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点评奇葩皇帝宋徽宗
发布时间:2025-09-22 12:32 浏览量:1
宋徽宗赵佶,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奇怪也奇葩的皇帝。元代脱脱评价他有一句特别经典的话,叫做“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说他会写、会画、会鉴赏,就是不会当皇帝。
毛主席一生中数次谈到宋徽宗,核心评价可以概括为8个字——风流才子,误做人君。他把赵佶当成一面反面镜子,照出“皇帝要是只懂琴棋书画,不懂江山社稷,迟早把国运赔个精光”的惨痛教训。
毛主席曾几次拿赵佶开刀。一次他说:隋炀帝会作文章、诗词,陈后主、李后主能诗能赋,宋徽宗既能写诗,又能绘画,结果都做了俘虏,都是没出息的知识分子型皇帝!
1964年春节谈话时,毛主席把宋徽宗和梁武帝并列,说下这样的断语:能诗会画,字写得很好,做了金人的俘虏,他们都是“只专不红”,亡了国。“只专不红”,这短短四字,活画出赵佶“专业满分、治国零分”的致命短板。
毛主席曾借赵佶反衬“草根英雄”。毛主席最爱用“老粗”对比“才子”,他曾说过: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情,成吉思汗、刘邦、朱元璋。在他眼里,赵佶的瘦金体再飘逸,也挡不住金兵铁蹄;刘邦大字不识几个,却能让“大风起兮云飞扬”。
为此,毛主席把历史拉到现实,提醒人们:治国的本事恰恰在群众、在实践、在枪杆子和土地改革里。如果只会吟风弄月、脱离实际,赵佶就是前车之鉴。他说过一个生动比喻,画面感极强:宋徽宗写得好字、画得好鸟,最后自个儿被人家关进笼子里。
此外,毛主席曾借《水浒传》暗喻“北宋亡于石头”,以此警示后人,统治者的个人爱好一旦凌驾于国计民生之上,必酿大祸。
下面,我们来看看那他的那些荒唐事,然后便知,靖康之耻,其实早在宫廷里就写好了剧本。
在艺术上,他才华横溢。书法上,他独创瘦金体,23 岁写《瘦金体千字文》,笔如兰叶、钩似鹤膝,细若游丝却寒光四射,像雪夜宫檐下的冰溜子,闪着皇家冷艳。绘画上,他神作迭出。《瑞鹤图》《芙蓉锦鸡图》等,流传至今,令人赞叹。他的《瘦金千字文》拍出1.4亿天价,至今无人超越其书法高度。
他把艺术写进国家编制,专设画学科举,中国最早的艺术高考由此诞生。他抬升画家地位,画院最高授“待诏”衔,可与谏议大夫同班站立,画家由此第一次被写进官僚品级。
他提拔官员的标准竟是文艺特长。高俅因蹴鞠当上太尉,蔡京凭书法位列宰相,童贯靠画艺执掌兵权。北宋六贼皆以才艺邀宠,终致金人长驱直入。
他崇信采阴补阳。他听蔡京的忽悠,说“多御少女可长生”,先派内侍在各路海选一万多名童女,从十岁到十六岁不等,关在万岁山别苑,每天按道士开出的时辰表分批进御。短短十几年生出31子34女,堪称历代帝王产子冠军。把后宫当人体实验场,荒唐等级直接拉满。
他为了花石纲一块石头,可以拆城门。政和七年他命朱勔在江南设应奉局,专收奇花异石,每十船一纲,号“花石纲”。太湖石高数丈,运抵汴京却进不了城门,直接拆城墙,百姓田宅也被拆、桥梁也被断,只为一石过关。
他设行幸局供自己行乐。他迷上汴京名妓李师师,为掩人耳目,特设行幸局,职责就是安排皇帝夜总会行程,形成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如果他因此美上朝,对外统一口径就是赴宴了;如果次日未归,就再发通知说感冒了。秘书省正字曹辅上疏劝谏,被以“诬蔑圣躬”发配郴州,满朝再无人敢言。
某次周邦彦夜会李师师,正腻歪间赵佶驾到,周老先生只好钻床底。皇帝亲手剥橙子,与师师调情,周邦彦吃醋写《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李师师第二天竟把词唱给赵佶听,皇帝大怒:原来当晚有“第三只眼”!立刻罗织罪名把周贬出京城;后听李师师唱周送别词《兰陵王》,又感动得把人召回,封国家乐团团长。
宣和七年十二月,金兵第一次南下,宋徽宗见局势不妙,当场装瘫,硬把皇位摁给太子赵桓。太子哭到昏厥,被大臣架着完成登基。赵佶本人当晚就连夜出城,带着后妃、财宝一路南逃。
靖康之难后,1127 年金人索要犒军金一千万锭、银两千万锭,赵佶拿不出,竟按人头折价:后妃、公主、宗妇、民女明码标价抵金银。被押往金营时,他与钦宗、后妃赤裸上身披羊皮,接受“牵羊礼”。昔日的风流天子,最终亲手把女眷送进敌营,荒唐人生以最耻辱方式落幕。
这位皇帝把整个北宋当成自己的游乐场,把天下百姓当布景板,终于把江山玩到崩盘。他以帝王之尊,把宋代宫廷艺术推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又以亡国之君,为后世留下千古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