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书派”创始人之一,文征明书法《归去来兮辞》高清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5-09-18 11:46 浏览量:1
文徵明(1470-1559),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为名,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他是明代书法家、画家、文学家,“吴门书派”创始人之一,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徵明在书法艺术上造诣颇高,真、草、隶、篆皆有涉及,尤善小楷,被誉为魏晋之后小楷艺术的又一座高峰。他的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著名篇章,反映了他弃官归隐田园后的心境。文徵明在晚年不止一次抄录过此篇辞赋,这种反复书写而又刻意精心的创作态度,反映了他晚年闲适平淡的平和心态。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一主题与文征明晚年的心境相契合。文征明五十四岁时曾授翰林院待诏,但居官四年即辞归,此后潜心诗文书画三十余年。
文征明的行草书风格是在继承晋唐传统基础上形成的个人面貌。他的行草作品笔姿迅疾,体态俊俏,清秀典雅。
文征明行草书用笔露锋进出,潇洒流畅。为避免宋代书家可能存在的率意而书倾向,他力求笔笔精工,一丝不苟。这种快速流走递进的笔势,展现了明代文人倜傥风流的才子风度。
文征明行草书还表现出横平竖直,强劲刚利的特点。他的竖画不偏不侧,中锋垂直而下,强劲刚利。横画则多端严平直,即使在快速运笔中也能保持水平。
文征明行草《归去来兮辞》在结体上方整紧劲,字势修长俊逸。通篇字体的大小、间距、行气贯通一气,潇洒自然,精细严谨。
作品中还常见使转浑圆,精确熟练的特征。这些中锋圆笔使转的线条如锥画沙,夹杂在强硬刚直的横竖线条之间,形成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 上一篇:黄朴状元墓赋 纪红军作
- 下一篇:曹雪芹写《红楼梦》,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