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铸魂——教师节的精神内核

发布时间:2025-09-10 16:56  浏览量:2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但今年的教师节,我却高兴不起来。为什么高兴不起来,是因为我看到9月8日外交部《关于对石平采取反制措施的决定》,将这位曾经的“北大才子”推向舆论风口。冻结在华财产、禁止交易合作、拒发签证入境……,这些严厉措施指向一个出生于中国成都、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加入日本籍并当选日本参议员的原名石平现在改名石平太郎“铁杆汉奸”。看完石平太郎的种种劣迹,我十分疑惑,怎么中国的顶尖大学,费心尽力这么多年,培养出了这么一个货色。同时我也十分疑惑庆祝教师节的真正意义在哪里?

回望师道传承的千年脉络,再审视石平之流背弃祖国、数典忘祖的行径,更能清晰洞见教师节超越纪念表彰的深层价值——它不仅是对教育者的礼赞,更是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永恒叩问,是对全社会坚守育人初心、铸牢精神根基的庄严提醒。

石平的背叛祖国,本质上是教育过程中精神钙质的缺失。从接受中国教育到沦为诋毁祖国的“工具人”,他的人生轨迹印证了一个残酷事实:若教育只重知识灌输而轻价值塑造,只讲技能习得而疏品格培育,便可能培养出“有知识无德行、有才华无底线”的危险品。这恰恰反衬出教师节的核心价值——重申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更在一言一行中播撒爱国、诚信、正直的种子,为受教育者筑起抵御功利侵蚀、坚守精神立场的思想防线。

教师节的价值,在于凝聚全社会对“师道”的尊崇与践行。古有孔子“有教无类”的仁爱,今有张桂梅扎根山区托举女孩梦想的坚守,这些优秀教师用行动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真谛——“传道”永远排在首位。他们教会学生的不仅是公式定理、文史哲思,更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气节。这种精神滋养,正是防止出现更多“石平”的根本保障。当社会以节日的形式致敬教师,实则是在致敬这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是在倡导“崇师重教”的风尚,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在师道光辉的照耀下,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价值观。

石平的堕落是一面镜子,照见了价值迷失的危险;教师节则是一座灯塔,指引着教育的正确航向。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致敬教师,更应铭记教育的初心: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唯有与家国情怀、道德操守相结合,才能让命运的航船驶向光明的彼岸。这,正是教师节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真正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