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 |《本草纲目》第十三集——柴胡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5-18 21:53  浏览量:16

《本草纲目》第十三集

- 一味中药一个故事 -

柴胡的故事

每一味中药故事都令人期待,皆因这些故事让我们忆起,原来这世界上除了人事外还有许多惊喜的遇见,它们亦如我们一样一日二十四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经历冬去春来,沧海桑田存在于这烟火人间,难能可贵的是它们的存在皆为治愈、成全、利他,或者说它们比我们更接近于“道”。日新月异,变幻万千,传承千年,它们的故事,重现于世,让我们对这烟火人间重新认识、重新理解、重新感动、重新热爱、重新珍惜。就如今天华妈妈给大家讲的这味中药,它名为“柴胡” 亦名茈胡、山菜、茹草、柴草,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地熏”。

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柴胡”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很久之前,雍州有两大世家——姜氏、柴氏。两家家主品性皆属刚正忠贞,志同道合,居所也相邻,两家人关系亲厚。姜氏家有幺女茹,生得肤如凝脂、明眸皓齿、灵动秀丽,又喜吟诗作赋,爱花草飞鸟,尤其爱鹤,更显清新脱俗。柴氏家有仲子胡,自小天赋异禀、文采卓绝,乃翩翩公子。

两人年龄相仿,青梅竹马,惺惺相惜。两家人见两人情投意合,也乐意结秦晋之好,于是定下婚约,待胡及冠之年完婚。如此才子佳人,珠联璧合,在街头巷尾亦传为佳话。

然世事无常,未想到就在胡及之冠前一年,茹忽染恶疾病逝。胡闻此讯悲伤至极、痛彻心扉,从此放下学业,闭门不出,终日以酒为伴,长醉不醒。不多日已形容憔悴,忧思成疾。

家人见状都心急如焚,又无可奈何,只得寻医问药,药石不灵,只能暗暗垂泪。姜家长兄得知过来探望,柴母满面愁容道:“医师皆言,过度悲伤致心气涣散、心阳暴脱、肺气堵塞,而今已致肝气郁结,再甚恐有性命之忧。可心病不愈,此疾难愈,心病仍需心药医,此子用情至深,茹已不在,心病何以愈……”

柴母话语未尽,已泪流不止。姜家长兄闻言,唏嘘不已,低头沉默片刻道:“太夫人勿过度忧愁,多加珍重,保重身体。我且去瞧瞧他。”

姜家长兄走进屋内,见柴面色苍白,形容枯槁,卧于床榻。于心不忍,轻道:“柴公子,可还好?”

胡勉强撑起身坐起来道:“兄长。”

姜家长兄忙道:“无需多礼。见你还好,我心甚慰。我今日前来是有一事想劳烦公子。”

胡道:“兄长但说无妨,我必尽力。”

姜家长兄满面愁容道:“你知家妹尤爱鹤,她养的那几只鹤,同我们都不亲近,无法照料喂养,水食不进,眼看要不好。此乃家妹心爱之物,实属无奈。柴公子曾与家妹一同喂养,想必定有照料之法,还须劳烦公子。”

胡闻言道:“必全力照料,明日我便去瞧瞧。”

姜家长兄拱手道:“那便有劳柴公子。”

说罢便告辞离去。姜家长兄走后,胡便虚弱起身让人端来吃食,虽味同嚼蜡也勉强吃了一些,恢复了些许精神。

次日一早,胡便起身出门,刚出门一阵冷风吹来,他不禁打了个寒颤。到了姜宅,管家忙带他去小姐的鹤园。鹤似有灵性,看到他纷纷凑了过来。他轻抚鹤的翅膀,睹物思人,一时不由销魂神伤、泪流满面。

半晌,回过神来,他连忙擦拭眼泪,取吃食喂养。鹤争先恐后凑过来吃,见状他脸上泛起久违的微笑。抬起头,却见茹站在不远处,一如往昔微笑以对。胡愣住了,不敢动弹,生怕一动茹就消失了,只敢呆呆看着,忽然茹变成一只鹤飞上天际,胡惊呼大喊“茹……”

可鹤一去不回头。

这一惊醒,他方才发觉原来不知何时靠在树旁睡着了,梦醒全身皆被汗湿。发了这一身汗,他感觉身体寒热稍退,精神也爽朗了些。他用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对着鹤喃喃自语道:“茹,你走了这么久,还第一次入我的梦……”

不多久,他起身告辞。

离开姜宅,胡觉精神尚好。想起茹爱花草,曾一同去山间寻花草,便打算去山间走走。走到山里,胡感体力不支,便靠在石崖旁休息。也是奇了,忽然一只鹤从天而降,在不远处长满小黄花的草丛边踱步。他起身走过去,鹤也没飞走,他魔怔般对鹤道:“茹,是你吗……”

鹤也没理会他,低着头凑在小黄花旁嗅了嗅。他低下头看着这花,不禁忆起曾经,茹摘此花给他闻,对他说,此花名为茈胡,亦名地熏。因其香直上云间,若有过往闻者,皆气爽,因而多有白鹤、绿鹤于此飞翔……

地熏,这亦是茹最爱之花。小小黄花虽如米粒,可一株便能让繁花似锦觅安宁,芬芳清新流连。胡蹲下凑近闻其芬芳,打算摘取。犹豫片刻后,用手扒开土,连根挖了几株。

回到家,他已感倦极脱力几欲晕厥,仍坚持将几株地熏细心种下,再进屋已昏死过去。胡原久病于榻,虚弱非常,又经这一番折腾耗损,病得更重了。他反复高热,时梦时醒,清醒之时,便念叨着让人开窗。

管家发现院内新种了几株小小的黄花,想必是公子带回来的,心想公子念叨开窗,想必此花独有清香。可这么几株又岂能随风而至,于是摘下一小枝,命人依物寻此花,不多日花圃已种满。

又几日,胡多方药石不灵,面色越发晦暗,水米难入,还偶有呕吐。连同柴家家主都不眠不休地昼夜看守柴母更是华发多生。

这日,宫里有王妃患疾,亦多方未见好。王上命人连夜从他乡请来名医进宫查看。柴家家主听闻此名医名誉天下,便等名医出宫时,赶紧请其至家中。

名医一路匆忙,走进胡房间仍喘息不止。片刻,名医观其容,号脉查看后,一边写处方一边道:“公子销魂神伤,而今已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积聚鼓胀,忧矣。”

柴母忙问:“可还有治?”

医师缓道:“如今尚且,日久恐危及性命。”

柴母闻言稍慰,愁容稍缓。名医又道:“可,方中有味药,你们宫廷药房皆无。”

柴母忙问:“请名医告知是何药。”

医师道:“茈胡。”

柴母谢完医师,让管家送医师,又命人去民间寻求。天色渐暗时,管家恭恭敬敬地带名医缓缓走侧门离开。经过花圃时,名医忽然止步,深吸了几口气道:“这气味……”

管家道:“此味乃公子种的花之芬芳。”

名医又道:“我可否瞧瞧?”

管家道:“自然,您小心台阶。”

名医走近花圃,弯腰摘了一枝,挨近灯笼光仔细瞧了瞧,又拿到嘴里嚼了嚼道:“此花便是茈胡!未想到,寻之不得的良药,公子竟种满家中花圃!”

管家闻言,小小眼睛睁大,惊喜大喊道:“公子有救了,公子有救了……”

公子服药后,呕吐数次。隔日便没有再吐,高热也退了。果如名医所言,数日已开始见好,食欲稍复,面色由白转赤,有了些许血色,一月有余已便可下床,数月之后竟痊愈了。

胡痊愈后,从花圃中摘了一篮地熏花,去到姜茹的碑前跪拜,然后用绢小心擦拭碑上的灰尘。

一只白鹤忽然落于旁,往昔姜茹的清脆的声音犹似在耳旁环绕:“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平安顺遂,三愿如同天上燕,岁岁常相见……”

胡落泪笑道:“劳烦你这般费心,将我留在人间。焉知我一片真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往后余生将心全部付诸于行善积德,将功德回馈给你。如有来生,一愿妾平安顺遂,二愿妾身强健,三愿临老时与妾相见……”

未想到,后来宫廷贴出为王妃寻药告示,所寻之药竟是“茈胡”。柴家家主献药又获封赏,柴胡及冠之后被封至一隅为官。

柴胡为官忠贞刚正,体恤百姓,逢水旱灾害便减免赋税,赠粮施药,福泽一方百姓。后又迁为卿大夫,亦忠贞爱民,福泽一方。

柴胡无论在哪为官,皆会在府邸周边种满大片的地熏。人们听闻此药曾治愈柴大人之疾,许多有脾胃、肝肾之疾的人便来他府邸周边摘地熏。摘空了柴胡又会让人种满。于是柴胡为官的地域皆遍长地熏。

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柴胡大人宅旁必有茈胡,去柴胡大人家附近摘茈胡逐渐惯称为去摘柴胡,后来,民间不再称此草为茈胡,地熏都习惯称为“柴胡”。

柴胡为官数十载,惠及几隅百姓,几隅遍长的茈胡又让百姓少受疾病折磨。

他终生未娶,八十八岁寿终正寝于府中。他逝去那一日,天上忽有一群白鹤盘旋于屋顶,良久才飞走,民间百姓都说这是大人一生行善。如今驾鹤西去……

后来柴胡载入各医家典籍,尤其受到医圣张仲景的青睐,其《伤寒论》中诸多经方中,柴胡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柴胡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45~70厘米,叶片是披针形,就是比竹叶窄一点,比松针宽一些叶尖微卷,叶片绿色偏深,开小黄花,花朵如米粒大小。

它最早被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薰。生山谷。”

后各药籍又对其加以补充。

《滇南本草》记载柴胡:“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

《本草经集注》称:“柴胡疗伤寒第一用。”

《本草经疏》:“病人虚而气升者忌之,呕吐及阴虚火炽炎上者,法所同忌。疟非少阳经者勿食。”

《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

《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

《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

《本草纲目》:“柴胡,又名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苦,平。入心包络、肝、三焦、胆经。主腹部胃肠结气,推陈致新。胸中邪气,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骨节烦疼热气,宣畅气血。腹部包块,胸胁痛。治阳气下陷,平肝胆热气。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乍看之下挺复杂,简言之“柴胡”入药,在药典里列为臣药(中药)。药分为君药(上)、臣药(中)、佐使药(下)三种。简单地说、君药通常无毒,以调节阴阳、增益补给为主;臣药有些有毒,有些无毒,通常以遏制疾病、滋补虚弱为主;佐使药通常有毒,主要以除邪气、除毒、破积累、疗疾病为主。因此,柴胡主要是以“遏制疾病,滋补虚弱”为主。

李杲说:“柴胡主升,是阴中之阳药,为手,足少阳厥阴四经的引经药。它在脏主血,在经主气。柴胡味苦,性平。入心包络、肝、三焦、胆经。”

“心包络”是我们心脏外经脉保护层,相当于心脏外衣,“三焦”属于“五脏六腑”的“六腑”之一。《黄帝内经》认为:“上焦(心肺)如雾,中焦(脾胃胆)如沤,下焦(肾膀胱)如渎。”简单地理解,上焦主呼吸系统,中焦主消化系统,下焦主排泄系统。

柴胡作为“阴中阳药”便是有“生发阳气”的作用,通过为心包络、肝经、三焦,胆经这些管道生发阳气,增加阳气能量,打通堵塞的阴浊,从而实现管道畅通,调节阴阳平衡,促进脏器恢复功能。

看似依然很复杂,更简单地说柴胡主要有三种作用:

其一,对少阳之疾作用;

其二,对肝病的作用;

其三,有退热、镇痛、抗炎的作用。

首先,少阳之疾,主要是少阳经络(胆经及三焦经)受阻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常见的少阳症有伤寒、感冒、发热、畏寒畏热交替、口苦咽干、胸闷气短、心烦意乱、情绪不宁,常有恶心干呕、没有食欲、头疼耳鸣、头两侧偏头疼、胆气上涌这些。

因而柴胡常是治少阳症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像张仲景《伤寒论》中“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芒硝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人参汤”“柴胡去半夏加茯苓汤”“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柴胡加芍药汤”,、《伤寒六书》中的“柴葛解肌汤”,皆是治少阳症的。

其次,就是柴胡的第二个作用:“治肝圣药”。像《伤寒论》中的“四逆散”、《景岳全书》中的“柴胡疏肝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逍遥散”、《内科摘要》中的“加味逍遥散”,这些都是起“疏肝解郁”“养血活血”作用的。也就是说,无论对于肝病的虚症,实症,柴胡都是常用配伍的中药。

再次,柴胡有退热、镇痛、抗炎的作用,像《医林改错》中的“血府逐瘀汤”“会厌逐淤汤”,柴胡参与配伍便是起“行气活血,痛痹止痛”的作用。

杜甫有首关于“柴胡”的诗是这样的:“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有意思的是,柴胡花还有花语:“长寿、清净、爱你。”

怎么样?故事听到这,此时是否感觉柴胡已入心,深爱犹不知?热爱户外运动的朋友,哪天在山野得缘遇到一株柴胡,记得合影留念。据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擦肩而过,说不准你就是它等候的人呢!

来,华妈妈现在就带大家去找地黄……

中药之讲究真、正、纯,方才能见真效。今天,华妈妈带大家到一个值得信任的“中华老字号”,始创于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两百多年以来,恪守“敬业修明、广施妙药、普济众生”的传统经营宗旨,恪守“励志笃行,守正拓新”的核心价值观,弘扬“敬业以精,修明唯诚”的企业精神,敬业做药,修明做人,以“仁德济世,创享美好”为使命,向着“弘扬中医药文化,做健康生活引领者”进发,积极发展中药现代科技,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服务客户、为消费者的健康保驾护航,成为国家商务部第一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亦是“广东老字号”和“广州老字号”。其传统中药文化被评为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岭南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它就是“敬修堂”。

图片来源:广药白云山敬修堂

敬修堂是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主要中成药制造企业之一,是广东省首批通过国家级GMP认证的制药企业之一。公司拥有各类中成药、化学药、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300多个品种。近5年来,科技创新成果共获得5项市政府及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还有1项中国专利奖。

目前,敬修堂注册药品种类89个、大健康产品种类270个,高新技术产品销售额和技术性销售收入占全年总销售额的比重达到75%以上。众多产品中有11个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拥有发明专利授权25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其生产的以“柴胡”为君药配伍的“逍遥丸”,自诞生以来一直广受消费者好评。

图片来源:广药白云山敬修堂图片来源:广药白云山敬修堂

好,到了,就是这里。我们一起走进敬修堂采买一些回家吧!

柴胡的故事,华妈妈今天就给大家说到这。记住,柴胡虽好,亦是一味药,它的使命是治愈,服用最好遵医嘱,因每个人体质及基础性疾病都有不同。喜爱柴胡的朋友可以用一个玻璃瓶装一些柴胡放在自己常坐的桌上,感受柴胡的灵气,品味柴胡的智慧。

【号外】

切记:柴胡升散,易助火伤阴,加重虚火上炎症状,也就是柴胡升散伤阴、动风助火,因而像高血压急症、脑出血急性期,误用柴胡可能引发血压骤升。总之便是四不用‌:阴竭、阳亢、气脱、血热不用;四慎用‌:老弱、孕乳、肝损、免疫病慎用;两控制‌:剂量控制在24g/日以内,疗程不超过3个月(慢性病需间歇用),遵医嘱食用。

作者 | 周君君


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本草纲目》第十三味中草药故事

从今天起,华妈妈每天给你们讲一个中草药的故事。准备好了吗?开始喽……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