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出上联:“墙边柳,枕边妻,无叶不青,无夜不亲”,下联太绝

发布时间:2025-09-01 11:03  浏览量:4

对联这玩意,咱们谁还没见过?无论是节日还是平常天,走在大街小巷,眼前总会晃过两撇红纸——有的是金粉描字的吉祥话,有的只是一手娟秀的毛笔,字里行间透着个主人的性情。就算是村里的老破砖房,年关一到,门楣下也得焕然一新,鲜红对联挂齐了,心气都跟着亮堂起来。

要说这对子的讲究,别小瞧了,和贴福字可不是一回事。最开始,这门手艺就挺“门清”——追溯到上千年前的五代十国,那会儿四川的皇帝孟昶没什么大动作,却开了个风气之先,把楹联挂上了自家门口。他要的是讲究:字数相对,声调合拍,气韵生动。有点像两个拱手作揖的君子,你一句我一句,谁输谁赢、端的是一场文采的较量。

说句实在的,我们现在招呼一下朋友,最多是发个微信,可在没有手机的古代,文人们想攀点交情、亮个名头,最方便的办法,就是舞文弄墨地对对子。不光是讲学问,这其中也暗含点小心思——比方说才子才女借着对联打起机锋,轻轻松松“暗送秋波”,那点暧昧藏在字里行间,不明说,却叫人心里热烘烘的。

但咱们今天要讲的主角,李开先,便是从楹联里闯出名堂的这样一个人。

这孩子出身不错,祖孙三代都捣鼓书本,在山东济南的小院里,家里书卷都快顶到屋梁。那时的家庭管教不松不紧,却有股避不开的书香气。李开先年纪小小,大人们说他聪明,他也不好意思反驳,反正三岁就开始摆弄白纸黑字,五岁学会咬文嚼字,七岁能凑出成章的文章来。这些成绩,左邻右舍都知道个八九分,他自己其实也没太多“天才自觉”——小孩嘛,除了读书,也就抽空跟小伙伴们掰掰手腕,上山下河找点乐子。

不过说实话,李开的“神童”名头还真不是自己喊出来的。有些人天生擅长默默无闻,他则不同,闹市口喊一嗓子“大人来了”,也能叫人记住。

这孩子头回走进家族聚会真正走红,要从他七岁那次算起。那天大堂灯火辉煌,李家老爷子过六十大寿,府城的达官名流几乎全来了,大家都是冲着李家的脸面,也冲着那顿宴席来的。桌上摆着山珍海味,底下却暗藏着一场智慧的较量——有人的地方,不就有点“小场子”嘛。

酒过三巡,话说得差不多了,田秀才登场——他嘴里没个闲着,说话带点酸气,是本地有点名气的读书人。他看着主角李聪,拎笔写出一副上联:“太尊翁,尊翁在上,上至三千里凌霄,玉皇盖楼,您在楼上作寿。”这话一出口,谁都听得明白,他是把李老爷子往云天里捧。你说夸人嘛,夸到这份儿上,也算手艺纯熟。

旁边人都鼓掌叫好,老爷子脸上的褶子都要被乐抹平了。本来气氛挺热烈,田秀才忽然语锋一转,又甩下一句:“愚晚生,晚生在下,下至十八层地狱,龙王掏井,我在井底挖泥。”对仗是对仗了,可味道变了——这不是自个儿往泥坑里蹲吗?

屋里有几个人小声嘀咕,觉得这下联高低反差有点大,搞得不像吉庆日子。可田秀才手腕一抖,偏偏笑眯眯地考起场子里的小神童,李开先成了大家的焦点。他倒没慌,先推脱一句,说自己年纪尚小,学问不高,怕是班门弄斧。其实小孩心思谁看不出来,这是有礼数的腔调,既讨好大人,也不惹人嫌。

田秀才越发来了兴趣,找来宣纸,再度出招,“墙边柳,枕边妻,无叶不青,无夜不亲。”这对仗玩得妙,字里行间竟有了点小聪明。说白了,柳叶一年四季都青,妻子夜夜陪伴,这“叶夜”同音,“青亲”也像是暗地里的呼应——不单讲究诗句的工整,更偷偷带了点人生况味。

小李开先这下有点为难,低着脑袋瞧地下,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围观的叔伯们也替他着急——这小神童要是答不上来,或许名声就此“坍塌”。但有意思的是,某些时刻,灵感嗖地一下就来了——他眼角瞥见不远处一个雀笼,笼中鸟儿正跳来跳去,啄着米粒,活蹦乱跳。那鸟儿嘴里“叽叽喳喳”,倒像是也想插句嘴。

想到这里,他忽然开口,答道:“笼中鸟,仓中谷,有架必跳,有价必粜。”这不光是对仗工整,字音断续之间,也有股生机和俏皮。屋里立刻热闹了,大家都服他嘴快心细,田秀才也收敛了刚刚的得意劲儿,忍不住拍手点头。

谁说孩子小不能有大气象?这一回合,李小神童算是真赢了。自此以后,远近的人都知道了这个自家有个牙还没换齐却能出口成章的神童。大人们嘴里多了“小开先”三个字,连外地的文人来做客,也时不时要请他对个对子,比一比谁口头厉害。

时间一溜烟擦过去,这孩子也不是只会对联的“花瓶”,后来果不其然,正儿八经地考中举人、登进士榜,慢慢走进了庙堂,成了正事里的人物。有趣的是,无论以后遇到多少波折和风雨,他小时候在灯火大堂里的那份聪明和腼腆,似乎一直没变。

话又说回来,对联这玩意,除却锦上添花的文采,背后是多少代人彼此暗暗较劲、说不出口的情感呢?春风笑破二三月,谁人可对?屋檐下灯火暗了又亮、孩子的影子一次次拉长,我们嘴里念着的那些对子,也许早已不是考学的工具,而变成了日子里的小佐料——酸甜适口,偶尔也让人哑然失笑。

你说,人这一辈子,究竟是靠什么赢过命运的难题?天赋?运气?还是抓住灵感那一刻的勇气?李开先那句下联,今天想来,倒也像极了人生:有架必跳,有价必粜。你敢跳一跳,你便有了去处。

春风又起,岁月流转,你会怎么对下那一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