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和婆母买通产婆 要去母留子 既得我嫁妆 又能娶他的青梅为妻

发布时间:2025-08-30 22:47  浏览量:3

(一)

一股尖锐的、撕裂般的疼痛从身体深处炸开,像一道烧红的铁烙,在我每一寸筋骨上滚过。我死死咬着嘴里的软布,那块原本用来防止我咬伤舌头的锦缎,此刻已经被我的唾液和血丝浸得透湿,散发出一股甜腥的气味。

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混合着艾草燃烧的焦糊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陈旧木头的霉味。这间我住了近一年的卧房,如今成了我的产房,我的牢笼,或许,还将是我的坟墓。

烛火在罩子里不安地跳跃,将墙壁上的人影拉得歪歪斜斜,如同鬼魅。稳婆那张布满褶皱的脸在我眼前晃动,她的声音黏腻而模糊,像裹着一层厚厚的糖浆。“夫人,再用力,就快了,看到头了……”

她的手,粗糙而冰冷,按在我的腹部,那力道大得惊人,与其说是在帮忙,不如说是在挤压,在催促着我身体里的那块骨肉快些剥离。我能感觉到生命力正随着一阵阵涌出的温热液体,从我身体里迅速流失。冷汗浸透了我的中衣,黏腻地贴在皮肤上,带来一阵阵寒意。

我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在一阵仿佛要将我劈成两半的剧痛中,听见了一声微弱却清晰的婴儿啼哭。

那声音,像一根最细的丝线,穿透了层层叠叠的痛苦,精准地扎进了我的心里。

我的孩子。

我浑身脱力,像一滩烂泥般瘫软在被褥上,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快要没有了。视野里一片模糊,只能看到稳婆抱着一团小小的襁褓,背对着我,匆匆朝门口走去。

“是个哥儿,恭喜老夫人,贺喜沈郎。”她谄媚的声音穿过门帘,清晰地传了进来。

门外,是我那焦急等待的婆母和夫君。

我多想亲眼看看我的孩子,多想抱抱他,感受他温热的体温。可我动不了,只能贪婪地听着那微弱的哭声。

然而,接下来婆母压低了的、却依旧尖利的嗓音,像一把淬了冰的锥子,瞬间刺穿了我的耳膜。

“东西都喂下去了吗?手脚干净些,别留下什么把柄。”

我的心,猛地一沉。

稳婆的声音也跟着压低了,带着一丝邀功的谄媚:“老夫人放心,早就掺在那碗催产的参汤里了。那东西发作得慢,只会让人觉得是产后血崩,虚弱而亡,便是大罗神仙来了,也瞧不出端倪。等她血流干了,身子凉透了,这事……也就算了了。”

“嗯。”是我夫君的声音,温润如玉,此刻却比三九寒冬的冰雪还要冷。只有一个字,没有丝毫的犹豫和不忍。“有劳张妈了。事成之后,那五十两金子,还有城南的那处铺面,自会送到你府上。”

“多谢沈郎,多谢老夫人!”稳婆的声音里透着藏不住的欣喜。

轰——

我的脑子里仿佛有惊雷炸开,将我最后一丝意识炸得粉碎。

参汤……原来那碗苦得发涩的参汤里,藏着要我命的东西。

血崩……原来我此刻身下源源不断涌出的,并非全是生产后的正常现象。

去母留子。

他们要我的命。

用我的命,换我孩子的命。不,他们不是为了我的孩子,他们是为了我的嫁妆,为了给我那夫君的青梅竹马——他心尖上的表妹柳莺,腾出正妻的位置。

多么可笑。

成婚一年,他待我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人人都道我嫁了个温润君子,觅得了如意郎君。我那身为京城富商的父亲,更是为我备下了十里红妆,光是城中繁华地段的铺面就有八间,还有良田千亩,古玩字画无数,只为让我在夫家有底气,不受半分委屈。

原来,这一切的温情脉脉,都只是为了我丰厚的嫁妆。原来,他每一次在我耳边的低语,每一次为我描眉的温柔,都只是通往他与心上人双宿双飞的垫脚石。

而我,就是那块垫脚石。

我的身体越来越冷,视线也开始变得昏黑。我能感觉到,生命正在一点点地从指尖、从发梢、从我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里溜走。

不。

我不能死。

我死了,我的孩子怎么办?他会落到那对心思歹毒的母子手里,落到那个即将成为他继母的女人手里。他们会拿走我父亲留给我的一切,然后将我的孩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我死了,便是成全了他们。我那含辛茹苦将我养大的父亲,他一生的心血,都将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

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力气,支撑着我,让我在黑暗的边缘挣扎。

我的手指在冰冷的床沿上摸索,触到了一个坚硬冰凉的物体。

是我的陪嫁首饰盒里,那支平日里用来防身的金簪。簪头被打磨得极为尖利,父亲说,女儿家在外,总要有些防身的物件。

我用尽全身的力气,攥紧了那支金簪。

门帘被掀开,稳婆那张堆着笑的脸又出现在我面前。她手里端着一碗黑乎乎的药,那药味刺鼻,让我一阵反胃。

“夫人,累坏了吧?来,把这碗补药喝了,好好睡一觉,睡一觉就好了。”她的声音轻柔得像是在哄一个孩子,可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暖意,只有贪婪和冷漠。

睡一觉,就再也醒不来了。

我看着她,努力扯出一个虚弱的微笑。我的嘴唇干裂,声音嘶哑得如同破旧的风箱:“水……我想喝水……”

稳婆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我还有力气说话。但她很快又恢复了常态:“哎,好,夫人等着,我这就给您倒水去。”

她转身去桌边倒水,将后背完全暴露在了我的面前。

就是现在!

我用尽了毕生的力气,猛地从床榻上撑起半个身子,将手中的金簪,狠狠地刺进了她那肥厚的后心。

“呃——”

稳婆发出一声短促而沉闷的哼声,身体猛地一僵。她难以置信地回过头,眼睛瞪得像铜铃,那碗黑色的药汁从她手中滑落,摔在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碎裂声。

黑色的液体在地面上迅速蔓延开来,像一条吐着信子的毒蛇。

我没有给她任何机会。我用身体的全部重量压上去,将金簪更深地送入她的身体。温热的、带着腥气的液体,顺着我的手背流淌下来,黏腻而灼热。

她的身体软了下去,重重地倒在地上,再也没有了声息。

我从她身上翻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浑身的骨头都像是散了架。但我顾不上疼。我挣扎着爬向门口,每移动一寸,身下都会留下一道长长的血痕。

门外,婆母和夫君似乎听到了瓷碗破碎的声音。

“张妈,怎么了?”婆母的声音透着一丝不耐烦。

没有人回答。

“进去看看。”是我夫君的声音。

脚步声越来越近。

我心里一片冰凉。我杀了人,但我跑不掉了。他们只要一进来,看到屋里的情景,我还是死路一条。

就在这时,我瞥见了稳婆倒下的尸体旁,她那个随身携带的药箱。药箱被撞翻了,里面的瓶瓶罐罐滚落一地。其中一个白色的小瓷瓶,滚到了我的手边。

我认得那个瓶子。

那是我陪嫁过来的人里,一个懂些岐黄之术的丫鬟翠姑给我看过的。她说,这是“龟息散”,人服下后,气息脉搏会变得微弱至极,如同假死,十二个时辰后方能苏醒。她说,这是江湖上一些人用来脱身的法子,让我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当时我只当是个新奇玩意儿,随手便扔在了妆台的角落,没想到竟被这稳婆顺手牵羊,放进了她的药箱。

天无绝人之路!

我颤抖着手,拔开瓶塞,将里面所有的药粉都倒进了嘴里。那药粉入口即化,带着一股奇异的苦杏仁味。

几乎是瞬间,一股难以言喻的麻痹感从舌尖蔓延至全身。我的四肢变得僵硬,呼吸越来越微弱,心跳也仿佛慢了下来,最后,我的世界陷入了一片彻底的黑暗。

在我意识消散的最后一刻,我听到了门被推开的声音,以及我那夫君沈文轩一声压抑的、带着些许惊慌的低呼。

(二)

我以为我会坠入无尽的黑暗,但没有。我的意识像一缕无根的浮萍,飘荡在一片混沌的暖色光晕里。周围很安静,只有一些模糊的、遥远的声音,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水。

我“看”到了许多画面,像走马灯一样,在我眼前一一闪过。

那是我与沈文uan的初见。

那是在上元节的灯会上,人潮汹涌,宝马雕车香满路。我与几个闺中密友在猜灯谜,偏偏有一则谜题,我们几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

“‘春雨绵绵妻独宿’,打一字。这可难住我了。”好友林家姐姐嘟着嘴抱怨。

就在这时,一道清朗温润的声音从旁边传来:“谜底,可是‘一’字?”

我闻声望去,看到了他。

他站在一盏巨大的莲花灯下,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衫,身姿挺拔如松。灯火的光晕落在他身上,为他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他的眉眼很干净,鼻梁高挺,薄唇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浅淡的笑意。

“何解?”我下意识地问。

他看向我,目光清澈,仿佛能映出我微红的脸颊。“‘春雨绵绵’,取‘三’字。‘妻独宿’,‘夫’去‘人’,余‘二’。‘三’减‘二’,便是‘一’。”

他的解释条理清晰,声音又如春风拂面,让人心生好感。

那一刻,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后来我才知道,他便是城中颇有才名的沈家独子,沈文轩。

再后来,媒人便上了我家的门。

父亲对我这门亲事是满意的。沈家虽不及我家富庶,却是书香门第,家风清正。沈文uan更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父亲说,钱财都是身外物,女儿家,寻一个知冷知热、真心待你的夫君,才是一辈子的依靠。

为了这份“真心”,父亲几乎是倾尽家财,为我准备了旁人艳羡的嫁妆。他说,嫁妆是女人的底气,有了这些,我在夫家才能挺直腰杆。

大婚那日,十里红妆从我家门口一直铺到了沈家大门。沈文uan骑着高头大马,一身喜服,亲自来迎我。他掀开轿帘的那一刻,对我伸出手,笑得眉眼弯弯:“娘子,我来接你了。”

那一晚,红烛高照,帐暖春宵。他执着我的手,在我手心写下他的名字,一笔一划,郑重其事。他说:“从今往后,我们便是夫妻了。我会一辈子对你好。”

他的誓言言犹在耳,他的温柔历历在幕。

婚后的日子,也确实如他所说。他待我体贴入微,每日下学回来,都会给我带些新奇的小玩意儿。或是街角那家新开的糕点铺子里的桂花糕,或是一支刚刚开放的白玉兰。

他会陪我下棋,会教我画画。我的画技本就平平,他却从不取笑,只是握着我的手,一笔一笔地教我如何勾勒,如何渲染。他的呼吸喷洒在我的耳畔,温热而暧昧,总能惹得我一阵心慌意乱。

婆母待我也算和善。她虽有些当家主母的架子,但面上总过得去。她会拉着我的手,让我多吃些补品,好早日为沈家开枝散叶。

一切都美好得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直到那一次。

那是一个雨天,我偶然在他的书房里,发现了一幅未完成的画。画上是一个女子的背影,她站在一棵柳树下,身姿纤弱,长发及腰。那背影,我总觉得有些眼熟。

画的角落,有一行小字:“莺啼柳绿,不见故人归。”

莺。柳。

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

我想起了那个时常来家中做客的,婆母的内侄女,沈文轩的表妹,柳莺。

柳莺生得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说话总是细声细气,看人的眼神总是湿漉漉的,像一只受了惊的小鹿。每次她来,婆母都格外高兴,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比对我这个儿媳还要亲热。

沈文轩待她,也与旁人不同。那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发自内心的熟稔与亲昵。他会自然而然地接过她递来的茶,会笑着斥责她又淘气了。那样的神情,他从未给过我。

我曾无意中听家里的下人议论,说沈郎和柳小姐才是青梅竹马,天造地设的一对。若不是柳家家道中落,这沈家少夫人的位置,哪里轮得到我。

当时我只当是下人碎嘴,并未放在心上。可看到那幅画,那些被我刻意忽略的细节,瞬间变得清晰起来。

婆母看向柳莺时,那满眼的疼爱与惋惜。

沈文轩与柳莺对视时,那欲言又止的、藏着千言万语的眼神。

还有一次,我生了风寒,卧病在床。迷迷糊糊中,我听到婆母在屋外与沈文轩说话。

“……莺儿那孩子,也是命苦。她心里只有你,如今看你娶了妻,不知该有多难过。”

“母亲,别说了。”沈文uan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她……她家底丰厚,能助我仕途顺遂,也能解了家中的燃眉之急。我对她好些,便是了。”

“委屈你了,我的儿。”

那时的我,烧得神志不清,只当是一场噩梦。如今想来,那哪里是梦,分明就是最残忍的现实。

原来,我只是一个工具。一个能为他提供仕途资本,能为沈家解决经济困境的工具。他对我的所有好,都只是为了安抚我,为了让我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沈家付出。

而我,竟然还傻傻地沉浸在他编织的温柔陷阱里,以为自己觅得了良人。

画面一转,我“看”到自己躺在一张冰冷的草席上,被扔在了城外的乱葬岗。我的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发青,身上盖着一层薄薄的土,仿佛已经死去多时。

几只乌鸦在我头顶盘旋,发出“呀呀”的叫声,像是在催促着死亡的降临。

夜色深沉,冷风如刀,刮在我的“尸体”上。

我看到两个人影,鬼鬼祟祟地来到了乱葬岗。他们打着一盏昏暗的灯笼,四处张望着。

是翠姑!还有我陪嫁过来的,那个身强力壮的车夫,王大哥。

“小姐……小姐……”翠姑的声音带着哭腔,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凄厉。她跪在地上,徒手扒开我身上的土,当她看到我那张“毫无生气”的脸时,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

“小姐,你怎么这么傻啊!你怎么就这么去了啊!”

王大哥也是眼圈泛红,他蹲下身,试探性地将手指放在我的鼻下。

“翠姑,别哭了!夫人……夫人还有一丝微弱的气息!”王大哥的声音里充满了震惊和狂喜。

翠姑的哭声戛然而止。她扑到我身上,仔细地探查着,随即也发现了端倪。

“龟息散!是龟息散!小姐服了龟息散!”翠姑又哭又笑,状若疯癫,“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小姐不是那么容易认命的人!快,王大哥,快把小姐带走!此地不宜久留!”

他们七手八脚地将我从土里刨了出来,用一张破旧的毯子裹住,趁着夜色,悄悄地离开了乱葬岗。

我的意识跟随着他们,来到了一处隐蔽的农家小院。这是我出嫁前,用自己的私房钱置办的一处产业,连我父亲都不知道。我当时只是觉得好玩,想有个属于自己的秘密基地,没想到今日竟成了我的避难所。

翠姑用早已备好的解药,撬开我的嘴,一点点地喂了下去。

一股暖流,从我的喉间,缓缓地流向四肢百骸。

那些飘散的、混乱的画面,开始慢慢地聚拢,回归到我的身体里。

(三)

我是在一阵浓郁的药味中醒来的。

眼皮重得像挂了千斤的秤砣,我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勉强睁开一条缝。

映入眼帘的,是陌生的、有些发黄的帐顶。空气中弥漫着草药和泥土混合的气息,不同于沈家精致的熏香,却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小姐!你醒了!”

翠姑的脸出现在我的视野里,那张原本清秀的脸上写满了憔悴和惊喜。她的眼睛又红又肿,显然是哭了好几天。

我张了张嘴,想说话,喉咙却干得像要冒火,只能发出一些嘶哑的、不成调的音节。

“别说话,小姐,你刚醒,身子还虚。”翠姑连忙端过一碗温水,用勺子小心翼翼地喂我喝下。

清甜的温水滋润了我干裂的喉咙,也让我混乱的思绪清明了许多。

产房里的血腥,婆母和夫君冰冷的话语,稳婆倒下时那惊恐的眼神,还有乱葬岗刺骨的寒风……一幕幕,都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我的心,像是被一只大手紧紧攥住,疼得我几乎无法呼吸。

“我的孩子……”我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虽然嘶哑得难听,“我的孩子怎么样了?”

提到孩子,翠姑的眼圈又红了。“小姐你放心,小少爷很好。沈家对外宣称,您因产后血崩,不幸离世。他们为您办了一场‘风光’的葬礼,然后便将小少爷抱给了……抱给了柳莺抚养。”

柳莺。

这个名字,像一根毒刺,狠狠地扎进了我的心里。

我的孩子,我拼了命生下来的孩子,此刻却要管我的仇人叫“母亲”。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愤恨涌上心头,我的指甲深深地掐入了掌心,直到传来一阵刺痛。

“沈家……沈家现在怎么样了?”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我活下来了,我就要为我自己,为我的孩子,讨回一个公道。

翠姑擦了擦眼泪,脸上露出一丝愤慨:“小姐,你不知道,你‘过世’还不到一个月,沈文轩就以‘怜惜幼儿无人照料’为由,将柳莺抬为了平妻!说是平妻,可我看那架势,跟娶正妻没什么两样!沈家上下喜气洋洋,到处张灯结彩,哪里有半分哀悼您的意思!”

“他们还对外宣称,说您在临终前,拉着沈文轩的手,亲口嘱托他,一定要照顾好柳莺,成全他们这对有情人!真是……真是无耻至极!”

我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好,好得很。

他们不仅要我的命,要我的钱,还要毁我的名声。让我死后,都成了一个为夫君和他的心上人让位的“贤惠”女子。

沈文轩,你真是好算计。

“翠姑,”我睁开眼,目光落在她身上,那目光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却让翠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我昏迷了多久?”

“回小姐,已经十天了。”

十天。

足够他们将我的“后事”处理得干干净净,足够他们开始一场新的“喜事”。

“扶我起来。”我说。

“小姐,你身子还虚,大夫说你要静养……”

“我没事。”我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扶我起来。我要看看我的嫁妆单子。”

翠姑拗不过我,只好将我扶起,在我身后垫了几个厚厚的靠枕。她从一个隐蔽的箱笼里,取出了一本厚厚的册子。那是我出嫁时,父亲亲手交给我的,上面详细记载了我所有嫁妆的明细。

我一页一页地翻看着。

八间铺面,分别经营着绸缎、茶叶、米粮、药材……每一间都是我父亲精心挑选的,位于城中最好的地段。

千亩良田,分布在京郊各处,每一处都是上好的水浇地。

还有那些库房里的古玩字画,珠宝首饰,每一件都价值不菲。

这些,都是我父亲半生的心血,是我在这个世上立足的根本。沈家之所以能接纳我,沈文uan之所以愿意对我曲意逢迎,为的,就是这些。

如今,他们以为我死了,这些东西,自然就成了他们沈家的囊中之物。

我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你们想要?

那就要看你们,有没有这个命来拿。

“翠姑,”我合上册子,看向她,“你去找王大哥,让他去一趟城南的‘济世堂’,找一个叫‘冷掌柜’的人。你什么都不用说,只需把这个交给他。”

我从贴身的衣物里,取出了半块雕刻着麒麟的玉佩。这是我父亲在我出嫁前,悄悄给我的。他说,冷掌柜是他早年间救下的一个生死之交,精通经营之道,为人更是忠肝义胆。这半块玉佩,便是信物。若有朝一日,我遇到难处,冷掌柜定会倾力相助。

“然后,你再去一趟‘锦绣阁’,那是我们家自己的绸缎庄。你去找里面的吴掌柜,告诉他,就说……东家要换一批新的蜀锦,让他把库里那批最名贵的‘雨过天青’云锦,暂时封存起来,不许再对外出售一寸。”

那批“雨过天青”云锦,是我的嫁妆里最珍贵的一批布料。当初沈文轩为了讨好吏部尚书即将出嫁的千金,曾旁敲侧击地问过我。我当时只作不知,没有松口。如今,柳莺即将成为沈家的“女主人”,她那样爱慕虚荣的性子,定然会打这批云锦的主意。

我要让她,想得却不可得。

“还有,你再去米粮行……”

我一条一条地吩咐下去,每说一条,我的思路就清晰一分。我的声音也从最初的嘶哑,变得越来越平稳,越来越有力。

翠姑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她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光芒。她知道,她的小姐,那个在闺中时便聪慧果敢的小姐,回来了。

吩咐完一切,我感到一阵疲惫。产后的虚弱和精神上的巨大冲击,让我的身体早已到了极限。

“小姐,你先歇着吧。”翠姑心疼地为我盖好被子,“剩下的事,交给我和王大哥。”

我点了点头,闭上了眼睛。

但我睡不着。

我的脑海里,反复回想着沈文轩的脸。那张曾经让我心动的脸,如今只让我感到一阵阵的恶心。

我回忆起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试图从中找出一些破绽,一些能为我所用的东西。

我想起了他书房里那个上了锁的紫檀木盒子。他从不让我碰那个盒子,说里面装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旧物。有一次我无意中提起,他竟罕见地沉下了脸。

越是神秘,就越是说明里面藏着秘密。

我还想起了婆母。她笃信神佛,每月初一十五都要去城外的普陀寺上香。她还格外迷信,府里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都要请人来算上一卦。

一个贪财的人,一个虚伪的人,一个迷信的人。

这些,都是他们的弱点。

而我,就要利用他们的弱点,织一张天罗地网,让他们一步一步地走进来,再也无法挣脱。

窗外,天色渐渐亮了。

新的一天开始了。

对于沈家来说,是迎娶新妇,坐拥财富的美好开端。

而对于我来说,是浴火重生,开始复仇的第一天。

(四)

日子在压抑的平静和暗中的筹谋中一天天过去。

我的身体在翠姑的精心照料下,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着。或许是心中那股不甘的火焰在支撑着我,我几乎感觉不到产后的虚弱,只觉得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

王大哥带来了冷掌柜的消息。

冷掌柜在看到那半块玉佩时,二话不说,便将济世堂的所有事务都交给了副手,自己则带着几个得力的伙计,住进了这处农家小院附近,随时听候我的差遣。

我与他在一间密室里见了面。

冷掌柜约莫四十出头的年纪,面容黝黑,眼神却锐利如鹰。他见到我,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是深深一揖:“东家有何吩咐,万死不辞。”

我将我的计划,和盘托出。

“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拿回我的钱。”我看着冷掌柜,一字一句地说道,“沈家如今最大的进项,便是我那八间铺子和千亩良田的收益。我要让他们,一文钱都拿不到。”

冷掌柜沉吟片刻,道:“小姐的铺面,契书都在沈家手里。我们若是明着去要,只怕会打草惊蛇。依我之见,不如……釜底抽薪。”

“愿闻其详。”

“小姐的八间铺子,经营的都是热门行当,彼此之间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比如,绸缎庄的上好染料,是从药材铺进的;米粮行的粮食,有部分会供给茶叶铺做茶点。这些年,为了方便管理,各家铺子的掌柜之间,早已形成了一套固定的供货渠道。”

冷掌柜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只需从外部,截断他们的供货。比如,高价买断绸缎庄需要的染料,让他们的布匹无法染色。再比如,提前收购米粮行周边所有的粮食,让他们无米可收。不出三个月,这些铺子便会陷入瘫痪。届时,沈家为了填补亏空,必然会急于出手这些‘不良’产业。到那时,我们再以低价,将这些铺子悉数买回。”

好一个釜底抽薪。

“只是……”冷掌柜面露难色,“此法需要大量的流动银钱。我们手头的现银,恐怕……”

我笑了。

“钱,不是问题。”

我让翠姑取来一个沉重的木箱。箱子打开,里面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叠叠厚厚的银票,还有几张地契。

这是我出嫁前,父亲私下给我的“压箱底钱”。他说,女人手里,一定要有自己的、谁也不知道的活钱。这些钱,足够我买下半个京城。

父亲,您真是深谋远虑。

看到这些银票,冷掌柜的眼睛都亮了。他看我的眼神,也从最初的恭敬,多了一丝由衷的钦佩。

“小姐深谋远虑,是在下多虑了。”他抱拳道,“有这些本钱,不出两个月,我保证让沈家名下的所有铺子,都姓回您的姓。”

“好。”我点了点头,“此事就全权交由冷掌柜负责。记住,只可暗中行事,切不可暴露我的身份。”

“小姐放心。”

解决了钱的问题,接下来,便是人了。

沈文轩,我那“温润如玉”的夫君,他最在乎的,除了柳莺,便是他那“才子”的名声。他寒窗苦读多年,为的便是一朝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我要毁掉的,就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东西。

我让王大哥去了一趟沈文轩的母校——白鹭书院,重金请来了他当年的几位同窗。

我在一处雅致的茶楼里,见了他们。

这些人,大多家境平平,虽有才学,却苦于没有门路。我向他们许诺,只要他们帮我办成一件事,我便资助他们上京赶考的一切用度,并为他们引荐吏部的官员。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不知小姐要我等做什么?”其中一个看似领头的人问道。

我为他们斟满茶,缓缓开口:“我不要你们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我只要你们,‘不经意’地,在各种文人雅士的聚会上,‘惋惜’地提起你们的同窗,沈文轩。”

“提起他?”几人面面相觑。

“对。”我微微一笑,“你们可以说,沈文轩本是你们当中最有才华的一个,文章写得极好,只可惜……为了攀附富贵,娶了商贾之女,从此便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

“你们可以说,他如今写的那些诗词,都失了灵气,充满了铜臭味。”

“你们甚至可以‘无意’中透露,他为了讨好新妇,竟将亡妻的嫁妆悉数奉上,连亡妻生前最喜爱的‘雨过天青’云锦,都制成了新衣,穿在了新妇的身上。”

“记住,要说得‘惋惜’,要说得‘痛心疾首’。要让所有人觉得,你们是在为一位天才的陨落而感到悲哀。”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文人最重风骨,也最是清高。一个“攀附权贵”“利欲熏心”的标签,足以让沈文uan在整个京城的文人圈里,再也抬不起头来。

他不是爱惜羽毛吗?我偏要将他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下来,让他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的鄙夷之中。

最后,是婆母。

对付她,甚至不需要我亲自出手。

我让翠姑买通了普陀寺的一个小沙弥。我给了他一张一百两的银票,只让他做一件事。

那就是在婆母每次来上香的时候,都在她耳边,状似无意地提起,最近寺里不太平,总有香客说,在后山的竹林里,看到一个穿着白色孝衣的女子身影,像是在啼哭,像是在寻找什么东西。

婆母生性多疑,又笃信鬼神之说。这样的话,听一次,她或许不信。听两次,她便会心生疑窦。听得多了,她自然会心生恐惧。

因为,当初给我下葬时,他们为我穿的,就是一身白色的孝衣。而我下葬的地方,就在普陀寺的后山。

我布下了三张网。

一张网金钱,一张网名声,一张网人心。

现在,我只需静静地等待,等待我的猎物们,一步一步地,走进我为他们精心编织的陷阱。

等待的日子里,我并非无所事事。

我想我的孩子。

想得心都疼了。

我让翠姑想办法,买通了沈府的一个粗使丫鬟。那丫鬟负责倒夜香,每日清晨都会从后门离开。

我便每日都等在那个后门外的巷子口。

我不敢靠得太近,只能远远地望着。

终于,在一个清晨,我看到了。

柳莺抱着我的孩子,在院子里散步。她穿了一件用“雨过天青”云锦制成的华美长裙,裙摆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她脸上的笑容,明媚而刺眼。

而我的孩子,被她抱在怀里。他那么小,那么软,像一团雪白的小糯米团子。

我的眼泪,瞬间就涌了上来。

我死死地捂住嘴,不敢让自己发出一丝声音。

我看到柳莺笨拙地拍着我的孩子,似乎是想哄他。可我的孩子却不给她面子,放声大哭起来。

柳莺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耐烦。她将孩子塞给了旁边的奶娘,语气不善地斥责道:“怎么带的孩子!哭得我心都烦了!”

奶娘战战兢兢地接过孩子,手忙脚乱地哄着。

而柳莺,则转身进了屋,再也没有出来。

那一刻,我心中的最后一丝犹豫,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沈文轩,柳莺,你们不配为人父母。

我的孩子,我一定会亲手夺回来。

(五)

京城的秋天,来得格外的早。

一场秋雨过后,天气便骤然凉了下来。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甜香和落叶的腐朽气息,交织成一种复杂而萧瑟的味道。

我坐在窗前,手里捧着一杯温热的茶,听着冷掌柜向我汇报最新的进展。

“小姐,不出您所料。”冷掌柜的脸上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沈家名下的八间铺子,如今已有六间陷入了停滞。绸缎庄没有染料,只能卖白布;米粮行无米下锅,掌柜的急得嘴角都起了泡;茶叶铺的生意也是一落千丈。如今,只有药材铺和首饰铺还在勉强支撑。”

“沈家那边,有什么动静?”我呷了一口茶,淡淡地问道。

“沈老夫人急了。她卖了自己好几件珍藏的首饰,想要填补亏空,但那点钱,不过是杯水车薪。沈文uan也想了些办法,想从别的渠道进货,但我们早已买断了京城内外所有的相关货源。他如今,怕是焦头烂额了。”

“很好。”我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继续加大力度。我要让沈家觉得,这些铺子就是烫手的山芋,让他们一刻都不想再拿在手里。”

“是。”

冷掌柜退下后,王大哥又走了进来。

他带来的是关于沈文轩的消息。

“小姐,您这招实在是高。”王大哥一脸的钦佩,“如今京城的文人圈里,都在传沈文轩的‘闲话’。说他为了富贵,抛弃风骨,娶了商贾之女,如今又为了新欢,薄待亡妻。上次的秋日诗会,他本也受邀参加,可到了现场,竟无一人与他搭话,那些平日里与他交好的同窗,也都对他避之不及。他只坐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便灰溜溜地走了。”

“听说,他回去后大发雷霆,砸了书房里好几件名贵的瓷器呢。”

我能想象出他那副气急败坏的模样。

他那样一个爱惜名声,自视清高的人,如何能忍受得了这般的孤立与鄙夷?

这还只是个开始,沈文轩。

更好的戏,还在后头。

“翠姑那边呢?”我问。

“翠姑也传回了消息。”王大哥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沈老夫人最近可是寝食难安。普陀寺那个小沙弥,把您教的话,添油加醋地学给了她听。说那白衣女鬼,夜夜在后山啼哭,喊着‘我的孩子’,‘还我嫁妆’。沈老夫人吓得连着好几天都做噩梦,请了好几个道士来府里作法,都没什么用。她现在,连普陀寺都不敢去了。”

我几乎能想象出婆母那张因恐惧而扭曲的脸。

她贪婪,她心虚,所以她才会害怕。

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然而,就在我以为一切都会如此顺利地进行下去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打乱了我的全盘计划。

“小姐,不好了!”翠姑神色慌张地从外面跑了进来,“沈家……沈家要给小少爷办满月酒了!”

我的心,猛地一跳。

“什么时候?”

“就在三天后!他们下了帖子,广邀宾客,说是要冲一冲府里最近的‘晦气’!”

三天后。

太快了。

我的计划,才刚刚进行到一半。沈家的铺子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沈文轩的名声也还未彻底败坏。

他们选择在这个时候办满月酒,无疑是想借着这个由头,收敛礼金,以解燃眉之急。同时,也是想向外界展示,他们沈家并未受到任何影响,依旧风光。

更重要的是,柳莺会以“母亲”的身份,抱着我的孩子,接受所有人的祝福。

我绝不允许!

我绝不允许我的孩子,在那样一个虚伪的、建立在我血泪之上的宴会上,成为他们敛财和炫耀的工具!

我必须做点什么。

我必须在三天之内,给他们致命一击。

我的脑子飞速地运转着。

铺子的事情,远水解不了近渴。文人圈的舆论,也无法在三天内形成致命的打击。

唯一的突破口,就在婆母身上。

她迷信,她心虚,她害怕鬼神。

那我就让她,亲眼见一见她最害怕的“鬼”。

“翠姑,”我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她,“你今晚再去一趟沈府,找到那个我们买通的粗使丫鬟。让她想办法,弄到沈文轩书房里,那个紫檀木盒子的钥匙。”

“小姐,你要那个做什么?”

“那个盒子里,一定藏着沈文轩和柳莺的秘密。或许是他们之间的情信,或许是定情的信物。”我冷冷地说道,“我要在满月酒那天,把这些东西,公之于众。”

“可是……沈文轩把那个盒子看得比命还重,钥匙一直贴身带着,恐怕……”

“所以,我需要你帮我演一场戏。”

我的目光,落在了窗外那棵光秃秃的梧桐树上。

“今晚,月黑风高,宜‘闹鬼’。”

(六)

夜,深得像一潭化不开的浓墨。

沈府里,一片寂静。只有巡夜的家丁提着灯笼,偶尔走过的脚步声。

我穿着一身白色的孝衣,长发披散,脸上涂着厚厚的白粉,嘴唇用胭脂染得鲜红。整个人在夜色中,看起来就像一个刚刚从坟墓里爬出来的怨鬼。

翠姑跟在我身后,也是一身白衣,手里提着一盏白色的灯笼。灯笼里没有点蜡烛,而是放了一块能发出幽幽绿光的磷石。

我们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沈府。

这府里的一草一木,我都无比熟悉。哪里有狗洞,哪里的墙头最低,我都一清二楚。

我们避开了巡夜的家丁,径直来到了婆母的院子外。

婆母的院子里,还亮着灯。显然,她还没有睡。

我对着翠姑使了个眼色。

翠姑心领神会,她躲在假山后面,用一种凄厉的、变了调的声音,开始幽幽地唱起了一支小曲。

那是我生前,最喜欢唱的一支江南小调。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那歌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阴森,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人的喉咙。

屋子里的灯火,猛地晃动了一下。

紧接着,我听到了婆母惊恐的尖叫声:“谁!谁在外面唱歌!”

“老夫人,没……没人啊。”是她贴身丫鬟颤抖的声音。

“我明明听到了!就是那个……那个贱人最喜欢唱的调子!”婆母的声音里充满了恐惧。

我示意翠姑继续。

歌声变得更加凄厉,更加哀怨。

我则趁机飘到了婆母的窗下,将我那张惨白的脸,贴在了窗纸上。

“啊——鬼啊!”

婆母的尖叫声,几乎要掀翻屋顶。

紧接着,是桌椅倒地的声音,瓷器破碎的声音,乱成一团。

很快,整个沈府都被惊动了。

家丁们举着火把,纷纷朝婆母的院子涌来。沈文轩也披着外衣,行色匆匆地赶了过来。

“母亲!母亲您怎么了!”

我拉着翠姑,迅速隐没在黑暗中。

我们没有离开,而是绕到了沈文轩的书房外。

此时,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婆母那边,书房这边,空无一人。

我从怀里取出一根细细的铁丝,这是我让王大哥找来的。凭着记忆中对那把锁的印象,我小心翼翼地探了进去。

“咔哒”一声轻响。

锁,开了。

我推开门,一股熟悉的墨香扑面而来。

我径直走到书案前,那个紫檀木的盒子,就静静地放在那里。

我打开盒子。

里面没有我想象中的情信,也没有定情的信物。

只有一叠厚厚的画纸。

我拿起最上面的一张。

画上,是柳莺。

她站在桃花树下,笑靥如花。画的笔触细腻,情意绵绵,显然是出自沈文uan之手。

我一张一张地翻下去。

每一张,画的都是柳莺。春日里放风筝的柳莺,夏日里在池边赏荷的柳莺,秋日里登高望远的柳莺,冬日里在雪中烹茶的柳莺……

在每一幅画的背后,都用蝇头小楷,写着一首情诗。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原来,他不是不会写诗,只是他的诗,从来都不是为我而写。

我的心,像是被泡在了冰冷的苦水里,又酸又涩。

我将这些画,连同那个紫檀木盒子,一起抱在了怀里。

“我们走。”

我和翠姑,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沈府,如同两缕真正的幽魂。

回到农家小院,天已经快亮了。

我一夜未睡,却丝毫感觉不到疲惫。

我将那些画,一张一张地铺在桌子上。

我看着画中那个巧笑倩兮的女子,看着那些缠绵悱恻的情诗,心中最后一点关于“夫妻情分”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

沈文轩,你欠我的,不止是一条命,不止是我的嫁妆。

你欠我的,是一颗被你践踏得粉碎的真心。

满月酒那天,我会将这些,悉数奉还。

(七)

沈府小少爷的满月酒,办得异常隆重。

沈家似乎是想用这场宴会,来洗刷近来的所有晦气。府里府外,张灯结彩,宾客盈门,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沈文uan穿着一身崭新的绛紫色锦袍,满面春风地在门口迎客。柳莺则抱着我的孩子,坐在内堂,接受着女眷们的恭维和祝福。她穿着一件用“雨过天青”云锦裁制的新衣,那柔和的色彩,衬得她本就白皙的皮肤,更加晶莹剔透。她脸上的笑容,是那样地得意,那样地志得意满。

仿佛她才是这个家的女主人,那个孩子,是她亲生的骨肉。

没有人记得,那个在一个月前,刚刚“难产而死”的我。

或许,在他们看来,我不过是一个踏脚石,一块绊脚石,如今被搬开了,他们的人生,才算真正地走向了光明。

宴会进行到一半,酒过三巡,气氛正酣。

沈文uan举杯,站起身来,朗声说道:“今日小儿满月,多谢诸位亲朋好友赏光。文轩不才,得娶贤妻,又喜得麟儿,实乃三生有幸。在此,文轩敬各位一杯!”

他说得情真意切,引来满堂喝彩。

柳莺抱着孩子,也站起身来,脸上带着羞涩而幸福的笑容,向众人款款行礼。

就在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从门口响了起来。

“好一个‘得娶贤妻’,好一个‘三生有幸’。沈文轩,你的‘贤妻’,指的是哪一个?”

那声音清冷,不大,却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

满堂的喧哗,瞬间静止。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望向了门口。

只见一个身着素衣的女子,缓缓地走了进来。她没有梳妆,未施粉黛,脸色甚至有些苍白,但她的腰背,却挺得笔直。她的身后,跟着一个面容黝黑的男人,男人手里,捧着一个紫檀木的盒子。

是我。

我回来了。

“你……你……”沈文uan脸上的血色,在瞬间褪得一干二净。他指着我,嘴唇哆嗦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婆母更是“啊”的一声尖叫,两眼一翻,直接晕了过去。

柳莺怀里的孩子,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到了,放声大哭起来。她手忙脚乱,脸上的笑容僵在嘴角,显得无比滑稽。

满堂宾客,一片哗然。

“这……这不是沈家那位已经过世的大少奶奶吗?”

“天哪!是人是鬼?”

“她不是已经下葬了吗?怎么会……”

我没有理会众人的议论,径直走到了大堂中央。

我的目光,扫过沈文轩那张惊恐的脸,扫过柳莺那张惨白的脸,最后,落在了那个啼哭不止的婴儿身上。

我的孩子。

我的心,像是被一只手紧紧地揪住。

“沈文轩。”我开口,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别来无恙?”

“你……你没死?”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那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恐。

“托你的福,命大,从乱葬岗里爬回来了。”我淡淡地说道,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子,凌迟着他的神经。

我转向满堂宾客,朗声说道:“诸位或许不知,我今日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因为在一个月前,我生产的那天,我的好夫君,和我的好婆母,买通了稳婆,在我的催产药里下了毒,想要对我‘去母留子’!”

“他们为的,便是我丰厚的嫁妆,为的,便是给他身边的这位柳莺小姐,腾出正妻的位置!”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你……你胡说!”柳莺尖叫起来,“你分明是难产而死!文轩哥哥为了你,伤心欲绝,茶饭不思!你怎能如此污蔑他!”

“污蔑?”我冷笑一声,对身后的冷掌柜使了个眼色。

冷掌柜上前一步,打开了那个紫檀木的盒子。

他将里面的画,一张一张地,展示给所有人看。

“诸位请看,这些,都是沈大才子,为柳莺小姐画的丹青。每一幅画的背后,都有一首情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沈文轩,你与我成婚一年,可曾为我画过一笔?可曾为我写过一首诗?”

沈文轩的脸,已经变成了猪肝色。他想上来抢夺,却被冷掌柜带来的两个伙计死死按住。

“这……这只能说明他们情投意合,并不能证明他们要害你!”有宾客小声议论。

“是吗?”我从怀里,取出了一样东西。

那是一支沾着暗褐色血迹的金簪。

“这支金簪,是我在产房里,用来反抗的武器。被我刺死的那个稳婆,尸体至今还埋在我房中的地板之下!官府的人只要一查,便知真假!”

“至于毒药的证据……”我看向了柳莺怀里的孩子,“我那可怜的孩儿,从出生起,便被他们喂食一种慢性毒药。为的,就是让他体弱多病,好让我这个‘生母’,背上一个‘克子’的罪名!这种毒无色无味,寻常大夫根本查不出来。但我知道解法。不信,你们可以请太医来,一验便知!”

我说得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柳莺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她抱着孩子的手,也开始松动。

我一步一步地,向她走去。

“把他,还给我。”我的声音,冷得像冰。

“不……不……他是我的孩子!是我的!”柳莺歇斯底里地尖叫着,抱着孩子连连后退。

“你的?”我看着她,眼中充满了鄙夷,“你不过是一个鸠占鹊巢的小偷!你偷走了我的丈夫,偷走了我的家,现在,还想偷走我的孩子?”

我不再与她废话,一个箭步上前,从她怀里,将我的孩子,抢了回来。

孩子回到了我的怀里,许是闻到了熟悉的、属于母亲的气息,他竟然奇迹般地停止了哭泣,只是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我。

我抱着他,感受着他温热的、小小的身体,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

“我的儿,娘来晚了。”

我抱着孩子,转过身,再也没有看那对狗男女一眼。

“冷掌柜,报官。”

“是,小姐。”

我抱着我的孩子,在所有宾客或震惊,或同情,或鄙夷的目光中,一步一步地,走出了沈家的大门。

门外的阳光,有些刺眼。

我眯起眼睛,深吸了一口带着桂花香气的、自由的空气。

一切,都结束了。

也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后来,我听说,沈家的案子,轰动了整个京城。

官府从我房中的地板下,挖出了稳婆的尸体。又从我儿子的体内,验出了毒药的残留。人证物证俱在,沈文uan和柳莺,百口莫辩。

沈家意图谋害发妻,侵占嫁妆,罪名成立。沈文轩被判秋后问斩,柳莺被判终身监禁。沈老夫人,因惊吓过度,本就亏空的身子一病不起,没多久便去了。

偌大的沈家,一夜之间,树倒猢狲散。

而我,拿回了我所有的嫁妆,带着我的孩子,住进了父亲为我准备的另一处宅院。

冷掌柜成了我的大总管,帮我打理着所有的生意。在他的经营下,我的产业蒸蒸日上,甚至比我父亲在世时,还要兴旺。

我没有再嫁。

我将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我的孩子和我的事业上。

我教我的孩子读书写字,教他明辨是非,教他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有担当的人。

闲暇时,我也会坐在窗前,看着院子里的海棠花开花落。

有时候,翠姑会问我:“小姐,您后悔过吗?”

后悔?

我看着在院子里蹒跚学步的儿子,他咯咯地笑着,向我伸出胖乎乎的小手。

我摇了摇头,笑了。

我曾跌入过最深的地狱,也曾见识过最丑陋的人心。但如今,我拥有了最珍贵的宝贝,和最自由的人生。

我有什么可后悔的?

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