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表妹带我去偷窥她的仇人,仇人护卫太多,我俩被抓进衙门
发布时间:2025-09-20 18:30 浏览量:1
自我爹升官,有钱在京城买房后,把全家人接到京城,我结识了小姑父的外甥女崔环。
崔桓比我小半岁,算是我表妹,自我俩相识,她给我讲京城里许多的人和事。
名叫赵行易的女子,是表妹的仇人,据说她是无才无德的乡野村妇。
我对赵行易充满好奇,表妹带我偷窥她的仇人,人家护卫众多,把我俩当刺客抓进衙门……
我陆琬刚来京城,便“名扬京城”……
8,
车子忽然的颠簸,我连忙绷紧身子,一手扒住车窗,这才没有摔倒,余光瞧见赵丰年,他双手按照膝盖上,也没有摔倒。
赵丰年问发生了什么事情,车夫答,方才有个男子,忽然出现在前面,他为了躲开那人,这才将马头调转,致使车子颠了下。
“慢点走,别撞到行人。”转而,他又问我:“你没吓到吧?”
“没事,我胆子还挺大的,小时候,还跟族里的兄弟,爬参天古树掏鸟窝,别人怕太高,风吹树摇,他们会害怕,只有我不怕,爬到最高。”
“你真了不起,我也会爬树,但总爬不过我二哥,他爬的又快又高,还可以背对着树,倒立爬树,他力气大,胆子也很大,所以他长大了当将军。”
我听得出来,赵丰年对他哥哥当将军这个事情,又羡慕又向往,他似乎更想当武将。
“可你十九岁就高中探花,这是多少读书人,一生都实现不了的梦想。你和赵将军,术业有专攻嘛。你已经非常了不起,当年,我爹考中第十名,但他快三十岁了。”
若我爹十九岁中探花,到他现在的年纪,早就是户部尚书了。
“陆大人正直谦逊,学识渊博,他只是读书的晚,还中断过,不然他也会早早高中。”
9,
祖父不事生产,淋了一场雨后,生了病,自此,一病不起,要靠药陪着,把家里给我爹准备的读书的钱,全都用上,也不够他吃药,家里时常需要借钱度日。
家里主要靠着祖母养家,我爹是长子,叔叔和小姑母年纪小,他见祖母辛苦,帮她做事。
他快十岁,才有机会读书,不到一年,祖父病的更厉害了,祖母也累病了,他只好放弃读书,挣钱养家糊口。
祖母常说,家里的苦,都让我爹吃了。
后来,祖父去世,我爹守完孝,家里还了亲戚邻居的债,攒了些钱,我爹得以继续读书,虽说家里仍然贫穷。
住在镇上外祖父,偶然遇见他,见他模样不错,谦和有礼,便让人打听他,因为家里有个待嫁的女儿,愁的他头发大把的掉。
用外祖父的话说,他美貌的女儿眼高于顶,谁也看不上,兴许这个年轻人,能够入她的眼。
最终,还真让外祖父实现了他的心愿,我爹娘一见钟情,很快就定下亲事。
虽说外祖父也非大富大贵之人,但他在镇子上,有两个铺子,做着生意,日日有进项,我爹娘成亲后,外祖父出钱供我爹读书。
好在我爹不是话本子里,薄情寡义之人,他高中后,先去了我们家乡的临县当县令,我们一家搬到临县,但外祖父母和小舅还在镇子上居住。
我爹每隔两个月都派人,给我外祖父母送钱,说是孝敬他们的,还让人给我小舅说了门好亲事,与我外祖父母一起出的聘礼。
我爹当知府后,小姑母成亲,嫁入京城伯爵府。
后来,小叔成亲,他岳父是另一个县的县令,眼下在书院读书,正在备考。
等我爹做了京官,先是住在小姑父家,攒了钱,才买了如今的房子,又立即接我们来京城团聚。
外祖父母他们不愿意来,一是更喜欢老家,做着生意有进项,心里踏实,来了京城,不知做什么营生;二是我爹也没什么钱了,若全家都没有进项,外祖父怕我爹压力大,走了歪路,做了贪官,所以他说等我爹将来稳定了,再往上升升,他们再来京城。
别的不说,我爹确实正直,赵丰年没说错。
10,
“我爹听到你这样高的评价,一定会非常开心。”
赵丰年说,他入仕三年来,跟我爹也有打交道,很欣赏我爹的为人。
这一路上,我和赵丰年又聊了许多,也是我第一次觉得,从京城繁华的市中心,到我家的路,居然出乎意料的短。
我和赵家兄妹吃饭、赵探花送我回家的消息,丫鬟很快就传到长辈们的耳朵里。
我娘好奇探花郎是否长得特别好看,祖母则问探花郎有无婚配,我爹被探花郎夸的有些飘飘然,也夸了对方一箩筐好话。
祖母她老人家可真敢想,探花郎二十二岁了,纵使他没有成婚,像他这般的才貌仙郎,必然早被人看中,定了亲事。
祖母硬是让我爹打探下,若探花郎当真没有婚配,那她就抓紧时间,主动出击,说不定还真让我捡漏,得个好夫婿。
我爹被祖母念叨的不行,这才答应了,他改日探探口风,让祖母等消息。
11,
我爹还没有打探到消息,我倒先收到赵行易的请帖,她邀请我参加她在侯府别院办的诗会,全都是她相熟的同辈年轻亲友,没有旁人,需要住上几日。
我们来京城时,带了些钱,又有小姑母送的时兴的首饰和布料,我娘立即给我裁了两件新衣。
我们祖孙三人一起动手,我和娘负责刺绣,祖母负责缝制,硬是赶在诗会前,做好了新衣。
出发之日,赵行易乘坐马车接我和丫鬟,她和两位年轻女子,以及自家的两个孩子坐在第一辆马车。
丫鬟和乳母、以及物品在后面的马车,这次出行,侯府出动四辆车子。
我的丫鬟去后面的车上,跟侯府的丫鬟坐在一起。
两个孩子,一个叫润儿,一个叫澈儿,活泼可爱,叫那两女子为二伯母和表姑。
从赵行易的介绍中,我得知挽着发髻的女子,乃是萧景行堂哥的妻子,梳着姑娘头发的女子,乃是萧景行姑母家的小表妹。
世子夫人卫氏孕反厉害,在家养胎,没有同来。
赵行易说,她还约了自家的两位嫂子杨氏和林氏,以及工部尚书的小女儿和两位儿媳妇,以及她们的孩子。
赵行易来京城后,工部尚书家的女眷,最先跟她示好,而且她们都是爽朗、脚踏实地的人,因此,她和三人关系很好。
果然如她所说,她约的人都是亲友。
我思忖着,我在她心中,是不是也算得上“友”了?
杨氏的孩子,只有半岁,林氏成亲不久,还没有子嗣。
赵家年纪最小的妹妹,反倒是成亲最早的一个,这一辈里,排行最大。
我们在城门处,见到了杨氏和林氏、以及工部尚书家的车子,众女掀了帘子,互相招呼一声,数辆马车,一同前进。
表小姐温和有礼,她脑子里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一路上,哄的两个小团子,笑声不断。
侯府二房的媳妇,乃是武将之后,性子爽朗,风趣幽默,有表小姐哄孩子,我们仨就一起聊天喝茶。
我们抵达侯府别院后,简短的休息,吃了顿饭,已有杨氏安排了下午的项目,钓鱼比赛和即兴作诗。
第一个钓上鱼的人,要赋诗一首,作为开场,其他人各赋诗两首。
之后,只要有人钓到鱼,而没有钓到的人,就要一个挨一个的作诗,看谁最后一条鱼都钓不到,却作诗一堆。
众人都说这个主意好,凭实力钓鱼,和受罚作诗,公平。
避免小孩打乱,由奶娘和丫鬟们照看小孩,不与我们钓鱼作诗的待在一处。
不知为何,我与赵行易,也就见几次面,吃两顿饭,一起在清风观散步,与其他女子,皆是初次见面,相处起来却舒适又放松。
12,
下午钓鱼时,工部尚书家的二儿媳,第一个钓到鱼,她就鱼为主题,即兴赋诗一首,一个小丫鬟负责记录众人的诗作。
众人拍手称赞,也按照事先约定,陆续赋诗。
这些看着娇滴滴的女郎,却各个极有才华,连自称读书不到四年的赵行易,也是出口成章。
旁人说她谦虚,虽说她读书时间短,但她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跟她三哥赵丰年一样,极有读书天赋,若她如男儿一般科考,必能高中。
我惊讶于她读书不到四年这个事情,直到后来,我问起时,她说早年被陈家人调换,还不到能下地干活的年纪,陈家祖父教孙子读书,她悄悄在旁边听,偷偷拿着树枝在地上练习写字。
后来,她和萧景行成亲,学识渊博的萧景行夸赞她天赋俱佳,便教导她一起读书习字,一日不曾落下,还给她讲解书中内容,发誓要把她教成才女。
虽说赵行易没有下场考试,但她诗词和文章,写的极好,她的字,我看了,也是赏心悦目。
紧接着,赵行易的长嫂杨氏,也钓到鱼,我与没有钓到鱼的几位,只得作诗。
我第五个钓到鱼,接下来,我总算不用作诗了,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毕竟我怕自己越往后,越没有灵感,作诗不尽人意,可就丢人现眼了。
忠贞侯府的表小姐,最是郁闷,她最后一个钓到鱼,自然是她作诗最多,而且作的很好,她不愧是众人口中的才女。
我想着这样的女子,跟探花郎赵丰年,才是最为般配的吧,而且还能亲上加亲,关系牢固,在朝堂上,互相助力。
不知为何,我想到此,有点点的失落,也可能是天色近黄昏,而我还没有玩够吧。
13,
晚饭,除了蔬菜,全是鱼,有烤鱼、鱼汤、红烧鱼、炸鱼等等,自己钓的鱼,吃着就是香,我一不小心吃撑了。
夜晚,我在院子里散步好久,只为消食。
次日下午,赵丰年来了。
他是大理寺寺丞,因在这边查案,他和同僚负了伤,被其他同僚送到这里。
据说,别院里住了位医术高明的郎中,曾救过赵丰年的命,治好了萧景行的腿,他自十岁起,坠马受伤,只能坐轮椅外出,或是需要人搀扶,才能行走。
好在三人没有伤到要害,赵丰年已派人回大理寺,增派人手,捉拿归案嫌疑人归案,但他不能再出去办案,郎中让他休养些日子。
赵丰年和受伤的同僚,单独住在一处,郎中每日去换药,赵行易会带着双胞胎探望兄长,有时候,杨氏和林氏也去。
赵丰年被送来时,我与众人去看过,之后,就没去过了,毕竟男女有别。
我想着侯府表小姐这般出众的女子,与赵丰年最为般配,却未见她随赵行易去探望赵丰年,心中甚为惊讶,倒也没有蠢到问出来。
直到侯府下人,带着一封信来别院,交到表小姐手里,我方知她已定亲。
表小姐的未婚夫,前些日子,随父亲回故乡祭祖,今日方才回来,欲见未婚妻,到了侯府,方知她来到别院,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由世子萧景恒代为转交。
表小姐多日不见未婚夫,她打算回侯府,赵行易和二夫人打趣她一番,便派人护送她回去,其余人等,继续留在别院。
赵丰年来别院的第三日,我再次见到他,他已经可以下床行走。
当时,我和丫鬟正在院子里摘杏子,我们够不到高处,打算弄个梯子,赵丰年瞧见了,他走过来帮忙,他个子高,毫不费劲,伸手就摘下高处的杏子。
“多谢赵大人。”
赵丰年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而已。”
说完,我俩都沉默了,我正想着说点什么,打破气氛时,就听到赵丰年说:“陆姑娘,可否借一步说话?”
我带了俩丫鬟,听了赵丰年的话,两人都瞧着我,我微微点头,两人走远一些,我和赵丰年待在原地。
“赵大人,可有什么事吗?”
“的确有事,还是十分重大的事。”
我见他收敛了笑容,郑重其事的样子,心中一沉,莫非他查的案子跟我爹有关,我爹背着我们,偷偷贪污受贿了?
我不由地双手攥紧拳头,双腿发软,但我还是昂起头,问道;“赵大人,您说,无论什么,我陆琬都承受的了。”
赵丰年一愣,似乎思忖了片刻,随后,他连忙道:“你,你别紧张啊,我只是想问问你,家里有无定亲,若无定亲,你看我如何?”
我听了赵丰年的话,忽然,大脑一片空白,他,他的意思,可是看上我了,要跟我成亲的意思?
不是我爹犯事了?
14,
可能是幸福来得太突然,我脑袋一阵晕乎乎,脚下不稳,一屁股摔坐在地上,痛感让我清醒过来,就瞧见赵丰年愣住了。
“你,怎么了?你有没有伤着?”
我不住地摇头:“没有,我好得很,这一下算什么,我一下就起来了。”
兴许是我刚才我太过担心爹犯事,双腿依旧软着,试了一下,没站起来,这就有些尴尬了,我觉得自己的脸和脖子都烫的厉害,羞愧难当。
这时,一只手伸到我面前:“借你一用。”
我仅是瞬间的犹豫后,伸手搭在他手心。
这是个信号,我若扭捏,故作拒绝,就意味着我不愿意跟他扯上关系。
错过这村,可就没这店了,我不能错过赵丰年。
因此,我伸手搭在他手心,赵丰年把我拉起来。
“陆姑娘,等你回家,我便请示父母去你家提亲,还希望你在家中长辈面前,多为我美言几句。”
哪里还用得上我美言什么,我祖母可是一心想把我嫁给赵丰年,然后,这些日子,祖母和娘,从我爹的口中听了赵丰年的出众之处,他家中和睦,人口简单,她们更是祈祷我不要错过赵丰年。
谪仙一般的赵丰年,又有哪个闺中少女见到他,不会春心萌动?
我也是个俗人,也爱美人才子,更何况我与他少有的交集里,对他印象很好,而且我与他妹妹和两个嫂嫂都熟悉了,她们都是好相处的人,这样的家庭,必然是父母慈爱,兄弟姐妹和睦,没有那么多烦心事。
我果然答道,好,我会在家等着他和家里长辈上门提亲。
我陆琬要嫁探花郎,只是想着这些,我怀疑夜里做梦都能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