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城才子到贬谪游子,刘禹锡用3句诗,教你戳破内耗的“假象”
发布时间:2025-09-16 04:26 浏览量:1
人生总有这样的时刻:为未发生的事辗转反侧,为已失去的人耿耿于怀,把自己困在焦虑的漩涡里,耗尽心神却寸步难行。
可千年前,有位诗人早已把破局的答案写进了诗里。
他就是刘禹锡,曾是鲜衣怒马的京城才子,21岁登科及第,官至监察御史,却因革新失败,一贬就是二十三年。
从繁华长安到偏远巴山楚水,他见过人情冷暖,尝过世事磋磨,却从未被内耗缠上——只因他早看清了内耗的三个“假象”。
第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戳破“我是例外”的假象
被贬夔州时,刘禹锡已年过半百,看着身边年轻同僚步步高升,自己却困在原地,换作旁人早该自怨自艾。
可他站在江边,看见沉舟旁仍有千帆竞发,病树前仍是万木逢春,忽然彻悟:内耗的人总觉得“我最倒霉”“我的困境独一无二”,可天地间从没有永远停滞的风景,也没有解不开的僵局。
你以为的“绝境”,不过是人生长河里的一段浅滩,只要不困在“我是例外”的执念里,抬头往前走,总会遇见新的春光。
第二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戳破“环境决定心情”的假象
世人总说“伤春悲秋”,秋天的萧瑟总让人忍不住愁绪满怀。可刘禹锡偏不,他看见秋日晴空万里,白鹤直冲云霄,反倒觉得这秋景比春日更壮阔、更有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总把内耗归咎于“环境太差”“运气不好”,却忘了:心情从不是由环境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选择的。
就像有人困在阴雨里抱怨潮湿,有人却能在雨打芭蕉的声音里听出诗意;有人在低谷里自怨自艾,有人却能在绝境里开出花来。
别让外界的风雨困住你的心,换个角度看世界,那些让你焦虑的“坏处境”,或许藏着不一样的惊喜。
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戳破“拥有越多才越幸福”的假象
被贬和州时,刘禹锡的住处从“三间三厢”被缩到“一间半”,最后更是只剩一间破旧小屋。
可他没有抱怨住处简陋,反而写下《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在他眼里,屋子虽小,却有青苔映绿、草木含青,有知己谈笑风生,这就够了。
内耗的人总在追逐“更多”——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更好的生活,以为拥有这些才能幸福,可越追逐越焦虑,越比较越痛苦。
可刘禹锡告诉我们:幸福从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感知多少”。
一间陋室能因主人的品德而馨香,一颗简单的心,也能因懂得满足而丰盈。少一点对“得不到”的执念,多一点对“已拥有”的珍惜,内耗自然会悄悄退场。
二十三年贬谪路,刘禹锡没有被岁月磨平棱角,也没有被内耗吞噬心性,反而活成了诗里的模样——豁达、通透、永远向阳。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难免有失意、有困境,可内耗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会让我们在原地打转。
不如学学刘禹锡,记住这三句诗:别困在“我是例外”的执念里,别被“环境决定心情”的想法左右,别掉进“拥有越多才幸福”的陷阱里。
当你看清内耗的假象,心就会变得轻盈;当你学会与生活和解,日子自会生出暖意。
毕竟,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走不出的心境,换个角度,换种心态,你会发现,阳光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