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乾隆、和珅斗智:猴面核桃,和珅被打入大牢

发布时间:2025-07-07 22:22  浏览量:1

好的!客官您且坐稳了,香茶备好,咱这就说一段大清乾隆年间,那才高八斗的纪晓岚纪大学士,伴在老佛爷乾隆爷跟前儿,跟“人精”和珅和中堂斗智斗勇的精彩戏码。这故事一波三折,保管让您听得是又乐又叹!

故事标题: 御花园里“三宝”局

话说头一段:圣心无聊寻消遣

这年是乾隆盛世,京城的夏天像个大蒸笼。乾隆爷在宫里批了大半天的奏折,眼前堆成小山的折子都快晃花了眼。他搁下朱砂笔,伸了个懒腰,心里头像被猫爪子挠似的——没味儿!皇帝也是人呐,闷久了也想找点乐子。

“来人呐!”乾隆爷一声吆喝。

御前小太监打了个激灵,一溜烟儿跪倒跟前:“万岁爷,您吩咐?”

“去!把纪昀、和珅给朕叫来!就说……就说御花园新移栽了几株异域奇桃,邀他们来‘赏桃论道’!”乾隆爷捋着胡子,眼珠转了转,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这“赏桃”只是个引子,找乐子才是正经!

不一会儿工夫,就见两道身影脚步匆匆往御花园赶。领头那位,长脸儿,个子高高瘦瘦,走路如风摆柳,透着股子清朗灵秀之气,正是文渊阁大学士、《四库全书》的总纂官纪昀纪晓岚。后头紧跟着那位可就大不同了,生得面团团如富家翁,白皮嫩肉,未语先带三分笑,眼神溜圆活络,腰包里似乎永远叮当响,正是权倾朝野的和珅和中堂。两人一前一后,一个如青竹临风,一个似玉树(裹金)堆砌,往园子里一站,那画面可就有趣了。

“奴才给万岁爷请安!” 和珅动作利落,扑通一声就跪了,那叫一个顺溜标准。

“臣纪昀,叩见皇上。” 纪晓岚也恭敬行礼,气度从容不迫。

乾隆爷坐在荷花池边的玉石墩子上,手里把玩着一把御扇,看着他们,哈哈一笑:“都平身吧!看看这园子新到的‘猴面桃’,说是咬一口能甜到心里,还包着奇妙的‘三宝’。来来来,都尝尝鲜!” 说着,早有宫女捧上一个金漆托盘,上面几个硕大饱满、模样怪异的桃子,桃子顶尖长得皱巴巴,真有点儿像个猴脸。

和珅一见是“贡品级”鲜物,立马来了精神,眼睛放光,嘴上却道:“哎呀!这仙桃,也只有天家福地才能享用,奴才真是托万岁爷洪福!” 拍马屁的本事炉火纯青。他小心翼翼地挑了个最大最红的捧在手里,爱不释手。

纪晓岚没急着拿桃,目光却瞟向桃树旁边一块新立的太湖石,石头上刻着几个古朴隽永的字。他微微皱眉,低声念道:“‘石泉……’ 咦,这第三个字……” 仿佛被字迹吸引,若有所思。

第一折:赏桃变辨字,和中堂暗下绊

乾隆爷将那两人的神情尽收眼底,心中暗乐。他清了清嗓子,摇着扇子道:“纪昀哪,你是咱们大清头一号的‘识书虫’,书库里的字个个认得。今儿朕也考考你的眼力,瞧瞧这石头上的三个字,念出来给朕和中堂听听?”

纪晓岚上前一步,对着太湖石念道:“启禀皇上,这是‘石泉涌碧’三字,古朴苍劲,定是名家手笔。”

“好!好眼力!”乾隆爷抚掌称赞。

就在此时,一直盯着桃,却竖起耳朵的和珅,三角眼里精光一闪,忽然“哎唷”一声叫唤:“万岁爷明鉴!奴才……奴才怎么瞧着那第三个字,似乎像个‘涌’(yǒng),又似乎不太像……莫非是奴才老眼昏花?” 他一脸困惑地揉揉眼,还特意凑近了些,“纪大学士学贯古今,自然认得真切。只是……奴才依稀记得在什么古拓片里见过类似的怪字……”

好家伙!这一嗓子不高,份量可不轻!表面上说自个儿眼花,实则抛出“怪字”的钩子,又暗示自己博学(认得古拓),最后还把皮球踢回给纪晓岚——你说这是“涌”,要是皇帝也觉着不像,或是真有什么生僻出处,那你这“大清第一识书虫”的脸面往哪搁?万一纪晓岚硬说“涌”,结果皇帝考出来是别的字,这坑可就挖大发了!

乾隆爷果然来了兴致,收起扇子,眯眼瞧那石头:“哦?和珅这么一说,朕细看,这字笔划是有点……特别。纪昀,你当真看准了?”

纪晓岚脸上风淡云轻,心里跟明镜似的:这老和,无风也要三尺浪!他微微一笑,不疾不徐道:“皇上,‘涌’字写法虽多变化,其根本仍在。此字点、横、撇、捺俱全,顾盼生姿,确是‘涌’字无疑。若说古拓异体……恕臣直言,和中堂所言古拓,或是指‘墨寶(宝)’之‘寶’的古拙残字‘宀下之玉’,与泉水流形相去甚远矣。” 他不仅肯定了“涌”字,还暗暗戳穿了和珅对古字可能的一知半解——把当宝贝的“宝”字残体和“涌”字弄混了?差着十万八千里呢!学问不够还瞎显摆,这不就是“墨”少一点,认成了“黑”?

和珅脸皮厚如城墙,被点了也只讪讪一笑:“是了是了,还是纪大学士学问通神,是奴才见识浅薄,看岔了,该打该打!” 他作势要打自己嘴巴,逗得乾隆爷哈哈大笑。

第二折:吃桃留核藏玄机,纪才子巧设连环套

“好啦好啦,字也辨完了,吃桃!吃桃!尝尝这‘三宝’是真是假!” 乾隆爷自己拿起一个,招呼二人同食。他这是看了一出“文斗”小戏,乐够了,该换“武戏”了。

和珅巴不得早转移话题,捧起桃子就狠咬了一大口,汁水横流:“嚯!甜!真甜!果然内藏‘蜜’宝!” 他吃得欢快,三口两口下去,一个大桃就剩个光溜溜的大桃核在手心,正寻思着这核也得带回去,说不定种在自家园子里能长仙桃。

纪晓岚却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地啃着桃,眼睛余光却一直留意着和珅。当看到和珅吃完桃,顺手把那油光水滑的桃核往自己绣金线的锦袋里揣时,纪晓岚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翘了一下。

这时,纪晓岚也啃完了自己手中的桃子,故意把声音放大:“咦?这桃核端的是硕大浑圆,质地如玉,倒也是一件小雅玩。” 说着,他也把桃核在手心掂了掂,动作潇洒地……“咻”一下,竟把那桃核当玩物似的,随手朝旁边荷花池浅水处的假山下掷去!扑通一声轻响,那桃核消失在假山石缝下的浅水里。

“哎呀!纪大人!这贡品仙桃的核何等珍贵!怎么能……”和珅看得心头一紧,差点要扑过去捞。

乾隆爷也一愣:“纪昀,你这是何意?”

纪晓岚拍拍手,淡然一笑:“回皇上,臣听闻真正的‘三宝’仙桃,核乃天精地华所聚,凡水不沉,且遇水生暖,自行扎根。臣此举,是想试试此桃的‘三宝’是实是虚。若明晨它还在水底,便是徒有虚名;若它不翼而飞或生根发芽,那才是真正的宝核!岂不比揣在袋中,仅供一人把玩来得有趣?” 他这一番话,既解释了看似随意的行为,又隐含了对和珅贪恋贡品之心的嘲讽,还把烫手的山芋(核)丢给了老天爷,顺带用“宝”字小小回敬了一下和珅刚才的“墨宝”之论。这口才,绝了!

和珅听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想反驳“凡水不沉”“遇水生暖”纯属瞎掰,可这是纪大学士说的,谁敢拍胸脯说不是?他手里还捏着自己那个桃核,揣也不是,扔也不是,尴尬至极。

乾隆爷却觉得这赌局好玩,拍手道:“好!此议甚妙!明日此时,朕与你二人,再临此地,看个分晓!若真如你所言,朕赐你大功一件!若核还在水里……哼哼,纪昀哪,你的俸禄就得给和珅添几坛好酒喽!”

纪晓岚躬身:“臣谨遵圣命。” 神态自若。

和珅也只能强颜欢笑:“奴才……遵旨。”

第三折:核踪成谜藏杀机,乾坤逆转和珅栽

一夜无话。第二天下午,君臣三人果然再次来到荷花池边。乾隆爷兴致勃勃:“快!快去看看那宝核何在!”

三人走到假山边,低头往浅水里张望——只见水波轻荡,石缝下空荡荡一片!哪有什么桃核的踪影!

“嗨呀!真不见了!真神了!”乾隆爷龙颜大悦。

“万岁爷洪福齐天,此桃果是神物!”和珅赶紧拍马屁,心头却疑窦丛生:不可能啊!哪有桃核一夜不见的?定是纪晓岚搞鬼!他眼珠一转,心中毒计顿生——好你个纪昀,敢在万岁爷眼皮底下玩花样!看我怎么收拾你!

他装作十分惊讶地探身,仿佛细看水底,脚却“不小心”地往前滑了一步,鞋子不偏不倚,正踢在昨夜纪晓岚扔桃核那块区域的石缝附近。“哗啦”一声,几块小石子被他踢进了水里。就在石子溅起的水花中,和珅突然“惊叫”起来:“哎呀!万岁爷!您快看!那是什么?是不是一块写……写着什么东西的……竹片子?” 他的手指颤抖着指向浑浊的搅动处的水底,脸上布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恐。

果然,就在那被故意搅浑的水底淤泥里,隐约露出一角青黄色的东西,像是一个卷着的……竹简!

乾隆爷笑容顿时僵住:“嗯?捞上来!”

太监立刻上前,摸索片刻,捞出了一个湿淋淋、沾满泥的小竹筒。乾隆爷示意打开。展开一看,里面是一小片微微发黄、但字迹尚清晰的绢布,上面用朱砂写着几行刺目的字:

“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宝座安如山,岂容蛀虫蚀!”

最后落款处潦草画着一枚……猴面桃核!

轰!乾隆爷的脸色瞬间阴沉得能滴下水来!这首诗影射什么?“清风不识字”?这不是讽刺满清入关?翻书?难道是说禁毁书籍?“宝座有蛀虫”?这分明是在咒骂大清朝堂!“桃核”?这不就是指纪晓岚?难道他心怀怨恨,借此桃核做引,藏此大逆之言于御花园?!

“纪昀!!” 乾隆爷的怒吼如炸雷!龙威震慑整个御花园!

这一下变生肘腋!真真是平地惊雷!纪晓岚也是脸色微变,他立刻明白,这绝对是有人栽赃,而且是冲着他来的死局!栽赃之人,不做第二人想!

和珅更是惊骇欲绝的样子,扑通跪倒,涕泪横流:“万岁爷息怒!万万息怒啊!奴才……奴才不敢相信!纪大人竟……竟……”他一边喊冤,一边偷看纪晓岚,眼底深处却全是毒蛇般的得意和狠戾:纪晓岚,这下看你还不死!

纪晓岚并没有慌张下跪。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深吸一口气,脸上居然慢慢浮现出一种……恍然大悟又带着点戏谑的笑意。

“皇上,” 他朗声说道,声音在死寂的花园里格外清晰,“此事……真是巧夺天工!精妙绝伦!臣昨夜丢下桃核时,确实也随手放了个‘引子’,只是没想到,这‘引子’今日……给臣引出了另一条‘大鱼’!”

“嗯?你放了什么引子?” 乾隆余怒未消,但纪晓岚的镇定让他强压着怒火。

纪晓岚目光炯炯地看向和珅那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袖口滑落出的……他昨天吃剩的那颗油光锃亮、几乎被盘得包了浆的大桃核!

“臣放的引子,正是——和中堂口袋里的那枚桃核!那上面,也有个小小的‘记号’!”

和珅闻言,如遭雷击,死死攥住袖子里的桃核,脸色刹那间惨白如纸!他下意识想把那核藏得更深。

“和爱卿!” 乾隆目光如刀,瞬间刺向和珅,“把你的桃核,拿出来!”

和珅瘫软在地,抖抖索索地掏出那个被他视为宝物的大桃核。乾隆一把夺过,在手里翻看。纪晓岚适时上前一步,指着桃核侧面一处极不易察觉、需要倾斜角度才能看到的细微字痕:“皇上请看!”

乾隆将桃核置于阳光下,果然看到一侧极细的地方,像是用极其尖锐的器物,极其快速地刻了几个小字,虽轻浅,却绝对能辨认出来:

“墨少一点,何以为宝?”

“墨少一点,何以为宝?”——这不正是昨天和珅在“墨宝”认字时出错,被纪晓岚点破时说的话吗?!纪晓岚昨夜在丢核前,竟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和珅吃剩的桃核上刻下了这行极小的字!作为昨晚争议的……“纪念”!

“原来如此!” 乾隆爷眼中精光四射,一切瞬间贯通!“纪昀昨夜丢下的是此核!而你,和珅!你怕他昨夜丢的核明日真不见了,显得你贪恋私藏小气,故而昨夜定是趁人不备,悄悄用自己的桃核换走了他丢下的那个!” 乾隆爷一指水中捞起的绢布,“结果,你偷梁换柱放下的,却成了今天这栽赃的‘罪证’!那水中藏布才是你昨夜所放!你才是‘桃核留名’的人!你想陷害纪昀!好一出贼喊捉贼!”

铁证如山!和珅吓得魂飞魄散,体如筛糠,连滚带爬地磕头:“奴才该死!奴才一时鬼迷心窍!奴才看纪大人昨日在字上……奴才只是想开个小玩笑……奴才……”

“好一个‘小玩笑’!”乾隆爷气得胸口起伏,“栽赃大逆,动摇国本,这也叫玩笑?!来人!剥去和珅顶戴花翎!押下去!严加看管!” 几个如狼似虎的大内侍卫立刻将瘫成一团烂泥的和珅架走了。

花园里又恢复了宁静,只有荷花清香浮动。

乾隆爷看着一旁静立的纪晓岚,半晌,长长吁了口气,指着那假山石缝,无奈又带着笑意问道:“纪昀啊,这回……你昨夜扔下去的那颗真桃核,到底……去哪儿了?” 他算是彻底服了这位智计百出、先见之明的纪大才子。

纪晓岚恭敬一揖,脸上带着一丝狡黠的浅笑:“回皇上,‘三宝’桃之核,遇水生暖,灵性自足。它既认清了是非黑白,辨明了忠奸良莠,自是循着天地正气,游于碧波,归于自然,去寻觅它的根本了。这……才是真正的‘桃之三宝’——生于斯,归于斯,清气长存,自在逍遥啊!” (注:巧妙点题,暗喻自身清白高洁)

乾隆爷听罢,先是愕然,随即放声大笑,那笑声震得园中鸟雀惊飞:

“好你个‘桃核归真’!好一个‘三宝’自在!纪昀哪纪昀,和你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