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诈死”怼乾隆:一句妙语让皇帝大笑认输!

发布时间:2025-07-26 15:06  浏览量:1

乾隆年间,朝堂上有位“铁齿铜牙”的才子,靠一张嘴就能让皇帝哑口无言!一次,乾隆故意刁难他:“朕命你现在去死!”他竟一口答应,转头却搬出屈原“诈尸”劝退。乾隆非但没生气,反而拍腿大笑……这位把“欺君之罪”玩成脱口秀的牛人,就是纪晓岚!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位清朝“语言艺术家”的传奇故事——他的机智,可远不止《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演的那么简单!

纪晓岚本名纪昀(1724—1805),河北沧州人,4岁能背《三字经》,12岁写出轰动全县的作文,30岁考中进士,直接进翰林院当“国家智库”。

但他最出名的不是学问,而是“毒舌”——民间说他“目短视(近视),口吃(结巴),然对客议论风生”,一张嘴就能把对手怼到怀疑人生。

文章开头那段“跳河遇屈原”的对话,可不是野史瞎编,而是出自清人笔记《清朝野史大观》。这场君臣交锋堪称“古代语言艺术天花板”:

乾隆挖坑:用“忠孝”理论逼纪晓岚自杀,实为试探。

一回,乾隆皇帝想开个玩笑,考验一下纪晓岚的辩才,便问纪晓岚说:“爱卿,‘忠孝’字当作何解释?”

纪晓岚回答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是为孝。乾隆立刻说:“那好,朕要你现在立刻去死。”

“臣领旨。”纪晓岚不假思索地答道,并准备离开。“你打算怎么个死法?”乾隆很奇怪,问道。“跳河。”

纪晓岚接招:先假装服从(“臣领旨”),再用屈原反将一军——既夸了乾隆是明君,又暗示“逼臣子死的都是昏君”。

“我去到河边,正要往下跳,屈原便从水中走来,对我说:‘纪晓岚,你此举大谬矣!想当年,楚王昏庸,我才不得不死;可如今皇上如此英明,你为何要死?你应该先回去问问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他说的跟当年的楚王一样,你再死也不迟。’于是我就回来了。”

乾隆听后,放声大笑,连连称赞道:“好一个纪晓岚,真不愧为当今雄辩之才。”

乾隆认输:皇帝若坚持让他死,就等于自认昏庸;若放过他,又显得自己大度。横竖都是纪晓岚赢!

影视剧里纪晓岚智斗和珅的故事多是虚构,但他真实的“嘴炮”战绩更精彩:

对联杀:乾隆见太监提灯笼路过,出上联“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读否?”纪晓岚秒回:“老太监,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全场笑喷。

谐音梗王者:有官员名字带“如卿”,他调侃:“犬吠如豹,鸡鸣如凤,阁下如卿,皆名不副实。”(暗讽对方德不配位)

生死时速:编《四库全书》时误将“老头子”写成“老老头”,乾隆怒问何意。他急中生智:“万寿无疆曰老,顶天立地曰头,父天母地曰子。”乾隆当场转怒为喜。

电视剧不会告诉你的是,这位“快乐喷泉”晚年其实很惨:

因泄密案被流放新疆,靠写“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苦中作乐。

独子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作诗“泪血盈杯酒,和墨写哀辞”。

临终前自题挽联:“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原来搞笑男的一生,终究是孤独的。

纪晓岚用一生证明:真正的聪明人,不是靠“杠”赢天下,而是用幽默化解危机,用才华赢得尊重。下次遇到难题时,不妨学学他的“神回复”艺术——毕竟,能笑着解决问题的,才是真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