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白云大地上的抗战楷模,烽火岁月中的民族脊梁!
发布时间:2025-09-01 10:26 浏览量:5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在白云大地上,年轻的战士为抗击侵略、推动民族解放,英勇无畏地冲锋在战火硝烟中,不少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陈光照
伏击日军显神勇
舍生忘死护战友
1924年,陈光照生于番禺县太和镇大沥乡(现白云区太和镇大沥村)。1945年,经中共地下党员周伯尧介绍,陈光照到清远当小学教员,期间这位热血青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踏上革命道路。同年7月,因形势需要,陈光照回到原籍太和镇大沥乡,21岁的他展现出了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一面。有一次,陈光照与同村青年在龙归附近北太路埋地雷,炸死日军1人,炸伤9人。
陈光照旧时居住的房屋
抗日战争胜利后,陈光照卖掉了自己家里十多亩田支持革命,还把家里的枪支都贡献给部队。1949年,在前往参加一会议时,陈光照等人突遭偷袭,激烈战斗中,陈光照为掩护其他同志壮烈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24岁。
回望波澜壮阔的抗战征程
重温先烈的英雄事迹
崔楷权
小商店里藏烽火
商贾之子勇抗战
在抗日战争时期,崔楷权,这位出身富商家庭的南海青年,放弃优渥生活,以红棉小食店、广安柴店为掩护,建立秘密活动据点,为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珠江纵队架起情报网络。
广安柴店旧照
崔楷权潜伏敌营、传递情报,在无声处书写惊心动魄的抗战传奇。一次,他截获日伪进攻禺南游击区的计划,连夜送出警报,使部队成功避险。1945年日军投降前夕,崔楷权参与策划全城散发《告广州同胞书》,市民争相传阅。
1949年7月中旬,东江第三支队司令部先遣总队在禺北冯迳下村召开领导干部会议时不幸被敌侦悉,并遭一营敌人突然袭击,崔楷权在率队突围时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7岁。
崔楷权
回望波澜壮阔的抗战征程
重温先烈的英雄事迹
谭伯勤
27岁青春化作烈焰
蓝天鏖战以身殉国
1910年,谭伯勤出生于广州番禺,原籍是神山镇沙龙村(今江高镇沙龙村)。1930年,他从广东航空学校第三期、中央航空学校第五期高级班毕业,后投身空军,屡立战功。
1937年9月21日,广州上空爆发一场惨烈空战。年仅27岁的空军中尉谭伯勤,驾驶霍克Ⅲ战机迎击日寇机群,在敌众我寡劣势下鏖战30分钟,最终油箱中弹起火壮烈殉国,用生命捍卫南粤领空。
事后,在清理战场时,战友仅寻获他半截黄色皮靴下葬,这位广州子弟以27岁青春化作烈焰,在祖国长空写下最壮烈航迹。
回望波澜壮阔的抗战征程
重温先烈的英雄事迹
朱骥
抗日烽烟燃壮志
铁血忠魂捍山河
1937年,卢沟桥的炮火震碎了华夏大地的宁静,抗日的烽烟迅速燃遍全国。
一位名叫朱骥的热血青年投靠抗日将领伍观淇,毅然投身抗日救亡的洪流。在伍观淇麾下,朱骥任第七战区第四挺进纵队上尉参谋,后升任直属第一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在禺北地区参加抗日游击斗争,成为禺北地区抗日的重要力量。
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司令部遗址
在解放战场中,朱骥歼敌百余,开仓济贫,深受群众拥护。1949年,在国民党军队围剿中,朱骥为掩护其他同志突围英勇牺牲,时年40岁。
回望波澜壮阔的抗战征程
重温先烈的英雄事迹
伍观淇
从“两广才子”到抗日统帅
流溪河畔的抗战丰碑
1886年,伍观淇生于广州番禺南浦村(今白云区江高镇南浦村)一个耕田世家,16岁考入两广高等学堂(今广雅中学),被誉为“两广才子”。
1938年广州沦陷的炮火,让这位儒生再也无法安然置身书斋,国难当头,伍观淇毅然放下手中的经卷,扛起了保家卫国的枪,打响了震惊岭南的“江高阻击战”,率领7000民众与日军血战12天。
禺北民众抗日纪念亭
城北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此后,他带领队伍开启了长达七年的抗战生涯,转战广东各地,开展大小游击战三百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让日寇在岭南大地的统治不得安宁。
回望波澜壮阔的抗战征程
重温先辈的英雄事迹
司徒卫中
帽峰山麓燃烽火
农工将士显锋芒
1937年卢沟桥炮响震动南粤时,时年38岁的司徒卫中早已秘密从事农工党工作多年,以教师身份掩护,开设夜校,开展农村民主运动。
1939年2月,司徒卫中带领同和、东平的青年抗日武装队伍20多人,挺进山深林密的帽峰山(从化、番禺交界处)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斗争。
1939年到1941年,司徒卫中领导的游击队成为广州北郊主要的抗日力量,也成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侮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望波澜壮阔的抗战征程
重温先烈的英雄事迹
回望那段烽火岁月
无数中华儿女
以血肉之躯筑起民族救亡的长城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致敬!
白云大地上的抗战楷模
烽火岁月中的民族脊梁
·
·
·
文:陈淑娴 周亚君
图:石建华 白云融媒往期 资料图片
编辑:陈若兰 张如燕
审核:廖真怡 王玲
复核:林梅芳
签发:刘海裕
白云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