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书生古槐下救幼鸟,梦槐树赠姻缘签,终娶心上人为妻

发布时间:2025-09-24 17:00  浏览量:3

明朝宣德年间,苏州府吴江县有个名叫苏墨卿的书生。他本是杭州人氏,幼时父母在一场瘟疫中双双离世,幸得远嫁吴江县的姨母沈氏收留,才得以安稳长大。

姨母沈氏性情温婉,待苏墨卿视如己出;姨丈陆仲谦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绸缎商人,为人宽厚,对他也十分疼爱。苏墨卿在这样的环境里,无忧无虑地长到了十九岁,饱读诗书,温文尔雅,唯一让姨母姨丈操心的,便是他的终身大事。

陆仲谦夫妇有一儿一女,儿子陆文轩比苏墨卿大五岁,已继承家中部分生意,娶了邻县布商之女为妻;女儿陆婉儿比苏墨卿小两岁,活泼可爱,自小就黏着苏墨卿,一口一个“墨卿哥哥”叫得格外亲昵。兄妹三人感情深厚,陆文轩待苏墨卿如亲弟,陆婉儿更是把他当成了最信任的依靠。

一、谷雨时节出游,书生救助幼鸟

这一年谷雨时节,吴江县内春光正好,城外的映山湖一带繁花似锦,成了百姓踏青游玩的好去处。陆婉儿早早就缠着苏墨卿,让他谷雨这天陪自己去映山湖游玩,还说要约上几个闺中好友一同前往。

苏墨卿本就喜欢自然风光,再者也不忍拂了表妹的心意,便一口答应下来。可转念一想,陆婉儿的那些朋友都是些妙龄少女,自己一个年轻男子跟在一群姑娘中间,未免有些尴尬。他正纠结着,陆婉儿却早已拉着他的胳膊,催着他赶紧准备出门。

姨母沈氏见两人兴致勃勃,笑着为他们准备了点心和茶水,叮嘱道:“外面人多,你们注意安全,婉儿你别总缠着你墨卿哥哥,让他也能自在些游玩。”陆婉儿吐了吐舌头,拉着苏墨卿就往外跑。

两人刚走出城门,就看到路边的草丛里传来一阵微弱的“啾啾”声。苏墨卿停下脚步,拨开草丛一看,原来是一只羽翼未丰的幼鸟,翅膀受了伤,正无助地挣扎着。他心生怜悯,小心翼翼地将幼鸟捧在手心,轻声说道:“别怕,我来帮你。”

陆婉儿凑过来看了看,说道:“墨卿哥哥,这鸟儿伤得不轻,咱们还是先找个地方帮它处理一下伤口吧。”苏墨卿点点头,四处张望,发现不远处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槐树,树干粗壮,树荫浓密,正是个处理伤口的好地方。

两人来到古槐树下,苏墨卿从随身携带的荷包里取出一方干净的手帕,又找了些柔软的干草,小心翼翼地为幼鸟包扎伤口。陆婉儿则在一旁帮忙,时不时地给幼鸟喂些水。忙活了好一会儿,幼鸟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不再那么惊慌失措。

“墨卿哥哥,咱们把它放在这槐树上吧,等它伤好了,就能飞走了。”陆婉儿指着古槐树的一个树杈说道。苏墨卿依言,轻轻将幼鸟放在树杈上,又找了些干草铺在周围,为它搭建了一个临时的小窝。

做完这一切,两人正准备离开,陆婉儿突然想起什么,说道:“哎呀,我和朋友们约好在映山湖的渡口见面,再不走就该迟到了!”说着,拉起苏墨卿就往映山湖的方向跑去。

二、渡口邂逅佳人,意外丢失发簪

两人赶到映山湖渡口时,陆婉儿的几个朋友早已在那里等候。她们分别是吏部主事之女柳如眉、医馆掌柜之女陈巧娘,还有一个是陆婉儿新认识的朋友,名叫苏婉清,是前不久刚搬来吴江县的,据说她父亲曾是京城的官员,因厌倦官场争斗,才带着家人来到这吴江县隐居。

苏婉清生得眉清目秀,气质温婉,一身淡蓝色的衣裙衬得她肌肤胜雪,宛如画中走出的女子。苏墨卿初见她时,便不由得愣了一下,心中竟生出一种莫名的好感。

陆婉儿拉着苏婉清的手,向她介绍道:“婉清妹妹,这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墨卿哥哥,他可是我们吴江县有名的才子呢!”苏婉清抬头看向苏墨卿,微微一笑,说道:“苏公子客气了,久闻苏公子才学出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苏墨卿被她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拱手说道:“苏姑娘过奖了,只是略通笔墨罢了。”

众人寒暄了几句,便一同向映山湖深处走去。一路上,姑娘们说说笑笑,苏墨卿则跟在后面,偶尔插上几句话。苏婉清似乎对周围的景色很感兴趣,时不时地停下脚步,欣赏着湖边的花草树木。苏墨卿见她对一株盛开的海棠花格外喜爱,便走上前去,为她折了一枝,递到她手中,说道:“苏姑娘既然喜欢,便拿着吧。”

苏婉清接过海棠花,脸颊微微泛红,轻声说道:“多谢苏公子。”

不知不觉间,众人来到了一处凉亭。陆婉儿提议在此休息片刻,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苏婉清坐在凉亭的石凳上,把玩着手中的海棠花,苏墨卿则站在一旁,欣赏着湖中的景色。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苏婉清头上的一支银质发簪突然掉落在地,滚到了凉亭外的草丛里。她惊呼一声,连忙起身去寻找,可草丛茂密,发簪又小巧玲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苏墨卿见状,说道:“苏姑娘别急,我来帮你找。”说着,便弯腰在草丛里仔细搜寻起来。陆婉儿和柳如眉、陈巧娘也过来帮忙,可找了好一会儿,还是一无所获。

苏婉清有些失落,说道:“算了,找不到就算了,一支发簪而已。”可苏墨卿能看出她眼中的不舍,那支发簪做工精致,上面还刻着一朵莲花,想必对她有着特殊的意义。

“苏姑娘,你先和她们在这里等候,我再仔细找找,说不定能找到。”苏墨卿说道。苏婉清点点头,叮嘱道:“苏公子小心些,别伤着自己。”

苏墨卿应了一声,便独自一人在凉亭周围的草丛里搜寻起来。他找得十分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半个时辰后,他终于在一处灌木丛下找到了那支银簪。

他拿着发簪,兴冲冲地回到凉亭,说道:“苏姑娘,我找到你的发簪了!”苏婉清见发簪失而复得,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笑容,连忙接过发簪,重新插在头上,说道:“真是太感谢苏公子了,这份恩情,婉清记下了。”

苏墨卿笑了笑,说道:“举手之劳,苏姑娘不必客气。”

休息了片刻,众人继续游玩。一路上,苏墨卿和苏婉清之间的交流渐渐多了起来。苏墨卿发现,苏婉清不仅容貌出众,而且知书达理,对诗词歌赋也颇有见解,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间,夕阳已经西下。

“天色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陆婉儿说道。众人点点头,一同向渡口走去。到了渡口,陆婉儿和柳如眉、陈巧娘告别后,便和苏墨卿、苏婉清一同往回走。

走到分岔路口时,苏婉清说道:“苏公子,陆姑娘,我家就在前面,我先回去了。”苏墨卿点点头,说道:“苏姑娘慢走。”苏婉清微微一笑,转身向家中走去。苏墨卿望着她的背影,心中竟有些不舍。

三、古槐树下入梦,槐树赠姻缘签

回到家后,苏墨卿脑海里全是苏婉清的身影,无论是她的笑容,还是她说话的声音,都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他知道,自己这是对苏婉清动了心。

接下来的几天,苏墨卿总是魂不守舍,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陆婉儿看出了他的异样,问道:“墨卿哥哥,你最近怎么了?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苏墨卿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心思,只是敷衍道:“没什么,可能是最近读书太累了。”

陆婉儿半信半疑,但也没有多问。苏墨卿心中暗想,要是能再见到苏婉清就好了。他想起那天在映山湖和苏婉清分别时,她曾说过她家就在分岔路口附近,或许自己可以去那里碰碰运气。

这天午后,苏墨卿借口出去散心,独自一人来到了那天和苏婉清分别的分岔路口。他在附近徘徊了许久,却始终没有看到苏婉清的身影。就在他失望之际,突然想起了那天救助幼鸟的古槐树,心想不如去那里坐一会儿,或许能平复一下心情。

来到古槐树下,苏墨卿靠在树干上,闭上眼睛,回想着和苏婉清相处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间,他竟睡着了。

睡梦中,他看到古槐树突然开口说话了:“年轻人,我乃这古槐树的树灵。你前日救助幼鸟,心地善良,我且赠你一姻缘签,助你成就一段好姻缘。”说着,一根刻有字迹的木签从槐树上掉了下来,落在苏墨卿的手中。

苏墨卿拿起木签一看,上面写着“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若要寻得意中人,还需耐心等时机”。他正想向树灵询问详情,突然一阵风吹过,他从梦中惊醒。

苏墨卿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手中并没有什么姻缘签,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梦。他笑了笑,心想大概是自己太过思念苏婉清,才会做这样的梦。

可就在这时,他突然看到古槐树下的草丛里,有一方淡蓝色的丝帕,上面绣着一朵莲花,和苏婉清头上的发簪图案一模一样。苏墨卿心中一动,连忙捡起丝帕,这一定是苏婉清掉落的。

他拿着丝帕,心中又惊又喜。惊的是,苏婉清竟然也来过这里;喜的是,自己又有了见到苏婉清的机会。他决定,明天再来这里等候,说不定能碰到苏婉清。

四、痴心等候遇误会,无端遭人殴打

第二天一早,苏墨卿便来到了古槐树下。他拿着苏婉清的丝帕,在树下耐心等候。可等了整整一天,也没有看到苏婉清的身影。他没有气馁,第二天、第三天,依旧准时来到古槐树下等候。

陆婉儿见苏墨卿每天都早出晚归,心中十分好奇,便偷偷跟在他后面,想要看看他到底在做什么。当她看到苏墨卿在古槐树下痴痴等候时,心中恍然大悟,原来墨卿哥哥是在等苏婉清妹妹。

陆婉儿没有上前打扰,而是悄悄离开了。她心想,墨卿哥哥既然对苏婉清妹妹有意,自己一定要帮他们促成这段姻缘。

这天,苏墨卿像往常一样在古槐树下等候。突然,几个身穿黑衣的壮汉从旁边的树林里走了出来,将他围了起来。为首的一个壮汉说道:“你就是苏墨卿?”苏墨卿心中一惊,点头说道:“正是在下,不知几位壮士找在下有何事?”

那壮汉冷哼一声,说道:“我们家公子说了,让你离苏婉清姑娘远一点,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苏墨卿一头雾水,问道:“你们家公子是谁?我和苏姑娘只是朋友,为何要让我离她远一点?”

“少废话!”另一个壮汉说道,“我们家公子是县丞大人的公子李博文,苏姑娘是他看中的人,你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也敢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苏墨卿这才明白,原来是县丞之子李博文在从中作梗。李博文是吴江县有名的纨绔子弟,仗着父亲的权势,在当地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苏墨卿没想到,苏婉清竟然被他看中了。

“我和苏姑娘清清白白,岂容你们污蔑!”苏墨卿怒声说道。可那些壮汉根本不听他解释,一拥而上,对着他拳打脚踢。苏墨卿虽然读过书,但手无缚鸡之力,根本不是这些壮汉的对手,不一会儿就被打得鼻青脸肿。

就在这时,陆婉儿带着几个家丁赶了过来。原来,陆婉儿放心不下苏墨卿,便带着家丁悄悄跟了过来,正好看到苏墨卿被人殴打。她大喊一声:“住手!”那些壮汉见有人过来,又看了看陆婉儿身后的家丁,不敢再继续动手,恶狠狠地瞪了苏墨卿一眼,转身离开了。

陆婉儿连忙扶起苏墨卿,心疼地说道:“墨卿哥哥,你怎么样?有没有伤到哪里?”苏墨卿摇了摇头,说道:“我没事,只是一点皮外伤。”陆婉儿生气地说道:“肯定是李博文那个混蛋干的!不行,我一定要去找他算账!”

苏墨卿拉住她,说道:“婉儿,别冲动。李博文是县丞之子,我们现在还惹不起他。这件事,还是先不要声张了。”陆婉儿虽然心中气愤,但也知道苏墨卿说得有道理,只好作罢。

五、兄长牵线搭桥,再遇心上之人

回到家后,沈氏看到苏墨卿浑身是伤,心疼不已,连忙找来大夫为他诊治。陆仲谦得知此事后,也十分愤怒,说道:“这个李博文,实在太过分了!墨卿,你放心,这件事姨丈一定会为你做主!”

苏墨卿说道:“姨丈,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不想因为这件事给家里带来麻烦。”陆仲谦叹了口气,说道:“你这孩子,就是太善良了。”

接下来的几天,苏墨卿一直在家里养伤。陆婉儿每天都来看望他,还时不时地给他带来一些好吃的。苏墨卿心中十分感动,同时也更加思念苏婉清。他不知道,苏婉清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也被李博文纠缠着。

这天,陆文轩从外面回来,看到苏墨卿在家养伤,便问道:“墨卿,你这是怎么了?怎么伤成这样?”苏墨卿不想让他担心,便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了过去。陆文轩看出他有心事,但也没有多问。

过了一会儿,陆文轩说道:“墨卿,我有件事想跟你说。我认识一个朋友,他有个女儿,名叫苏婉清,生得貌美如花,知书达理,我想把她介绍给你认识,不知你意下如何?”

苏墨卿一听“苏婉清”三个字,顿时眼前一亮,连忙说道:“哥哥,你说的是真的?”陆文轩点点头,说道:“当然是真的。我那朋友说,他女儿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想找一个品行端正、才学出众的男子为夫。我觉得你很合适,所以就想跟你商量一下。”

苏墨卿心中激动不已,连忙说道:“哥哥,我愿意!我愿意认识苏姑娘!”陆文轩见他如此高兴,笑着说道:“既然你愿意,那我明天就去安排一下,让你们见一面。”

第二天,陆文轩带着苏墨卿来到了苏婉清家。苏婉清的父亲苏大人见苏墨卿一表人才,举止文雅,心中十分满意。苏婉清看到苏墨卿,也十分惊喜,连忙起身向他问好。

两人坐在一起,聊起了上次在映山湖的相遇,还有苏墨卿捡到她发簪和丝帕的事情。苏婉清得知苏墨卿因为等候自己而被李博文殴打,心中十分愧疚,说道:“苏公子,都是因为我,才让你受了这么多委屈。”

苏墨卿笑了笑,说道:“苏姑娘不必自责,能再次见到你,我就算受再多委屈也值得。”苏婉清脸颊微红,低下了头。

苏大人见两人郎有情妾有意,心中十分高兴,说道:“墨卿啊,我看你是个不错的孩子。婉清能嫁给你,我也就放心了。不过,李博文那边,你们可得小心应对。”

苏墨卿点点头,说道:“苏大人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婉清的。”

六、破除重重阻碍,终成眷属

自从和苏婉清见过面后,苏墨卿每天都过得十分开心。他和苏婉清经常一起出去游玩,一起吟诗作对,感情越来越深厚。可李博文并没有就此罢休,他得知苏墨卿和苏婉清来往密切,心中十分嫉妒,便想方设法地刁难苏墨卿。

一天,李博文带着几个家丁来到了陆仲谦的绸缎铺,故意找茬,说绸缎铺的布料质量不好,要求赔偿。陆仲谦知道李博文是故意来找麻烦的,但也不敢得罪他,只好忍气吞声,赔偿了一笔钱。

苏墨卿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愤怒。他知道,李博文这是在报复自己。他决定,不能再这样忍气吞声下去,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件事。

苏墨卿想到了苏大人,苏大人曾是京城的官员,一定有办法对付李博文。他来到苏婉清家,向苏大人说明了情况。苏大人听后,说道:“墨卿,你放心,这件事交给我来处理。李博文的父亲虽然是县丞,但他在任期间贪赃枉法,我早就掌握了一些证据。我这就写一封信,交给知府大人,揭发他的罪行。”

苏墨卿连忙说道:“多谢苏大人!”苏大人笑了笑,说道:“你是我的

明朝宣德年间:书生古槐下救幼鸟,梦得姻缘签终娶心上人

明朝宣德年间,苏州府吴江县有个书生叫苏墨卿。他本是杭州人,幼时父母染瘟疫双亡,多亏远嫁吴江县的姨母沈氏收留,才得以安稳长大。姨母性情温婉,待他视如己出;姨丈陆仲谦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绸缎商,为人宽厚,对他也十分疼爱。苏墨卿长到十九岁,饱读诗书,温文尔雅,唯独终身大事让姨母姨丈犯了愁。

陆仲谦夫妇有一儿一女,儿子陆文轩比苏墨卿大五岁,已接手部分家业,娶了邻县布商之女;女儿陆婉儿小苏墨卿两岁,活泼俏皮,自小黏着他,一口一个“墨卿哥哥”,兄妹三人感情深厚。

这年谷雨,吴江县春光正好,城外映山湖成了踏青胜地。陆婉儿早缠着苏墨卿陪自己出游,还约了几位闺中好友。苏墨卿本爱自然风光,又不忍拂表妹心意,便答应了,只是想到要和一群姑娘同行,难免有些尴尬。出发前,姨母备好点心茶水,叮嘱他们注意安全,还特意让婉儿别总缠着苏墨卿,让他能自在些。

两人刚出城门,就听见草丛里传来微弱的“啾啾”声。苏墨卿拨开草丛,见一只羽翼未丰的幼鸟翅膀受伤,正无助挣扎。他心生怜悯,小心翼翼捧起幼鸟。陆婉儿提议找地方处理伤口,两人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棵枝繁叶茂的古槐树,树干粗壮,树荫浓密,正好用来安置幼鸟。

苏墨卿从荷包里取出干净手帕,又找了些柔软干草,仔细为幼鸟包扎伤口。陆婉儿在一旁帮忙喂水,忙活半天,幼鸟情绪才稳定下来。他们将幼鸟放在槐树树杈上,用干草搭了个临时小窝,刚准备离开,陆婉儿突然惊呼:“糟了!和朋友们约在映山湖渡口,再不走要迟到了!”说着拉起苏墨卿就往湖边跑。

赶到渡口时,陆婉儿的朋友已在等候,分别是吏部主事之女柳如眉、医馆掌柜之女陈巧娘,还有个新搬来的姑娘苏婉清。苏婉清是前京官苏大人的女儿,因父亲厌倦官场争斗,才举家迁居吴江县。她眉清目秀,身着淡蓝衣裙,气质温婉,宛如画中佳人。苏墨卿初见她,便心头一动,生出莫名好感。

陆婉儿拉着苏婉清介绍:“婉清妹妹,这是我常说的墨卿哥哥,咱们县的才子呢!”苏婉清抬头看向苏墨卿,浅浅一笑:“苏公子客气,久闻公子才学,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苏墨卿被她看得有些腼腆,拱手道:“苏姑娘过奖,我只是略通笔墨。”

众人寒暄后往映山湖深处走去。姑娘们说说笑笑,苏墨卿跟在后面,偶尔搭话。苏婉清对沿途景色很感兴趣,见她盯着一株海棠花出神,苏墨卿上前折下花枝递过去:“苏姑娘若是喜欢,便拿着吧。”苏婉清接过海棠,脸颊微红,轻声道谢。

行至一处凉亭,陆婉儿提议休息。苏婉清坐在石凳上把玩海棠,苏墨卿站在一旁赏湖景。忽然一阵风吹过,苏婉清头上的银质莲花发簪掉落在地,滚进草丛。她急忙去寻,可草丛茂密,发簪小巧,找了半天也没踪影。苏墨卿见状道:“苏姑娘别急,我帮你找。”说着弯腰在草丛里仔细搜寻,陆婉儿几人也来帮忙,却始终没找到。

苏婉清失落道:“算了,一支发簪而已。”可苏墨卿见她眼中不舍,知道这发簪对她意义非凡,便说:“你们在这等候,我再找找。”他独自在凉亭周围搜寻,半个时辰后,终于在灌木丛下发现了发簪。

“苏姑娘,找到你的发簪了!”苏墨卿兴冲冲跑回凉亭。苏婉清又惊又喜,接过发簪重新插好,感激道:“多谢苏公子,这份恩情我记下了。”休息片刻,众人继续游玩,苏墨卿和苏婉清交流渐多。他发现苏婉清不仅貌美,还知书达理,对诗词歌赋颇有见解,两人越聊越投机,不知不觉夕阳西下。

到了分岔路口,苏婉清道别:“苏公子,陆姑娘,我家就在前面,先回去了。”苏墨卿点头道别,望着她的背影,心中满是不舍。

回家后,苏墨卿满脑子都是苏婉清的身影,茶饭不思,魂不守舍。陆婉儿看出他异样,追问缘由,他只说读书太累,敷衍过去。他实在想念苏婉清,想起她提过家在分岔路口附近,便借口散心前去徘徊,却没见到她。失望之际,他想起那棵古槐树,便去树下歇息,不知不觉睡着了。

梦中,古槐树突然开口:“年轻人,我是树灵。你救助幼鸟,心地善良,赠你姻缘签,助你成就好事。”一根木签落下,上面写着“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若要寻得意中人,还需耐心等时机”。苏墨卿正想追问,一阵风将他吹醒。

他揉了揉眼,发现只是一场梦,却在草丛里看到一方淡蓝色丝帕,上面绣着莲花,和苏婉清的发簪图案一模一样。他又惊又喜,断定是苏婉清遗落的,决定第二天再来树下等候。

此后几日,苏墨卿天天去古槐树下等苏婉清,可始终没见到她。陆婉儿好奇他为何早出晚归,悄悄跟在后面,见他在树下痴痴等候,顿时明白他在等苏婉清,便悄悄离开,想着要帮两人牵线。

这天,苏墨卿正在树下等候,几个黑衣壮汉突然从树林里冲出,将他围住。为首的壮汉问:“你就是苏墨卿?”苏墨卿点头,疑惑他们的来意。壮汉冷哼:“我家公子让你离苏婉清姑娘远点,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苏墨卿不解:“你们家公子是谁?我和苏姑娘只是朋友。”

“少废话!”另一个壮汉骂道,“我家公子是县丞之子李博文,苏姑娘是他看中的人,你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敢和公子抢人!”苏墨卿这才知道,是纨绔子弟李博文在作祟。他怒声道:“我和苏姑娘清清白白,不许你们污蔑!”

可壮汉们根本不听解释,一拥而上对他拳打脚踢。苏墨卿手无缚鸡之力,很快被打得鼻青脸肿。就在这时,陆婉儿带着家丁赶来,大喊:“住手!”壮汉们见对方人多,恶狠狠地瞪了苏墨卿一眼,转身逃走。

陆婉儿扶起苏墨卿,心疼道:“墨卿哥哥,你怎么样?我去找李博文算账!”苏墨卿拉住她:“婉儿别冲动,李博文是县丞之子,我们惹不起,这事别声张了。”陆婉儿虽气愤,也只好作罢。

回到家,沈氏见苏墨卿浑身是伤,心疼不已,连忙请大夫诊治。陆仲谦得知后怒不可遏:“这个李博文太过分了!墨卿,姨丈一定为你做主!”苏墨卿却道:“姨丈,算了,别给家里添麻烦。”陆仲谦叹气,只怪他太善良。

养伤期间,陆婉儿天天来看他,还带好吃的。苏墨卿心中感动,却更思念苏婉清,担心她被李博文纠缠。

这天,陆文轩从外面回来,见苏墨卿养伤,便问缘由。苏墨卿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过了一会儿,陆文轩说:“墨卿,我有个朋友,他女儿苏婉清貌美知书,想介绍给你认识,你愿意吗?”

苏墨卿一听“苏婉清”三个字,眼前一亮,连忙道:“哥哥,是真的吗?我愿意!”陆文轩见他高兴,笑着说:“那我明天就安排你们见面。”

苏大人见到过非常满意,道:“墨卿放心,李博文的父亲贪赃枉法,我早有证据,这就写信给知府大人揭发他。”

没过多久,知府大人派人调查,查实了县丞的贪腐罪行,将其革职查办。李家家道中落,李博文也成了过街老鼠,再也不敢找苏墨卿和苏婉清的麻烦。

阻碍破除后,两家很快商定了婚事。大婚之日,苏墨卿骑着高头大马,迎娶了心上人苏婉清。婚后,两人夫妻恩爱,生活美满。苏墨卿也不再一心只读圣贤书,跟着表哥陆文轩打理家业,凭借聪慧和勤奋,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

闲暇时,苏墨卿常会带着苏婉清去古槐树下散步。那棵见证了他们缘分的古槐,枝繁叶茂,仿佛在为这对佳人祝福。而当年被救助的幼鸟,早已羽翼丰满,飞向了蓝天,就像苏墨卿和苏婉清的爱情,冲破阻碍,迎来了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