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诗人所写水平最高的8首诗词,读后就再也不会说当今没有好诗

发布时间:2025-08-04 14:26  浏览量:1

当今诗人也能写出好诗吗?

读完本文就明白了,本文分享的这8首诗词在立意、意境、语言、格律等方面均体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基本代表了当代旧体诗创作的顶级水平。

醉里不知身是客,江亭独对空蒙。乱山浮动有无中。一星渔火暗,数点蓼花红。

世事如棋谁袖手?浮生惯历霜风。且将块垒付深盅。狂歌非阮籍,散发效坡翁。

这首词抒写夜饮江亭的孤寂与旷达。

开篇“醉里不知身是客”直抒胸臆,奠定漂泊孤寂基调,“空蒙”江景更添苍茫。以“乱山浮动有无中”描绘朦胧夜色,极具画意。“一星渔火暗,数点蓼花红”一暗一红,色彩对比鲜明,于苍茫中点缀生机,境界空阔而寂寥。

下片转入议论抒情,“世事如棋”喻人生无常,“惯历霜风”显人生况味。“且将块垒付深盅”是典型的借酒浇愁,然结句宕开一笔,声明自己狂歌非效仿阮籍的狷介避世,而是学习苏轼的随缘自适、旷达超脱。

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深沉,用阮籍、苏轼之典贴切,在沉郁中透出豁达,体现了士大夫的胸襟与风骨。

玉甃涵空贮碧漪,文鳞荇藻共依依。

濠梁自适庄生趣,濠上能忘惠子机?

万斛泉源珠错落,一泓秋水镜清漪。

凭栏忽动江湖思,欲乞金鳞放钓矶。

这首七律咏杭州玉泉观鱼之乐,深得古典咏物神韵,但里面有瑕疵下,相信有朋友能看出来。

首联状景,以“碧漪”、“文鳞”、“荇藻”勾勒出清幽静谧之池景。颔联巧妙化用庄子濠梁之辩的典故,借鱼之乐引发对物我两忘、超脱机心的哲思。

颈联以“万斛泉源”、“一泓秋水”喻指泉水丰沛清澈,以“珠错落”、“镜清漪”摹写水珠飞溅、水面如镜的动态与静态之美,对仗工稳,比喻精妙。尾联笔锋一转,由观鱼之乐联想到自身对江湖自由的向往,“欲乞金鳞”之想新奇而富有情致,含蓄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远离尘嚣的志趣。

全诗意境空灵,用典自然,语言清丽典雅,格律严谨,是融情、景、理于一体的佳作。

曾拂章台舞细腰,西风此日倍萧萧。

长条已减三分绿,老叶空添几许焦。

系马人归尘漠漠,藏鸦事往梦迢迢。

桓公攀折情犹在,忍向江潭看暮潮?

这首诗咏秋柳,托物寓怀,深婉动人。

首联以“章台舞细腰”的昔日婀娜对比“西风萧萧”的今日凋零,起笔便含今昔盛衰之感。颔联具体描摹秋柳形态,“减绿”、“添焦”精确刻画其衰飒之态。

颈联巧妙化用“章台走马”、“长条系马”、“老树藏鸦”等典故,暗喻繁华消歇、往事如烟,“漠漠”、“迢迢”叠词更增苍茫渺远之感。

尾联用桓温“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典,将柳之衰老与人生迟暮、世事变迁紧密相连,“忍向江潭看暮潮”以景结情,面对浩渺暮潮,无限沧桑感喟尽在不言中。

全诗含蓄蕴藉,用典无痕,对仗工整,情感沉郁,咏物而不滞于物。

名楼新葺势凌空,再上重霄访旧踪。

白日依山收倦眼,黄河入海走游龙。

千秋绝唱诗无敌,一瞬豪情酒满钟。

欲共唐人争气概,凭栏高唱大江东。

这首诗为登临怀古之作,气魄雄浑,充满时代豪情。

首联点明作者登临新修葺的鹳雀楼,气势不凡。“访旧踪”暗含追慕前贤之意。颔联写登楼所见,化用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之境,但赋予新意。“收倦眼”带主观感受,“走游龙”喻黄河奔腾,更显生动壮阔。

颈联由景及情,盛赞王之涣《登鹳雀楼》为“千秋绝唱”,并抒发自身“豪情酒满钟”的慷慨。尾联直抒胸臆,“欲共唐人争气概”彰显当代诗人的自信与抱负,“凭栏高唱大江东”更是化用苏轼词意,以长江的浩荡喻胸襟之开阔,将全诗推向高潮。

全诗境界宏大,情感豪迈,古今交融,体现了当代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细草初芽柳未匀,东君先遣一分春。溪头水暖鸭痕浅,陌上风柔花气新。

莺语滑,燕声频,山眉黛扫净无尘。野桃三两枝头闹,笑问行人可识君?

这首词以清新明快的笔触描绘早春生机,充满生活乐趣。

上片从细微处着笔,“细草初芽”、“柳未匀”点明早春特征,“东君”拟人化,“先遣一分春”巧思灵动。观察入微,“鸭痕浅”写溪水初暖鸭嬉之态,“花气新”写风中清新花香,嗅觉视觉结合。下片听觉与视觉并用,展现春之喧闹与明净。

结句尤妙,“野桃三两枝头闹”以“闹”字赋予桃花童真般的活泼,“笑问行人可识君”更将桃花拟人,仿佛俏皮地与路人对话,瞬间拉近物我距离,使画面充满欢愉灵动之气。

全词语言清丽,意象鲜活,格调轻快,尽显早春的蓬勃与喜悦。

青编历历血痕新,

千载兴亡迹已陈。

莫向咸阳问焦土,

夕阳红处是西秦。

这首诗为咏史之作,短小精悍,寄慨遥深。

首句“青编”与“血痕新”形成强烈反差,揭示历史记载背后残酷的本质从未改变。次句“千载兴亡迹已陈”点明王朝更迭不过是重复上演的旧事,沧桑感顿生。

后两句聚焦秦都咸阳的象征意义,“莫问焦土”暗示其毁灭的必然与追问的徒劳,结句“夕阳红处是西秦”最为警策,那看似壮丽的夕阳,正是曾经不可一世的西秦帝国的归宿。

以永恒而悲壮的夕阳意象收束,将历史兴亡的悲凉感、虚无感和某种宿命感推向极致,余韵悠长。

洪都又见新秋,危栏独倚江天暮。西山雨霁,南溟波撼,东湖云翥。帝子长洲,仙人旧馆,早随尘土。叹文章太守,风流才子,空留得,名千古。

遥想王郎当日,对苍茫、挥毫如注。虹霓吐气,龙蛇走笔,鬼神惊语。一序奇文,三唐杰构,至今传谱。但茫茫宇宙,悠悠岁月,问谁为主?

这首词写作者登滕王阁怀古,气象雄阔,思接千载。

上片写登临所见秋景,“西山”、“南溟”、“东湖”极目骋怀,境界宏大。旋即转入怀古,“帝子洲”、“仙人馆”等昔日胜迹皆化尘土,王勃与滕王李元婴等“文章太守”、“风流才子”亦成陈迹,唯留虚名,兴亡盛衰之慨深沉。

下片着重追怀王勃作《滕王阁序》的绝世风采,“挥毫如注”、“虹霓吐气”、“龙蛇走笔”、“鬼神惊语”连用壮语,盛赞其才情横溢、文采斐然,将《序》誉为“三唐杰构”。

结尾陡转,在赞叹之后,面对“茫茫宇宙,悠悠岁月”,发出“问谁为主”的终极叩问,由具体的历史怀想升华为对永恒、主宰等哲学命题的思考,意境苍茫悠远,余味无穷。

全词笔力雄健,用典精当,情感跌宕,深具历史纵深感和宇宙意识。

尧舜商周汉,华夏五千年。几番兴替如梦,烽火照残垣。遥念阿房宫冷,又叹乌江波咽,阁废话凌烟。鹿鼎刀光里,黎庶苦熬煎。

如何辩,诸葛亮,魏忠贤。今来古往,青史历历写良奸。莫道功名未朽,唯有山河依旧,孤月任缺圆。善待苍生泪,风正不翻船。

这首词抒发读史感怀,用语自然流畅,富有深度。

此词由历史兴衰写到百姓疾苦,由历史人物忠奸写到如何青史留名,最后得出“善待苍生泪,风正不翻船”亘古不变的结论,升华了主题。

你可以回想一下,古往今来咏史词众多,有几首敢写“黎庶苦熬煎”?有几首词发出了“善待苍生泪”的呐喊?

寥寥无几。

懂得了这些就明白了这首词的价值和意义。

朋友们,当今诗人们顶级水平的8首诗词分享完了,这些诗词中你最欣赏其中哪首?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