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王屯传奇(四)大同风云经典美文诗词歌赋萃篇三十二首凭联破案

发布时间:2025-09-08 08:31  浏览量:3

第五十二回

苗王凭对联破贪案

国仗行酒令话游踪

手拉手同甘共苦,

肩并肩共辱共荣。

心连心将帅忠诚,

骨铭骨军民爱戴。

蜂蝶恋花非好色,

将帅好酒非贪杯。

英雄耽棋岂恋局,

豪杰赋诗不迷程。

赏析:此联以“将帅”

对“英雄”,皆为栋梁

之才;“好酒”与“耽

棋”表面写雅趣,实则

暗喻胸襟气度。“非贪

杯”直指本心清明,“

岂恋局”更显超然物外

——虽涉嗜好,却能跳

出窠臼,彰显智者不为

外物所役的格局。

苗王一行一路吟诗作

对,不觉已来到尾洒

一座小庙面前,

众人看毕,这庙是镇里

最小的一座庙,有些破败,

道经无人风自扫,

山门不掩月常临。

苗王道:“最近以来连

活人都顾不了,那能顾

得上神仙。”

再往前走,

有口难开,我辈早就

心知肚明。

苗王看后心里一凛,

这人原是一哑吧,

并无文化,

此对联是有人借

哑吧之口诉出难言之隐。

想我大同,

又有贪污作弊行为。

于是和大司马龙明江

耳语一翻……。

只因几幅对联,

民情突显,

贪官暴露。

几句酒令

尽教那黑暗幽洞,

艰苦工作大放光明。

一壶美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美事,

奇事,辛酸事,

都付酒丛中

却说当日苗王看了

那幅对联有些怪异,

是借哑巴之口反应问题,

这里面必有文章。

于是和大司马龙明江

耳语一翻道:“

你派员暗中调查,

我们这里是粮还是

钱出了问题。”

苗王安排好后,

君臣一行又往前走,

只见一家大门

大楦头,小楦头,

乒乒乓乓打出穷鬼去。

粗麻绳,细麻绳,

吱吱嘎嘎拉进财神来。

苗王一看:

就知道是本村

鞋匠李大富家,

这联也还写得

不错, 很贴切。

君臣一行,

沿路品评着春联,

转转弯弯,

不觉已来到镇中央

苗王的岳父大人家。

当初在这里聚义,

一个个急急慌慌,

忙忙如丧家之犬。

只顾商讨何去何从,

大家并未留心这里

的房屋是个什么样。

今天到此,

正是旧地重游,

不过又是另外

一种心情,

不说别的,

单说这几千人马、

安营扎寨,

有吃有喝,

这就是大事。

通过这段时间的发展,

山上已是人欢马叫,

一派兴旺气象。

大家故地重游,

来看看当初起事时的摇篮。

只见一正两厢,

后面还有个大花园。

四合天井的大院

出现在眼前,

仔细看时,

七孔桥点点苍苔铺翡翠,

东山庙琉璃碧瓦一条龙。

芍药亭畔,

燕子双飞。

荷花池边,

双鹤对舞。

绿竹深处,

大家意犹未尽,

再看那尾洒河畔,

纤女蕩舟花坞水际,

秋纤摇拽垂楊影里。

山水与朱栏相映,

布越绣帘与绿野交辉。

好一座亭院。

大家闲暇逍遥,

绕屋观看,

后面还有一个大花园。

但见:

晚霞满天风满园,

暗香浮动近黄昏。

凭阑望去,

枫叶如火柳如烟。

青松隐碧瓦,

悠竹映雕檐。

后花园里

隐一幽篁小筑,

周围兰柔柳困,

玉弱花羞。

暮云笼槛榭,

薄霭罩池塘。

魚听水响,

花听鸟鸣。

双双蝴蝶歇芳丛,

对对黄鹂栖翠柳。

画栋静悄悄,

朱帘放下燕归来。

小院黑沉沉,

绣被熏香人欲睡。

若非贤者之宫,

定是神仙府第。

众人一看,

虽不算大户,

也算是尾洒殷实人家。

听说是明代黄XX

将军之后裔。

绿水青山,尾洒大有佳处。

清风明月,贤者便是主人。

只是历史变迁,

大浪淘沙,

今非昔比,

略显破落景象。

不过你要是看到老仗

出来还真有大家风范。

举止文雅、出口成章,

在这偏僻小镇,

也算是首屈一指之贤人了。

苗王夫人更是这镇上

首屈一指的大家闺秀。

大家说说笑笑,

只是旧地重游,

也无甚窘束,

来到门口,

只见那大门上

亦贴有春联曰:

上联:

“功名身外事,

大就何妨,

小就何妨”。

“富贵眼前花,

早开也得,

晚开也得。”

先生看毕,

只见一老叟开门

迎出道:“

各位贵客请屋里座。”

苗王见老泰山出迎,

赶紧上前问安,

各位打拱着揖,

相互施礼。

老国仗将各位

让入堂屋坐定,

于是老国仗吩

咐摆酒接风。

不到两个时辰,

满酒、快肉,

已是热腾腾的摆上。

君臣们依次坐定。

酒过三旬,菜过五味,

那老国仗也是个豪爽

之人,见这冷眉冷宴

的喝酒无甚乐趣,

(按照苗家风俗,但

凡有贵客到,一般都

要请上几个能歌善舞

的女人倍宴,对歌饮酒,

你一首,我一首的接着唱,

接不上的就喝洒。

打顿唱不出的要罚一杯。)

今晚是高人贵客到,

又在晚上,

加之是大同国主要人

聚会商议政事、不便

请人作倍,所以老国

仗心想,只改为吟诗

作对为酒令为妙。

于是老仗开言道:“

我们不然来行个酒令,

喝起有趣一些。”

众道好!“但请老先

生安排无妨。”

老仗道:“今晚在座的

都是高人,那就以吟诗、

作对、猜谜为令吧!”

众曰:“甚好!甚好!”

于是就由老仗开始出令,

上联:

“那山消息,有点眉目,

见点收获,若非是千辛

万苦,说不尽百样郎当,

因此上木山忙倒了天忠,

吃麻,吃蕨,受苦耽饥,

只见生活太差,花费了

些银子。”

老国仗几句话,把苗王

安排他亲上桐木嶺劝说

张天忠起事的事情叙述

了一翻。

大司马龙明江本是个

才子,领会老仗此联

是想借问苗王这段时

间情况及前途如何?

可见这国仗用心良苦。

原来苗王前几天开会,

为了做桐木山张天忠

这支人马的工作,老

国仗自告奋勇,独上

桐木嶺,劝说张天忠

参加起义。

下联:

“这边事情,到十全处,

还未称心,忽地便七扯

八拉,叹原来一场酒宴,

只乐得观音洞里出个登

高,吹拉弹唱,逍遥散

诞,都将顺境逆境,交

付与命运。”

几句话扬扬洒洒,叙出

了扬登高肃洒待客的性

格,苗王观音洞之行的

美妙、怎比老员外上桐

木山之行的艰辛。

众人一听,对得妙,

洒脱得很,东扯西拉,

把一大个国事说得轻

轻巧巧,不减这酒的

雅兴、诗兴。

好好先生道:“这对联

原来是为了行酒令,现

在却用来说事,真是一

个语言文明之大进步。

如今乡村妇儒

老人也能开言作对。

向闻文学史上有七座高

峰,即: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

元曲,明代小说,清代对

联当之无愧。

我想这

对联今后在文学史上将

会占有一席之地了。”

老国仗道:“其实大

战在即,谁的心里不

沉重。哪有闲功夫吟

诗作对。

只是你们这

些风流才子聚在一起,

平时都是些酒鬼诗魔。

今晚有老夫这女儿红

助兴,这难免一场斗

嘴,斗酒之战了。”

于是老国仗提议道;

“大家敬龙明江三杯”。

众人道声:“好!”

饮毕,老国仗道:“现

在分长幼顺序,各出

上联。”此令一出,

自然就首先转到好

好先生了。

好好先生道:“我今天

从清水洞进,万人洞出

,对那洞中之妙处有

所感悟,我就以那万人

洞奇特的洞景出题吧!”

“进口小,出口大,

大开方便之门。”

只见国师王阳德随口

出对易,对对难,

请老先生先对。

苗王道:“国师一句话

道出对下联之难,但又

不失捡了一个便宜,真

是善辩。”

众道:“妙!”

于是大家举杯,敬国

师三杯。

饮毕,按顺序应轮到苗王。

苗王胸有成竹,随口道:“我也以今天经过万人洞中之

“涉浅滩溪流,

渊深潭激浪,

漫游潺浒溶洞涧。”

众人一听,个个字偏

旁都带水,而字字与

水有关,且都是那洞

中之水,洞中之奇观,

众人听毕,心中真是

暗服这苗王的学识。

沉默片刻,无人对得,

眼看就要冷场。

这时只听那好好先生

道:“我今天跟着吾王

来这一趟,还真悟出

几个走字的道道来”,

于是随口对道:

“进退连还通,

逍遥达远道,

迷途邂逅遇逢迎。”

此对一出,个个拍手

称妙,个个字都带走

之旁,而且都与那溶

洞通道有关,真是妙

绝!妙绝!于是大家

又举杯敬好好先生三杯。

先生一气饮毕,自感和

这些高人在一起真是乐

趣无穷。

这时轮到国师王阳德,

国师也是个才华横溢

之人,他也仿前面一

联,来个部首大赛,

“三字同头官宦家,

三字同旁绸缎纱,

要穿绸缎纱,

还得官宦家。”

吟毕:只见那老国仗

“三字同头左右友,

三字同旁清淡酒,

既是左右友,

请喝清淡酒。”

吟毕:众人举杯。

众人道:“妙也!妙也!

想不到老国仗对得如

此贴切,且又入情入理。”

大家举杯共敬老国仗

三杯。

龙明江道:“

国仗现在请我们喝清

淡酒,(指村醪,或

过火低度酒,俗称浜

溏酒。)

待我们取得江山之后,

我们一定要

请老国仗喝茅台酒。”

国仗道:“老朽做梦

都盼着这一天呢。”

哎呦呦!大同国

这帮君臣真是一

个更比一个强。

后人有《咏大同君臣》诗为证

墨浪翻空耀玉溪,

云章竞秀映丹墀。

挥毫可召三军势,

落纸能裁九鼎仪。

剑气纵横凌碧宇,

纶音激荡彻瑶池。

龙骧虎步开疆日,

正是金瓯永固时。

注:本诗通过“墨浪”

“云章”展现君臣文

采之盛,以“挥毫召

三军”“落纸裁九鼎”

喻其运筹帷幄的军事

谋略。

中二联“剑气纵横”

与“纶音激荡”形

成文武辉映之势。

尾联“龙骧虎步”

既状武将雄姿,又

暗合君臣协力之态。

最终归结于“金瓯

永固”的盛世图景,

全方位彰显大同国

君臣文韬武略、相

得益彰的治国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