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乞丐骗花魁:一桩奇案
发布时间:2025-09-19 19:23 浏览量:2
城中首富之女柳如烟被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用智谋"骗"走,却在三天后揭晓惊人真相,引发一桩震动全城的奇案。
江南三月,草长莺飞,姑苏城内正值一年一度的花魁大赛。秦淮河畔张灯结彩,画舫如织,才子佳人云集,好不热闹。
今年花魁大赛与往年不同,不仅比拼才艺容貌,更增设"智谋"一关,由城中首富柳百万出资举办,胜者不仅能获得"江南花魁"之名,更可得黄金千两。而最引人瞩目的是,柳百万当众宣布,若有人能连过三关,智谋超群,不论出身,皆可娶其独女柳如烟为妻。
此言一出,全城哗然。柳如烟年方二八,不仅容貌倾城,更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素有"姑苏第一才女"之美誉,求亲的豪门贵胄早已踏破柳家门槛。如今柳百万竟放出此话,自然引得各方人士摩拳擦掌。
大赛当日,秦淮河两岸人山人海。初试琴艺,淘汰大半;复试诗画,又筛去众多。到最后"智谋"关时,仅剩三人:知府公子李文远、丝绸巨贾之子张子谦,以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寒门书生陈明远。
高台上,柳百万抚须微笑,命人抬出一口精铁打造的大箱子,上挂三把铜锁。
"此箱中藏有一道难题,三位需各展所能,说服我打开此箱。谁的理由最能令我信服,谁便是胜者。"
李文远率先上前,躬身道:"柳老爷,家父乃本地知府,若您允婚,柳李两家联姻,必能保柳家商路畅通,富贵永驻。"柳百万听罢,微微点头,却未表态。
张子谦随后上前:"柳老爷,我张家愿以半数家产为聘,且已在京城为如烟小姐购置宅院,保她一生荣华。"柳百万仍是微笑,不置可否。
最后轮到陈明远。这书生衣衫虽旧却整洁,眉目清秀,神色从容。他并未直接劝说柳百万,而是走到箱前,仔细观察片刻,忽然笑道:
"柳老爷,此箱根本无需钥匙。三把铜锁皆是幌子,真正的机关在箱底。若晚辈所料不差,轻叩箱底三下,箱子自开。"
柳百万眼中闪过惊异之色,依言轻叩箱底三下,只听"咔哒"一声,箱盖果然应声而开。场内顿时一片哗然。
箱中并无难题,只有一张纸条,上书:"智勇双全者胜"。
柳百万哈哈大笑,当即宣布陈明远获胜。台下掌声雷动,唯有李文远与张子谦面色铁青,愤然离去。
三日后,柳家大摆宴席,为才子佳人举办订婚大礼。谁知就在订婚宴上,一群官差突然闯入,直奔陈明远而来,为首的竟是李文远。
"拿下这个骗子!他根本不是什么寒门书生,而是城南乞丐窝里的一个乞丐!"李文远厉声道。
在场宾客一片哗然。柳百万脸色骤变,质问陈明远究竟是何人。
陈明远面不改色,坦然承认:"李公子所言不假,在下确实曾在城南行乞。但乞丐又如何?柳老爷当日所言'不论出身',莫非是戏言?"
柳如烟在帘后听闻,手中团扇落地,脸色苍白。
柳百万恼羞成怒,自觉颜面尽失,当即悔婚,命家丁将陈明远乱棍打出。陈明远既不求饶也不辩解,只深深望了帘后一眼,转身而去,背影挺直如松。
当夜,柳如烟闺房中,丫鬟匆忙递来一封信笺。
"小姐,这是门外一个小乞丐送来的,说务必交到您手中。"
柳如烟拆开信笺,只见上面字迹工整,措辞恳切:
"如烟小姐钧鉴: 冒昧致书,万望海涵。今日之事,实非明远有意欺瞒。我本出身书香门第,家父陈允谦曾任翰林院编修,因直言获罪,家道中落,父母双亡,不得已流落街头。虽身为乞丐,却从未放弃读书明理。那日花魁大赛,本无意参与,却因见小姐所作《明月赋》置于台前,读后深感小姐才情高洁,非寻常闺秀可比,故冒昧一试。 明远自知身份卑微,不敢高攀,唯愿小姐勿因今日之事伤心。明日天明,我便离开姑苏,永不归来。愿小姐得配良缘,一生顺遂。 陈明远 敬上"
柳如烟读罢,泪湿衣襟。她忆起那日陈明远在赛场上从容不迫的气度,解题时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被揭穿身份时不卑不亢的态度,实在不似寻常乞丐。更让她心动的是,他竟读过自己的诗作并深解其意,这在追求者中可谓凤毛麟角。
翌日清晨,柳如烟不顾父亲反对,只身前往城南乞丐窝寻找陈明远。经过一番周折,终于在一破庙中找到了正在为几个小乞丐授课的陈明远。只见他席地而坐,以树枝为笔,土地为纸,教授孩童识字念书。
见柳如烟到来,陈明远既惊且愧:"小姐何故来此污秽之地?速请回吧,免损清誉。"
柳如烟却道:"我且问你,那日你如何知道箱底机关?"
陈明远苦笑:"实不相瞒,那口箱子乃我家旧物。家父与柳老爷曾是故交,二十年前一同经商时特制此箱存放契约。家父去世后,家产变卖,此箱不知如何流回柳老爷手中。"
柳如烟愕然,忽然记起父亲确曾有一位姓陈的挚友,后来家道中落,不知所踪。想不到竟是陈明远之父。
回府后,柳如烟向父亲求证,柳百万初时否认,最终在女儿坚持下才叹道:"陈允谦确是我故友,当年我二人合伙经商,后来他因文字狱获罪,我为自保,未曾全力相救,心中一直有愧。那日见陈明远,已觉面善,却万万没想到是故人之子。"
"既然如此,父亲为何不认他?反而因他乞丐身份而悔婚?"柳如烟质问。
柳百万面露惭色:"官场险恶,陈家毕竟是罪臣之后,我恐受牵连。加之李知府施加压力,称若与陈家结亲,将查办我历年税务..."
柳如烟失望至极,毅然道:"父亲为保富贵,背信弃义,女儿实难认同。那陈明远虽身处卑贱,却志存高远,教乞儿识字,可谓仁人;才智能解机关,可谓智者;被当众羞辱却不怨不忿,可谓君子。如此仁智君子,女儿愿嫁。"
柳百万大怒,将柳如烟软禁闺中,派人严加看管。
却说李文远得知柳如烟去找陈明远,妒火中烧,与张子谦合谋,诬告陈明远偷窃柳家财物,将其抓捕入狱。陈明远在狱中受尽折磨,却始终不屈不挠。
柳如烟在府中听闻消息,心急如焚。一夜,她假意顺从父亲之意,答应嫁给李文远,却要求婚前前往寒山寺祈福。柳百万不疑有他,允其所请。
次日,柳如烟在侍卫护送下来到寒山寺。她趁人不备,悄然来到寺后,那里早有丫鬟安排的一匹快马。柳如烟改换男装,策马直奔苏州府衙。
大堂之上,柳如烟击鼓鸣冤,为陈明远辩护。知府李大人见是柳家小姐,不敢怠慢,升堂问案。
柳如烟当堂呈上证据:一是陈明远父亲与柳百万往来书信,证明两家世交;二是陈明远教授小乞丐的课本,证明其品性高洁;三是李家仆人的证词,证明李文远收买证人诬告陈明远。
李知府见证据确凿,又碍于柳家势力,只得当堂释放陈明远。
谁知此时李文远突然带兵闯入公堂,厉声道:"陈明远不仅是乞丐,更是朝廷钦犯之子!按律当充军边关!"
公堂之上顿时剑拔弩张。正当此时,门外传来一声高呼:"圣旨到!"
原来柳如烟早已托人将陈家的冤情上达天听。新帝即位后,重新审查旧案,已为陈允谦平反昭雪。圣旨不仅赦免陈明远,还恢复其家产功名,赐进士出身。
局势瞬间逆转,李文远面如土灰,被革职查办。
三个月后,陈明远与柳如烟终成眷属。婚礼当日,陈明远不仅邀请城中显贵,更请来城南所有乞丐,共享盛宴。
宴席上,柳百万向陈明远敬酒致歉:"贤婿,老夫当年对不起你父亲,今日险些又铸成大错。惭愧惭愧!"
陈明远举杯回敬:"岳父大人不必过于自责。世间荣辱,本就变幻无常。今日朱门贵客,明日可能流落街头;今日褴褛乞丐,明日或许榜上有名。唯有心存善念,不以身份取人,方是立身之本。"
后来,陈明远官至礼部侍郎,却始终善待贫苦百姓,在姑苏城内设立多所义学,专门收容流浪孩童入学读书。柳如烟则成立绣坊,教授贫困女子手艺,夫妻二人被百姓称为"乞丐侍郎"和"绣娘夫人",传为佳话。
而当年那桩"乞丐骗花魁"的奇案,也成为姑苏城一段传奇,提醒人们勿以貌取人,身份尊卑并非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尺度。
这桩奇案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各位读者如何看待故事中每个人的行为与抉择呢?
- 上一篇:民间故事:冥婚谜案
- 下一篇:拳打华尔街,脚踢紫禁城,10位珠海人改写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