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死!我们是长大了不是瞎了,同角色对比,来看看什么叫降维打击
发布时间:2025-09-12 23:57 浏览量:2
我们是长大了,不是瞎了!这6组经典角色对比,简直是审美界的“降维打击”
“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这句时尚界的金句,放到影视圈里,就成了 “翻拍不可怕,谁糙谁尴尬”。
最近几年,导演们好像盯上了我们的童年记忆库,翻拍剧一部接一部,但端上来的菜却常常让人一言难尽。网友们忍不住吐槽:“我们是长大了,可不是瞎了!” 别再动不动就扯什么“童年滤镜”,今天咱们就拉出几组同一个角色、不同版本的对比照,来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公开处刑”和 “审美降级”。
一、玉兔精:从西域仙女到“在逃黄鼠狼”
说起86版《西游记》里的李玲玉,那真是无数人的白月光。杨洁导演选角,不光看脸,更看气质和本事。李玲玉有越剧功底,歌声甜,舞姿妙,一双浓眉大眼搭配异域风情的金黄头纱和亮橘色衣裳,活脱脱一只娇俏又妩媚的小兔子精。大婚那天,她载歌载舞,眼神里全是狡黠和欢喜,一颦一笑都勾人心魄。
反观某2011版里的玉兔精,导演可能对“异域风情”有什么误解,特意找了位五官立体但气质完全不符的女演员。结果呢?深色皮肤配上宽脸庞和臃肿的土粉色纱丽,灵气全无,贵气更是谈不上。这版玉兔精不像来自月宫,倒像是刚从哪个山头洞府里跑出来的,网友毒评:“这不是玉兔精,是黄鼠狼精吧?”
二、杏仙:花中仙子与“盆栽成精”
86版《西游记》简直是美女宝藏库,王苓华饰演的杏仙就是其中之一。上海歌舞剧院的舞蹈家出身,那身段、那仪态,真真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粉纱长裙,杏花点缀,她从云雾中袅袅娜娜地走来,跳上一段舞,眼波那么轻轻一流转,让你瞬间理解什么叫“雨润红姿娇”。她美得不带一丝妖气,反而仙气飘飘,不愧“杏仙”之名。
而某新版中的杏仙,造型师的理解能力可能负分。生怕观众不知道她是杏树成的精,直接把一棵“杏树”搬到了演员头上——发髻是弯曲的树枝,插满塑料花,耳环是两朵大杏花,裙子也粘满花。再加上奇葩的眉型和浮夸的表演,好好的仙子硬生生变成了“移动盆栽精”,俗气又辣眼。
三、贾元春:人间富贵花 vs 苦命“大马猴”
87版《红楼梦》的贾元春(成梅 饰),完美诠释了何为“皇妃气象”。一张饱满的银盆脸,珠圆玉润,唇红齿白,这就是古人最推崇的富贵相。再加上杨树云老师的神级妆造,明黄凤袍、点翠头面一上身,不用说话,那份雍容华贵、不怒自威的气场就出来了。她省亲时的那份威仪与哀愁,让人信服这就是宫里出来的贵妃。
到了新版《红楼梦》,一切都变了味。铜钱头、窗帘衫的先不说,选角就输透了。王彦华饰演的元春,脸型崎岖,面中凹陷,苦着一张脸,毫无福相。即便穿着比老版更华贵的袍子,戴着更复杂的头冠,也丝毫没有贵妃的派头,走起路来晃晃悠悠,只剩下一股“深宫老嬷”的既视感。网友锐评:“以前的元春是回宫,现在的元春像是从宫里逃出来的‘大马猴’。”
四、八贤王:王爷与“街溜子”的距离
什么叫“天潢贵胄”?45的陈道明在《少年包青天》里给出了标准答案。他演的八贤王,双手一插袖,眼皮微微一抬,那份皇家威仪和深藏不露的城府就全出来了。他不用大吼大叫,光是站在那里,就让你觉得这绝非等闲之辈,气场能压塌半边天。这是骨子里透出来的贵气和沉稳。
再看2020年某版中的八贤王,演员黄彦一出场就让人傻眼。缩着脖子,弓着背,眼神闪烁,手足无措。一套华贵的蟒袍穿在他身上,像是临时借来的,浑身散发着一种“小弟冒充大哥”的心虚感。这哪是八贤王,分明是混进王府的“街溜子”,生怕侍卫下一秒就把他拖出去。
五、公孙策:翩翩公子?还是“蟑螂成精”?
公孙策,庐州第一才子,那是要有颜又有才的。任泉版,清俊骄傲,眼神里有光,那股子书生傲气被他拿捏得恰到好处。赵阳版,则多了份历经世事的温润与沉稳。他们两个,一个像锋芒毕露的宝剑,一个像温润内敛的美玉,都立住了“才子”人设。
但新版的公孙策,彻底颠覆了认知。顶着一头“蟑螂须”刘海,气质轻浮,眼神乱飞,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这版公孙策不像来破案的,倒像是街边打听八卦的,嘴里那句“癞蛤蟆上菜板,硬充大块头”的台词,仿佛是他的自我介绍。
六、九门提督:反派大佬变“虚浮病秧子”
19岁的赵文卓在《方世玉》里演的九门提督鄂尔多,是多少人的“童年阴影”。全国武术冠军的底子在那,一招一式狠辣凌厉。剑眉星目,官帽一戴,光是斜着眼看人,那份阴鸷、轻蔑和霸气就扑面而来,让人相信他真的能一手遮天。
而新版的九门提督,演员高登两颊凹陷,面色苍白,打戏脚步虚浮,走路晃晃悠悠。别说狠辣了,看着就像个营养不良的病秧子,还得靠怼脸拍来强装凶狠,只剩尴尬。
结语:观众真的不好骗了!
这一组组惨烈的对比,哪里是什么“童年滤镜”,分明是 “匠心精神” 与 “快餐文化” 的差距。以前的导演拿着放大镜找演员,要求形神兼备,现在的导演好像只要求“是个活人”;以前的妆造为角色服务,现在的妆造仿佛在玩廉价的COSplay。
翻拍不是原罪,但毫无敬意、只想蹭热度赚快钱的翻拍,就是对我们审美和智商的双重侮辱。我们观众长大了,见识多了,审美提高了,就更不好骗了。所以,各位导演制片人们,长点心吧!别再闭门造车,出来看看群众的呼声吧!
最后想问大家一句:哪个角色的对比,最让你意难平? 在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