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实的唐伯虎,除夕夜连饭都吃不上,写下一卷书法被日本拍卖
发布时间:2025-09-16 17:08 浏览量:1
受电影、电视剧影响,很多人对明朝大才子唐伯虎的印象是文武双全、家财巨万、美女环绕、人见人爱,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远远没有这么风光。他虽然自幼聪明,但行为并不检点,恃才傲物、放荡不羁,整个一纨绔子弟。
唐家原本经营酒肆为生,小有资产,但架不住唐伯虎挥金如土、纵情酒色,积蓄很快就花光了。而且唐父去世后,唐伯虎没有能力和经验继续经营,酒肆很快就关门了。无奈之下,他只能带着歌妓到处“打秋风”,晚年更是贫病交加,只能依靠好友接济度日。
为了换酒钱,唐伯虎常为别人写诗作画,所以其传世作品很多,而且如今是拍卖市场的“宠儿”。株式会社东京中央拍卖2017春拍场上,他的行书《自书除夕诗卷》据说以超千万元的价格成交。此作纵约29.5厘米、横接近3米,是为钱君匋祝九十二岁寿时所写。
此作也透露了唐伯虎当时窘迫的境遇,连饭都吃不上只能借祝寿为名,寓居别人家中。《除夕诗卷》共19行、60字,字迹大小约7厘米,释文为:“除夕。紫烟塞屋罐鸣汤,两岁平分此夜长。鬓影鬅鬙灯在壁,壮图牢落酒浇肠。命临磨蝎穷难送,饭有溪鱼老不妨。扫地明朝拜新岁,吴趋且逐绮罗行。唐寅”
唐伯虎的行书笔法以“二王”、李邕、赵孟頫为基,起笔多取露锋侧切,入纸后迅速铺毫,形成方笔棱角,收笔则随势而变,打破赵孟頫圆熟的甜媚,吸收李邕《麓山寺碑》的方折笔意,既显骨力又含秀润。
中锋行笔至转折处稍提,侧锋压笔形成方棱,再调回中锋出钩,展现“笔笔有来历”的技法功底。唐伯虎在书写中强化提按变化,形成韵律感,对比同时代文徵明的工整、祝允明的狂放,唐寅更“以情驭笔”。
唐伯虎的笔意连贯多通过“空中换锋”,自然衔接,源自王羲之《兰亭序》似欹反正。王世贞评其书“如美人簪花,虽妍丽而骨力自具”,正指这种在柔美中暗藏刚劲的笔法特质。结字平中见奇,险不逾矩,多数单字呈左低右高的欹侧姿态,不同于李邕的险峻峭拔,而是更接近赵孟頫的温和。
墨色浓淡适宜,枯润相生。祝允明言“伯虎书如李杜诗篇,虽千变万化,皆归正格”。文徵明重“工”,祝允明重“奇”,唐寅则“以情驭法”,堪为后世的“雅俗共赏”典范,秀润中见骨力,非俗手所能到,作品超越单纯技法层面,成为研究明代文人心态的重要载体。
- 上一篇:《游子吟》的背后:孟郊用一生写就的孝心
- 下一篇:意外死亡的明星,与不相信意外的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