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行草书李白诗苏轼词卷》大快朵颐,狂浪不已,令人尖叫

发布时间:2025-08-26 09:35  浏览量:2

见过不少行草书,可第一次翻到徐渭的《行草书李白诗苏轼词卷》,还是忍不住想喊一句 “绝了”!这字写得哪儿是 “狂浪” 能形容的,简直是把心里的劲儿全泼在纸上,大快朵颐的痛快劲儿,看一眼就让人跟着心潮澎湃,难怪有人说 “看这卷字能让人尖叫”。

徐渭本身就是个 “疯魔” 般的才子,诗书画印样样精通,性子又烈,写起字来哪儿会拘着规矩?这卷子里,他写李白的诗、苏轼的词,笔墨里全是李白的疏狂和苏轼的旷达,还掺着他自己的一股子 “不管不顾” 的劲儿。你看 “飞流直下三千尺” 那几个字,笔画像奔涌的瀑布,竖画拉得老长,墨色浓的地方沉得像石头,淡的地方又轻得要飞起来,连笔的丝牵细如游丝却不断,看着乱,实则气脉全通,把瀑布的气势写活了。

再看写苏轼 “大江东去” 的部分,更绝!“浪淘尽” 三个字,“浪” 字右边的捺画直接铺开笔毫,墨色饱满得要溢出来,“淘” 字笔画缠绕,却一点不显得乱,“尽” 字最后一笔竖弯钩,干脆利落地出锋,像江水拍在礁石上溅起的浪花,狂得有章法,浪得有底气。他的行草里藏着楷书的底子,比如 “人” 字的撇捺,起笔有顿笔的痕迹,收笔也不潦草,只是把笔画的节奏拉得更开,像唱歌时突然拔高的调子,痛快又不跑调。

最让人上头的是墨色的变化,浓淡干湿全在一念之间。有的字墨浓得发亮,笔画厚重如铁;有的字墨淡得发灰,笔锋的痕迹清清楚楚,像风吹过的芦苇;还有的地方故意让墨 “枯” 一点,笔画里带着飞白,像老树皮的纹路,糙得有味道。这种墨色的反差,让整幅卷子里的字像活过来一样,不是呆板的排列,而是有情绪、有节奏的 “纸上舞蹈”。

现在看这卷字的高清图,还能看到徐渭当时运笔的轨迹,哪里快、哪里慢,哪里用力、哪里轻提,都清清楚楚。不像有些行草书只追求 “狂”,丢了笔法,徐渭是把技巧揉碎了融进狂放里,看着随心所欲,实则每一笔都有来路。要是练行草想找 “放得开” 的感觉,这卷字真得好好品,不光学他的笔法,更要学他那份不管不顾、把情绪全泼在纸上的劲儿 —— 书法本来就该这么痛快,这么让人忍不住尖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