用能止血、止痢,藕能消除瘀血、清热开胃,还能解蟹毒,所以对血淋及痢疾也有疗效。
藕节的得名
莲藕类中药按其入药部位不同,有不同的名称,品种较多。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根茎节部,秋、冬二季采挖根茎(藕),切取节部,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入药。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以“莲藕”为正名收载了莲藕类中药,并收载了包括莲实(即莲子)、藕(为莲的根茎)、藕节(根茎节部)、莲薏(即莲子芯)、莲花、莲房、荷叶等。在莲藕的释名项下李时珍解释曰“其根藕,其实莲,其茎叶荷”,并阐述了为何称为“藕”:“花叶常偶生,不偶不生,故根曰藕。或云藕善耕泥,故字从耦,耦者耕也。” 此句从两个角度阐释了“藕”字的由来,一是基于荷花的花叶常成对生长的特性,其地下根因此被称为“藕”;二是有人认为藕在泥中生长,善于松动泥土,如同耕作一般,所以字形采用了“耦”字的半边,“耦”本身就有耕作之意。藕节作为藕之两节相连之处,继承了“藕”的名称基础,又因以节入药,故而得名“藕节”。
药用历史
莲藕类入药品种较多,最早入药的是“藕实茎”(为藕的根状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上品,有 “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 之效 ,此时并未明确单独提及藕节的药用。
藕节最早记载见于唐代《药性论》,载:“藕节捣汁,主吐血不止,口鼻并治。”《日华子本草》载:“冷,解热毒,消瘀血,产后血闷,合地黄生研汁,热酒并小便服。”
明《本草纲目》载:“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
《本草备要》载:“补心、散瘀。涩,平。解热毒,消瘀血,止吐衄淋痢,一切血证。和生地汁、童便服良。”清《本草纲目拾遗》载:“藕节粉:开膈,补腰肾,和血脉,散瘀血,生新血;产后及吐血者食之尤佳。”
2025版《中国药典》载其:性味归经为甘、涩,平。归肝、肺、胃经。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
道地产地
古代记载
莲藕类药物最早记载见于《神农本草经》,只载其产池泽,未注明具体产地。其后《名医别录》载 “藕实茎生汝南池泽”,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补充曰“所在池泽皆有,豫章、汝南者良” ,可见当时以汝南(今河南驻马店一带)、豫章(今江西南昌一带)的池塘、湖沼等水域出产的莲藕(藕节)质量较好。宋代《本草图经》载:“莲,处处有之,而江、浙及荆、襄间者尤胜。” 指出长江流域(江苏、浙江)及湖北、湖南等地的莲藕品质更佳,藕节作为副产品,道地产区与之一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 “莲藕,荆、扬、豫、益诸处湖泽陂池皆有之”,表明明代时,荆州(今湖北荆州一带)、扬州(今江苏、安徽部分地区及浙江一带)、豫州(今河南部分地区)、益州(今四川一带)广泛分布莲藕,这些产区共同特点是水域丰富,为莲藕生长提供适宜环境,所以这些地区所产的藕节质量也是最优的 。清代《植物名实图考》载:“藕,湖泽多有之,湖南、湖北者尤大而甘。” 明确湖南、湖北的莲藕在清代已成为重要道地产区,藕节亦随之被认可。
现代产地
现代藕节主产于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其中,湖北堪称莲藕及藕节的重要产区。湖北气候温热湿润,湖泊淤泥富含有机质,活性水体生态良好,种藕历史可追溯至2300年前。产量居全国首位,全国1/3的莲藕产自湖北,拥有洪湖、汉川、蔡甸、仙桃、嘉鱼等10多个莲藕主产县,全国八成以上藕品种源自湖北。像“蔡甸莲藕”自宋代成为晋京朝贡上品,明清时大面积种植,被认为是中国莲藕人工栽培起源地;“洪湖莲藕”种植历史更为悠久,自古就有“长江的鱼,洪湖的藕,才子佳人吃了不想走”的美名。此外,湖南洞庭湖的莲藕、江苏太湖和洪泽湖的莲藕,浙江杭州西湖、嘉兴南湖的莲藕、福建建瓯的莲藕等都是优质产品,而被授予“中国莲藕之乡”的江苏宝应、山东临沂河东区、安徽颍上等地的莲藕产品(包括藕节)都是颇受欢迎。
性状及混伪品鉴别
藕节虽然不是名贵中药材品种,但在市场销售中曾发现有伪品和混伪品,应注意鉴别区分:
藕节的外观性状
正品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根茎节部,呈短圆柱形,中部稍膨大,长2~4cm,直径约2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残存的须根和须根痕,偶见暗红棕色的鳞叶残基,两端有残留的藕,表面皱缩有纵纹,质硬,断面有多数类圆形的孔,气微,味微甘、涩。
混伪品
泽泻根茎
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根茎。呈类球形或倒圆锥形,直径 2~4cm,无明显节间,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多数瘤状突起的芽痕(俗称 “砂眼”),无鳞片叶残基,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有多数细小孔道(导管),但孔道不规则,无环状排列,可见散在的筋脉点(维管束)。
关键区别:味微苦,无涩感,显微镜下可见草酸钙针晶束,无簇晶,导管以梯纹为主。
慈姑根茎
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干燥根茎。呈长卵形或圆锥形,长 3~5cm,直径 1~2cm,表面黄白色或浅棕色,有环状节纹,但节间不明显,顶端有芽苞,基部有多数须根痕,质脆,断面白色,粉性,孔道细小且不明显,无环状排列,可见少量纤维束。
关键区别:味微甜,无涩感,显微镜下无草酸钙簇晶,导管多为单纹孔或网纹。
木通根茎
为木通科植物木通的干燥根茎。呈圆柱形,长 3~6cm,直径 1~2c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纵皱纹和枝痕,节部稍膨大,无鳞片叶残基,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较厚,黄棕色,木部黄白色,有多数小孔(导管),排列成放射状,髓部中空。
关键区别:味微苦,有麻舌感,显微镜下可见草酸钙簇晶,导管以具缘纹孔为主,木纤维发达。
药膳食疗应用
食疗历史
藕的食用历史悠久,秦汉时期:藕已被用于治疗疾病了。藕的食疗应用也是很早的,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记载食用藕有补中、益气、养神的作用,可以除百病、消烦渴,经常食用能令人生津悦泽。南宋美食家林洪所著的《山家清供》中记载了用莲藕做的饭——玉井饭,具有健脾化湿、养心安神的作用。明清时期:《神农本草经疏》记载“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胃,故主消散瘀血”。《本草汇言》中说藕“如煮熟食,能养脏腑,和脾胃”。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写道:“生食宜鲜嫩,煮食宜壮老,用砂锅,桑柴缓火煨极烂,入炼白蜜收干食之,最补心脾。
营养价值
藕作为药食同源的经典水生食材,不仅口感清甜脆嫩或粉糯香甜,营养成分也十分丰富,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多酚类物质等,随着现代营养学的发展,藕的营养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具有降糖降脂、抗衰老、减躁减压、补血益神、稳定心率降血压等多种功效,是兼具营养与保健作用的优质食材。
食疗应用
藕节作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根茎节部,不仅是止血化瘀的良药,其天然的清润属性与丰富营养也使其成为食疗佳品。
1. 藕节红枣汤(《本草纲目》衍化方)
藕节10~15g(鲜品30~50g)、红枣5-8 枚、红糖适量。藕节切片,与红枣同煮30分钟,加红糖调味。藕节收敛止血,红枣补气血,红糖温经,适合产后恶露不尽、术后贫血者。
2. 藕节花生衣粥(现代食疗方)
藕节15g、花生衣5g、糯米50g。藕节煎汁去渣,与花生衣、糯米煮粥。适用人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衄反复发作者。
3.藕节麦冬饮(《温病条辨》化裁)
藕节12g、麦冬10g、生地黄10g、蜂蜜适量。药材煮水 20 分钟,晾温后加蜂蜜。麦冬与地黄增强滋阴润燥,蜂蜜调和药性。可用于缓解阴虚咯血(如肺结核干咳带血)。
4.藕节梨汁(民间验方)
鲜藕节50g、雪梨1个、鲜芦根30g。榨汁直接饮用,每日1-2次。适用于热病后期津伤烦渴、咽喉肿痛。
5.藕节山药粥(《医学衷中参西录》改良)
藕节10g、山药30g、粳米100g、陈皮3g。藕节煎汁,与山药、粳米、陈皮同煮。本方藕节涩肠止泻,山药健脾,陈皮理气,适合脾虚便溏者。
6.藕节山楂炖瘦肉(药膳食疗方)
藕节15g、山楂10g、瘦肉200g、生姜2片。文火炖1.5 小时,加盐调味。适用人群:食积兼血瘀者(表现为腹胀、舌质紫暗)。
综合利用
食品行业
藕粉与功能性食品
藕节淀粉经加工制成藕粉,富含铁、钙及膳食纤维,是传统滋补品。现代工艺还开发出藕节功能性食品,如添加荷叶碱的减肥代餐粉。
天然防腐剂
藕节提取物中的鞣质和多酚类物质可抑制食品中常见腐败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延长食品保质期。
功能性食品开发
①藕节膳食纤维代餐粉:
将藕节超微粉碎后与菊粉、燕麦纤维复配,每100g含膳食纤维45g,可增加饱腹感,辅助控制体重,临床试验显示连续食用4周可使腰围减少 2~3cm。
②藕节黄酮保健茶:
通过超声辅助提取藕节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约1.2%~1.8%),制成袋泡茶,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75%以上,适合熬夜人群抗疲劳。
③藕节多糖口服液:
提取藕节中的水溶性多糖(分子量约5000Da),制成免疫调节口服液,癌症放化疗患者服用后,白细胞计数下降幅度减少 30%。
医药行业
骨修复支架
武汉轻工大学团队利用藕纤维的多孔结构和生物相容性,开发出3D打印骨支架。该支架孔隙率高(与人体骨组织契合度达90%),力学强度与松质骨匹配,且可通过化学改性调控降解速率(6个月至2年),在动物实验中8周内实现骨折愈合率95%。
创面敷料
藕纤维与银离子结合制成的敷料,可显著缩短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仅为传统纱布的 1/3),同时兼具抗菌和促进细胞再生的功能。
纳米藕节止血粉
将藕节制成纳米级粉末(粒径
畜牧业
促进生长与防霉
藕节提取物与莲子心、板栗壳等复配制成的饲料添加剂,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显著提高生猪生长速率(日均增重提升10%~15%),同时抑制饲料霉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藕节中的多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有关。
营养补充与适口性改善
藕节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作为青贮饲料的补充成分,改善反刍动物的消化功能。研究表明,在奶牛饲料中添加5%藕节粉,可提高产奶量5%~8%,且乳脂率略有上升。
化工业
生物基材料的开发
藕节淀粉经氧化 - 交联工艺可制备高性能胶粘剂,用于造纸工业的内部施胶和表面施胶。该胶粘剂具有网状结构,固含量高(20% 以上)、稳定性强,且生产成本较传统石油基胶粘剂降低 30%。
可降解包装材料
藕纤维与聚乳酸(PLA)复合制成的包装材料,成本仅为塑料的 1/5,且在自然环境中可完全降解,已用于食品包装和一次性餐具生产。
精细化学品提取
藕节中的鞣质可提取用于鞣革工业替代传统化学鞣剂,减少重金属污染;黄酮类化合物则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化妆品和保健品。
环保业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藕节炭作为生物质炭的一种,可用于土壤改良
提升肥力
在水稻田施用藕节炭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15%~20%,减少化肥使用量 20%,同时提高作物产量 10%~15%。
重金属吸附
藕节炭的多孔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如羟基、羧基)对铅、镉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达 15-20 mg/g,优于传统活性炭。
4.废水处理与能源转化:
生物吸附剂:
藕节粉对废水中的染料(如亚甲基蓝)和重金属(如铜、镍)具有高效吸附能力,吸附率可达 90% 以上。
生物质能源:
藕节经热解工艺可转化为生物炭和生物气,其中生物炭热值达 8500 千卡 / 千克,可替代煤炭用于工业锅炉,减少碳排放 30% 以上。
纺织业
缅甸传统工艺利用藕丝纤维制作高档织物(如荷丝锦布),藕丝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性和吸湿透气性,制成的服装防臭、抗霉,且含微量元素可滋养皮肤,但因全手工制作,成本高昂(一条围巾约200美元),目前主要作为奢侈品销售。
功效与配伍应用
功效作用
中医认为,藕节味甘、涩,性平。归肝、肺、胃经。功效收敛止血,化瘀。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崩漏。
配伍应用
藕节作为止血化瘀的常用药材,其配伍灵活多样,与不同功效的药材搭配,可针对各类出血相关病症精准调理,以下为六组经典配伍及具体应用:
1.藕节配蒲黄
藕节收敛止血兼能化瘀,止血时可避免瘀血滞留;蒲黄生用擅长活血化瘀、止血,炒用则止血力增强,且能化瘀通淋。两药合用,止血与化瘀功效形成互补,既强化止血效果,又无留瘀隐患,适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尤其适合出血色暗、夹有血块的瘀血阻滞人群,对瘀血阻滞膀胱导致的小便涩痛、血淋也有显著缓解效果。
2. 藕节配仙鹤草
藕节收敛止血的同时兼具化瘀之力,仙鹤草收敛止血作用强劲,无论出血证属寒、热、虚、实均可使用,且能补虚、止痢。二者搭配,收敛止血功效大幅提升,同时兼顾化瘀与补虚,形成强效收敛止血、化瘀补虚、止痢的协同作用。适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月经过多等出血证,是临床治疗出血证的经典组合。
3. 藕节配白茅根
藕节能收敛止血、化瘀,可缓解多种出血症状;白茅根擅长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既能增强藕节的止血效果,又能通过利尿作用引导体内热邪从下焦排出。两药合用,寒温协调,止血与清热利尿功效互补。适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咯血等出血证,尤其适合伴有口干舌燥、小便短赤、热淋涩痛等热象的人群,对夏季暑热伤津引发的不适也有缓解作用。
4. 藕节配三七
藕节收敛止血且能化瘀,可避免止血留瘀;三七既能止血不留瘀,又能活血定痛,对瘀血阻滞引起的疼痛效果显著。二者配伍,止血与活血功效高度协同,既能强效止血,又能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形成止血不留瘀、活血不伤正的作用机制。适用于各种出血证,尤其适合出血伴瘀血肿痛的情况,如跌打损伤所致的瘀血出血、产后恶露不尽伴出血、瘀血阻滞引发的胸腹疼痛等。
5. 藕节配侧柏叶
藕节收敛止血兼化瘀,作用温和且广泛;侧柏叶擅长凉血止血、生发乌发,对血热妄行所致的出血证效果突出,且能清热燥湿。两药合用,寒温搭配,既能增强止血效果,又能清泻血热、燥湿。适用于血热引起的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尤其适合出血色鲜红、伴有口干、心烦、舌红苔黄等热象的人群,对血热脱发、须发早白也有一定辅助调理作用。
6. 藕节配当归
藕节收敛止血且能化瘀,可防止止血留瘀;当归既能补血活血,又能调经止痛,两药搭配,止血与补血、活血功效兼顾,既能止血以控制出血症状,又能补血以弥补出血导致的血虚,同时通过活血增强化瘀之力。适用于血虚兼瘀血所致的出血证,如产后出血过多伴血虚乏力、月经淋漓不尽(属血虚瘀滞型)、便血日久伴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对血虚瘀滞引发的痛经、闭经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有鞣质类成分,多糖类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氨基酸与微量元素还有其他成分如甾体类(如 β- 谷甾醇)、挥发油(少量萜类化合物)、核苷类(如腺苷)等。
药理作用
止血与凝血作用
藕节热水提取物1g/kg腹腔注射,可以缩短小鼠切尾出血的时间,表明藕节有止血作用。藕节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和正丁醇提取部位能够显著地缩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增加血浆中纤维蛋白原(FIB)的含量,有明显的止血和促凝血作用。藕节促凝血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中的多种凝血因子起作用。
抗氧化作用
藕节鞣质可以减少体内肝组织MDA的生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清除H2O2和氢过氧化物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还原能力与抗氧化的能力,也可以提高与抗氧化作用有关酶的活力,从而抑制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其他作用
藕节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足跖肿胀有抑制作用,显示有一定抗炎作用。藕节多糖可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 T/B 淋巴细胞增殖,调节细胞因子分泌(如促进 IL-2、IFN-γ 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应答有一定免疫增强作用。藕节提取物对肝癌细胞(HepG2)、肺癌细胞(A549)等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激活 caspase 通路相关(多糖和黄酮类为主要活性成分);此外,藕节鞣质可减轻肠道黏膜炎症,缓解腹泻作用。
民间偏方
关于藕节民间流传,很多单方验方现选取几个常用的偏方,临床应用均有效:
1.治疗咯血、吐血(如肺结核咯血、胃溃疡吐血)
鲜藕节50克,鲜白茅根50克(干品20克),加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2.治疗鼻衄(鼻出血)
藕节炭15克,生地黄12克,玄参10克,水煎后加适量蜂蜜调服,每日 1 次。
3.治疗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藕节20个,红糖50克,藕节捣烂,加红糖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3~5 天。
4.治疗久咳不愈(肺虚咳嗽)
藕节10个,百合30克,银耳15克,冰糖适量,加水炖煮至软烂,吃渣喝汤,每日1次,连服5~7天。
5.治疗痰热咳嗽
鲜藕节15克,梨1个,川贝母6克(研末),梨去核,纳入藕节、川贝,蒸熟后吃梨喝汤,每日1次。
6.治疗痛经(血瘀型)
藕节12克,益母草15克,元胡10克,黄酒50毫升,水煎后加黄酒冲服,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连服5天。
7.治疗产后恶露不尽
藕节炭30克,炮姜6克,当归12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
8.治疗外伤出血
鲜藕节捣烂外敷伤口,或干藕节研末撒于创面,纱布包扎。
9.治疗冻疮(未破溃)
藕节50克,辣椒秆30克,加水煎汤,趁温浸泡患处,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使用注意
1.脾胃虚寒者慎用。
作者: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李晖 梅全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