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皇室十对双胞胎记录,多子多福,凶险难测,富贵险中求

发布时间:2025-09-25 15:04  浏览量:1

整理从春秋到清朝皇室双胞胎的记录非常精彩,这些案例是研究古代生育史和宫廷生活的珍贵素材。以下我将对这些记载进行梳理、补充和分析。

中国古代皇室双胞胎记录详析

1. 晋惠公夷吾 · 春秋时期

· 生母:梁嬴(梁国国君之女)。

· 双胞胎:龙凤胎,子圉(即晋怀公),女妾。

· 史料记载:《左传·僖公十七年》载:“梁嬴孕,过期。卜招父与其子卜之。其子曰:‘将生一男一女。’” 这是中国正史中最早、最明确的皇室双胞胎记录。

· 历史结局:

· 子圉:被送至秦国为质,后逃回晋国继位,为晋怀公,不久被其叔父重耳(晋文公)推翻并杀害。

· 女妾:史书未载其后续,可能嫁于他国贵族。

· 点评:此案例表明春秋时对双胞胎已有认知,并会进行占卜预测。其子的命运与晋国政治动荡紧密相连。

2. 楚考烈王熊完 · 战国末期

· 生母:李嫣(原为春申君黄歇之妾,后献于楚王)。

· 双胞胎:双生二男,兄熊捍(楚幽王),弟熊犹(楚哀王)。

· 史料记载与争议:此事见于《史记·春申君列传》,但带有传奇色彩。传言李嫣有孕后,春申君将其献于无子的楚考烈王,生下的双胞胎实为春申君之子。此说真伪难辨,但反映了楚国王嗣继承的危机。

· 历史结局:

· 楚幽王熊捍:继位十年后去世,年仅二十余岁。

· 楚哀王熊犹:继位仅两月余,就被异母兄负刍的门客所杀,负刍自立为王。楚国随即走向灭亡。

· 点评:这对双胞胎的身世成为千古谜团,他们的短暂统治和悲惨结局,标志着战国七雄之一楚国的覆灭。

3. 北齐神武帝高欢 · 南北朝

· 生母:武明皇后娄昭君。

· 双胞胎:具体为哪两个孩子,史书无明确记载,成为一桩历史悬案。

· 推测:娄昭君共为高欢生六子二女。在诸子中,高澄、高洋、高演、高湛均先后称帝,但并无可靠证据指出其中哪两位是双胞胎。此说法可能源于后世对娄昭君生育能力强的演绎。

· 点评:此案例提示我们,对待古代记载需谨慎,有些说法可能源于传闻或后世附会。

4. 唐中宗李显 · 唐朝

· 生母:韦皇后。

· 双胞胎:两位公主,永泰公主李仙蕙、安乐公主李裹儿。

· 史料记载:生于李显被废流放房州的艰难途中,条件艰苦,安乐公主出生时甚至用衣服包裹,故得名“裹儿”。

· 历史结局:

· 永泰公主:因与丈夫武延基、兄长邵王李重润议论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兄弟,被武则天逼令自尽,年仅17岁。

· 安乐公主:在中宗复位后权倾朝野,奢靡无度,曾要求中宗立为“皇太女”。后在与太平公主、李隆基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诛杀。

· 点评:这对双胞胎姐妹的命运与武周至中宗时期的激烈政治斗争息息相关,一早夭于祖母之手,一横死于权力倾轧,是唐代公主悲剧的典型。

5. 唐德宗曾孙(郯王李经之子) · 唐朝

· 生父:郯王李经(唐顺宗子)。

· 双胞胎:双胞胎儿子(名不详)。

· 史料记载:此事因大臣上表恭贺德宗喜得皇曾孙而留于史册,被视为祥瑞之兆(“莫大之庆”)。

· 历史结局:史书未载具体结局。

· 点评:反映了在唐朝,皇室诞育双胞胎被视为国家吉兆,是皇嗣兴旺的象征。

6. 宋英宗赵曙 · 宋朝

· 生母: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

· 双胞胎:两位公主,第二女宝安公主(后改封蜀国公主)、第三女寿康公主。

· 史料记载:《宋史》明确记载二人为“同生”,即双胞胎。

· 历史结局:

· 宝安公主:嫁与才子王诜,但婚姻不幸,因王诜纳妾虐奴而郁郁寡欢,年仅三十岁病逝。

· 寿康公主:史料记载简略,应正常病逝。

· 点评:姐妹二人虽为双生,但命运迥异,姐姐的悲剧反映了宋代公主在婚姻中的弱势地位。

7. 宋宁宗赵扩 · 宋朝

· 生母:钟夫人(位份不高)。

· 双胞胎:双胞胎皇子,皇六子、皇七子(均早夭,未命名)。

· 史料记载:记录于《宋史》,详载其出生和夭折日期。

· 历史结局:双双夭折,老大出生即夭,老二满月后夭亡。

· 点评:此案例残酷地揭示了古代婴幼儿,即使是皇室子嗣,也面临极高的死亡率。双胞胎由于可能早产或体质更弱,风险尤高。

清朝宗室四对知名双胞胎记录

1. 安亲王岳乐家:龙凤胎(第十八子 & 第十九女)

· 生父生母:生父为安亲王岳乐,生母为其三继福晋赫舍里氏(索尼之女)。

· 生产时间:康熙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1671年1月21日)。

· 双胞胎存活情况:

· 哥哥:蕴端(又名岳端),长大成人。

· 妹妹:县主(未留名),长大成人。

· 史料记载与历史评价:

· 这对龙凤胎的出生和存活在当时堪称奇迹,尤其是在17世纪的医疗条件下。

· 哥哥蕴端是清代宗室中著名的文人、诗人、画家,才华横溢,被誉为“红兰主人”。他淡泊名利,专心文艺,在文化史上评价很高。

· 妹妹则像大多数宗室女子一样,被封为县主,出嫁联姻,记载较少。

· 历史结局:

· 哥哥蕴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去世,享年35岁。

· 妹妹县主:乾隆四年(1739年)去世,享年68岁,在当时已属高寿。

2. 和硕温恪公主与双胞胎女儿

· 生父生母:生母为康熙十三女(老十三胤祥的同母妹)。生父为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翁牛特部杜棱郡王仓津。

· 生产时间: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一日(1709年7月27日)。

· 双胞胎存活情况:

· 母亲温恪公主:在生下双胞胎女儿后,因难产或产后并发症于当日去世,享年二十三岁。是清朝唯一有明确记载因生育而死的公主。

· 双胞胎女儿:其中一位出生后不久夭折,另一位长大成人。

· 史料记载与历史评价:

· 此事在《清实录》等官方史料中有明确记载,是一场皇室悲剧。康熙帝对此非常悲痛。

· 公主的死在当时被认为是“产亡”,反映了古代生育的高风险,即使是最顶级的皇室医疗条件也无法完全避免。

· 历史结局:

· 存活下来的女儿:由皇家抚养。后记载不详。

3. 胤禑(愉恪郡王)的双生女

· 生父生母:生父为康熙帝第十五子胤禑,生母为他的侧福晋瓜尔佳氏。

· 生产时间:康熙六十一年八月二十日(1722年9月29日)。

· 双胞胎存活情况:两位女儿都顺利出生,但存活时间不同。

· 史料记载与历史评价:

· 史料仅记载其生卒年月与婚嫁情况,无特别评价。她们是宗室中为数不多双双存活下来的双胞胎。

· 历史结局:

· 姐姐(第三女):雍正八年(1730年)去世,年仅7岁。

· 妹妹(第四女):长大成人。乾隆七年(1742年)十月,嫁给博尔济吉特·敦多布多尔济。但婚后仅两年,于乾隆九年(1744年)去世,年仅22岁。

4. 永琪(荣纯亲王)的双生子

· 生父生母:生父为乾隆帝第五子永琪,生母为他的侧福晋索绰罗氏。

· 生产时间:乾隆二十九年八月十五日(1764年9月10日)。

· 双胞胎存活情况:

· 哥哥(未命名):出生约两个月后夭折。

· 弟弟:绵亿:长大成人。

· 史料记载与历史评价:

· 这对双胞胎的出生对永琪至关重要,因为他子嗣稀薄且多夭折。

· 弟弟绵亿作为永琪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继承了荣郡王爵位。他聪慧好学,其名字“绵亿”

· 历史结局:

· 哥哥:早夭。

· 弟弟绵亿:嘉庆二十年(1815年)去世,享年51岁。他是后世很多皇族的祖先。

在古代“多子多福”的观念下,双胞胎的降生虽被视为吉兆,但其背后的生育风险和个人命运的无常,才是更深层次的历史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