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生诗草》邵序(翻译)
发布时间:2025-09-25 09:15 浏览量:1
作者 邵成(字次公)
分水,为吾邻邑。山川清淑,世有闻人,其以诗名者,如唐之施肩吾、徐凝,皆深茂绝俗,皭然尘缁之外者也。凝以瀑布诗“一条界破青山色”句,为宋贤所称道,而肩吾好神仙家言,辟谷餐霞,尝自谓国家才子。至今籀诵二家遗什,未尝不兴千载旦暮之思。
陈君卓荈,本吾同邑人,徙居分水,距吾家才七十里耳。抗心希古,尤长吟讽,登高丘而神游远海,据槁梧而音中琴瑟。刻烛分笺,冯春洒翰,商歌之声,遥答云水,盖其襟抱萧旷,故出语闳通,因地方人,古有施徐。
今有卓荈,灵怀所寄,若合符契,匪惟杪梓之光,抑亦朋辈之幸矣。表兄罗敬轩薄游大梁,持君卷见示,展读再四,知君才与学兼,志随境逸,高处雅近香山,其次亦足抗手船山、子灊,锲而不舍,方将轶施徐而逾之。艺生河洲,不以幽僻閟其采;鹤唳九泽,不以夐远掩其向。他日与君邂逅钓坛之畔,其有以昭记我乎?
癸酉秋,次公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
【以下是文中古语用词的注音及解释:
皭然(jiào rán):形容洁白的样子。
尘緇(chén zī):指尘世的污浊。
籀诵(zhòu sòng):指诵读。
抗心(kàng xīn):指高尚的志向。
槁梧(gǎo wú):指枯木。
商歌(shāng gē):指商代的歌曲。
萧曠(xiāo kuàng):指清静旷达。
杪梓(miǎo zǐ):指树木的末梢。
夐远(xiòng yuǎn):指遥远。
軼施徐(yì shī xú):指超越施肩吾和徐凝】
翻译:
《虚生诗草》邵成序
分水是我的邻县。那里山水清秀美好,历代都有有名望的人,其中以诗闻名的,像唐代的施肩吾、徐凝,他们的诗意境深厚、风格不凡,远超尘世的俗艳。徐凝凭借瀑布诗中“一条界破青山色”这句,被宋代的贤士称赞;而施肩吾喜好神仙道家的学说,修行辟谷(bì gǔ,古代养生之术,指不食五谷)之术、餐食云霞之气,还曾自称是国家的有才之士。直到现在,诵读他们二人留下的诗作,我总会生出跨越千年的感慨。
陈卓荈先生(陈凤),原本和我是同县人,后来迁居到分水,距离我家不过七十里路。他心怀高远、仰慕古人,尤其擅长吟诗作词:登上高山就能想象自己神游远方大海,靠着枯槁的梧桐树弹奏,琴声也能合乎音律。他常常在烛光下挥笔作词,趁着春光挥洒笔墨,放声高歌的声音,能远远和云水相呼应。大概是因为他胸怀豁达开阔,所以写出的诗文立意宏大、文辞通畅。这地方历来有才人,古代有施肩吾、徐凝,如今则有陈卓荈先生(陈凤)。
他的诗意与心怀所寄托之处,和古贤的境界完美契合。这不仅是他宗族之光,也是我们这些同辈人的幸运。我的表兄罗敬轩在大梁短暂游历,把陈先生的诗卷拿给我看。我反复阅读后,知道陈先生既有才华又有学识,志向也随着境遇的拓展而越发高远:他诗中高明的境界,和香山(即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的风格相近;稍次一些的作品,也能和船山(即王夫之,号船山先生)、子灊(即魏禧,字子灊)不相上下。若能锲而不舍,未来一定能超越施肩吾、徐凝。就像香草生长在河洲之上,不会因为地处偏僻就掩藏它的芬芳;仙鹤在广阔沼泽中鸣叫,不会因为距离遥远就掩盖它的声息。将来若是能和陈先生在钓坛之畔(“钓坛”常代指隐逸之士交往的清雅场所,暗含超脱世俗的意境)相遇,他会不会记得我今日为他的诗卷作序这件事呢?
癸酉年秋天,次公(作者署名)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