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故事:幼玉

发布时间:2025-09-20 10:20  浏览量:1

衡州城的暮色总是来得特别早,夕阳的余晖洒在湘江水面,碎成万千金鳞。江畔的醉仙楼上,丝竹声不绝于耳,其中最动人的是一缕清越歌声,如泣如诉,仿佛能穿透人心。这便是名动衡州的歌伎王幼玉在歌唱。

幼玉本是汴京人氏,家道中落随父流落至此。父亲病故后,为养活两个妹妹,她不得已堕入风尘。令人称奇的是,不过三年光景,她竟以出众的才艺与清冷的气质,成为衡州城最负盛名的歌女。达官贵人争相邀她献艺,却无人能得她真心一笑。

这日宴席上,钦差夏公酉听得幼玉一曲《长相思》,不禁击节赞叹:“此等才情若在京城,必是名动天下的大家!”满座皆惊,幼玉却只是微微欠身,眼底不见半分喜色。

夜深人散,幼玉独倚阑干,望着江心明月怔怔出神。丫鬟翠儿为她披上披风,轻声道:“姑娘今日又得夏大人盛赞,为何反见忧愁?”

幼玉长叹一声,月光照在她莹白的脸上,竟有泪痕闪烁:“你看这衡州城中,农人耕田,工匠制器,商人贩货,皆能自食其力。唯独我,强颜欢笑,涂脂抹粉,取人钱财。每思及此,便觉无地自容。”她望向远方,声音渐低:“我惟愿得遇良人,相夫教子,侍奉公婆。他日有人提及,能说一句'这是某某人的妻子',于愿足矣。”

恰在此时,命运之轮悄然转动。洛阳才子柳富游历至衡州,应邀参加知府宴饮。席间,他见一女子素衣淡妆,抚琴而歌,声如天籁。四目相对时,柳富只觉心头一震,仿佛前世相识。

幼玉更是芳心颤动。那夜她对翠儿道:“今日见那柳公子,虽只一眼,却似三生石上旧相识。这般人物,方是我梦寐以求的良人。”

柳富亦对幼玉一见倾心。此后日日来访,二人谈诗论画,抚琴对弈,情意日深。柳富虽家道中落,却胸怀锦绣;幼玉虽身处风尘,却冰清玉洁。二人月下盟誓,愿结连理。

然好事多磨。鸨母见柳富清贫,竟将他逐出门外。幼玉得知后,暗中约柳富江边相见。

那日细雨霏霏,幼玉撑一柄油纸伞,见到柳富便泪如雨下:“公子可知,我周旋于达官显贵之间,从未付出真心。唯独对公子,愿以终身相托。”她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哽咽道:“他日若不能如愿,我愿葬于柳家祖坟之侧,以表此心。”

柳富闻言心如刀绞,紧紧握住她冰冷的手:“我柳富对天发誓,必娶幼玉为妻,否则...”

幼玉急忙掩住他的口,二人相拥而泣。雨水打湿了衣衫,却浇不灭心中炽热的情意。

归去后,柳富忧思成疾,一病不起。幼玉闻讯,不顾鸨母阻拦,日日遣翠儿送药送食,甚至亲自熬制药膳,托人送去。

病愈后,柳富因家事不得不暂返洛阳。临行前夜,幼玉偷偷溜出醉仙楼,与他在城郊小店话别。

烛光摇曳,二人焚香立誓,将香灰拌入酒中同饮。柳富挥毫作词:

“人间最苦,最苦是分离。伊爱我,我怜伊。青草岸头人独立,画船归去橹声迟。回望处,两依依。”

幼玉和声而歌,未及唱完已是泣不成声。窗外月华如水,映照着这对苦命鸳鸯的身影。

谁知这一别,竟是沧海桑田。柳富归家后遭遇变故,父亲猝然离世,家产被族亲侵占,自身又染重病,困顿卧榻整整一年。

meanwhile, back in Hengzhou, 幼玉日日倚门望归舟,却始终不见情人踪影。她忧思成疾,容颜日渐憔悴。许多富商显贵闻讯前来提亲,都被她断然拒绝。

“柳郎不负我,我绝不负柳郎。”她常对翠儿如是说。

一年后的一个秋日,幼玉自知大限将至,将翠儿唤至榻前,剪下一缕青丝,轻声嘱咐:“柳郎最爱我的眉眼发丝,可惜不能再让他见到了。他日若柳郎归来,将此发交予他,就说幼玉此生不悔。”

言毕,溘然长逝,年仅十九岁。衡州城万人空巷,皆来送别这位奇女子。

而此时洛阳城中,病体初愈的柳富正对窗独坐。暮色苍茫中,忽见幼玉身影从屏风后转出,容颜如生,唯面色苍白。

“柳郎,”她轻声呼唤,“我因思念成疾,已离人世。平生未作恶事,将转生衮州张氏家。郎君若再到衡州,可向翠儿取我遗物。今日别过,望自珍重。”

柳富惊起欲挽,身影却已消散。他大汗淋漓,方知是梦,心中却悸痛不已。

三日后,有客自衡州来,证实了幼玉死讯。柳富悲痛欲绝,当即变卖仅存的书画,南下衡州。

在翠儿手中,他接到那缕青丝和幼玉临终前写就的血书:

“柳郎如晤:湘水长流,不及妾情长;衡山永固,不似妾志坚。今生缘浅,来世定当相守。衮州张氏,郎君勿忘。”

柳富将幼玉遗骨迁回洛阳,葬于柳家祖坟之侧,守墓三年。三年后,他依梦中所指,前往衮州寻访。

奇妙的是,衮州果然有个张姓大户,家中恰有女婴诞生,额间一点朱砂痣,与幼玉生前特征一般无二。更奇的是,这女婴见到柳富便展颜欢笑,伸出小手要他抱。

张氏夫妇见柳富气度不凡,又得知这段奇缘,慨然应允待女儿及笄后,许配于他。

十五年后,柳富已功成名就,成为当朝翰林。他重返衮州,娶年方二八的张氏女为妻。新婚之夜,新娘子羞涩低语:“柳郎,久等了。”

柳富惊问其故,新娘嫣然一笑:“妾曾做一长梦,梦中等了郎君十五年。”说罢轻声吟唱:“人间最苦,最苦是分离...回望处,两依依。”

柳富热泪盈眶,紧紧握住妻子的手。窗外明月皎洁,仿佛见证着这场跨越生死的重逢。

此后夫妻恩爱,白首偕老。他们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后人曾在衡州湘江畔立碑纪念,碑文曰:

“情之所至,生死可越;真心所向,轮回可破。”

而每年春天,柳家墓园中总有两株并生的玉兰树,花开如雪,相依相偎,仿佛诉说着一个永不落幕的爱情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