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玄机:晚唐才女的血色悲剧,从诗坛新星到断头台上的女冠
发布时间:2025-09-02 19:54 浏览量:5
唐会昌四年的长安城,平康里的喧嚣中混进一阵婴儿啼哭。鱼家夫妇给女婴取名幼薇,谁也没料到这孩子将来会搅动文坛风云。
鱼家虽是普通文人家庭,却极重教女。鱼幼薇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十岁就能当场吟诗作对,很快在长安文人圈传开了名气。
变故来得突然,鱼幼薇十一岁那年,父亲染病去世。没了顶梁柱,母女俩日子过不下去,只能搬到平康里深处,靠做针线活勉强糊口。
就在这时,她们遇见了温庭筠。这位诗名远扬却相貌丑陋的才子,听说了鱼幼薇的才名,特意上门拜访。见她谈吐不凡,当即提出要教她写诗。
温庭筠常带鱼幼薇逛长安的曲江池、大雁塔,边看风景边讲诗律。一次他以“江边柳”为题考她,鱼幼薇略一思索就提笔写下诗句,苍凉意境让温庭筠连连称赞。
转眼鱼幼薇长到十五岁,出落得眉清目秀,加上才名在外,引得不少人倾慕。新科状元李亿更是对她一见倾心,托人说媒将她纳为妾室。
刚开始的日子蜜里调油,李亿天天陪着鱼幼薇写诗作画。可好景不长,李亿的正妻裴氏来了——这位出身名门的夫人,见丈夫宠妾灭妻,气不打一处来,天天找鱼幼薇的麻烦。
李亿是个软骨头,架不住裴氏哭闹,又怕得罪裴家,只好把鱼幼薇送到咸宜观出家。临走时他拉着她的手保证:“三年后我一定来接你回家。”
鱼幼薇抱着希望进了道观,取道号“玄机”。可三年期满,别说人了,连李亿的一封信都没等来。后来才知道,他早就带着裴氏去扬州做官了。
心死的鱼玄机索性放开了。她在观门口挂出“鱼玄机诗文候教”的牌子,邀文人雅士来交流。一时间,咸宜观成了长安文人的聚集地,连不少大官都来捧场。
鱼玄机的诗越写越好,“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就是这时写的,道尽了她的委屈。她身边还跟着个婢女绿翘,是从李亿家带出来的,聪明伶俐,深得她信任。
绿翘跟着鱼玄机久了,也学了些诗文礼仪,模样也越长越俏。鱼玄机没多想,依旧把她带在身边,连接待客人的事也常交给她打理。
唐咸通九年的夏天格外闷热。一天午后,鱼玄机要去城外赴约,嘱咐绿翘在家照看,要是陈韪来了就让他等一等——陈韪是她近来常来往的文人,两人关系亲近。
傍晚鱼玄机回到观里,一进门就看见绿翘站在院子里,头发有点乱,衣服也没穿整齐,眼神还躲躲闪闪。她心里咯噔一下,开口问:“陈韪来过吗?”
绿翘低下头小声说:“来过,见您不在就走了。”这话刚说完,鱼玄机就瞥见她袖口沾着点胭脂——那是自己给陈韪的定情信物上的颜色。
积压多年的委屈和嫉妒一下涌了上来。鱼玄机抓住绿翘的胳膊追问,绿翘刚开始还辩解,后来急了也顶撞起来。气昏头的鱼玄机顺手拿起身边的木杖,朝着绿翘打了过去。
她越打越凶,绿翘惨叫着倒在地上,没一会儿就没了气息。鱼玄机吓醒了,慌慌张张地在后院紫藤花下挖了个坑,把绿翘埋了进去。
本以为这事能瞒过去,可没过几天,有客人来观里赏花,闻到后院有异味,又看见新翻的泥土,偷偷报了官。京兆尹温璋立刻派人来查,一挖就挖出了绿翘的尸体。
鱼玄机被抓进了大牢。消息传开,那些常和她诗文唱和的达官贵人纷纷来找温璋求情,有的送钱,有的托关系,都想保她一命。
温璋看着这些人,冷笑一声说:“你们是她的裙下之臣,我又不是。她杀了人,凭什么不能判死刑?”不管谁来说情,他都不松口。
行刑那天,长安西市围满了人。鱼玄机穿着囚服,头发散乱,却依旧挺直了腰板。临刑前她念了自己的诗,声音清亮,听得不少人红了眼眶。
这年她才二十六岁。一代才女,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她的诗后来被收录进《全唐诗》,可人们提起她,总免不了想起咸宜观里那桩命案。
鱼玄机的悲剧,一半是性格使然,一半是时代造成。晚唐的社会对女性本就苛刻,一个有才情又敢打破常规的女子,注定要承受更多非议。她渴望真情却遇人不淑,满腔才华最终没能抵过一时的妒火,实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