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青之声工作室》:涿州雄玉商贸有限公司经理王君雄系列报之一
发布时间:2025-07-24 12:29 浏览量:1
《三青之声工作室》
(为百姓发声 为凡人立传)
涿州雄玉商贸有限公司经理王君雄系列报道之一
一个个人生拐点 一次次艰苦磨炼
——走进王君雄的内心世界 聊聊耐人寻味的不平凡经历
张三清
楔子
有人说我为什么那么能写,天天都有新闻,素材从哪里来?今天在行文之前先解释这个问题:春节期间我浓墨重彩撰写了两万多字的报告文学,讲述的是涿州市民政局救助站
站长戴建新那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前不久,戴建新在涿州雄玉商贸有限公司的四楼“犒劳”我们十几个《三青之声工作室》的写作人员。到了这家
公司,热情接待我们的是公司总经理王君雄。
戴建新向我们介绍说:“王君雄是我多年的磕头把兄弟,
更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的事迹、他的生活履历也是一本写不完的书,相当曲折精彩。”
我这个人就喜欢有才的人,更喜欢有故事的人。自打戴建新介绍完王君雄的情况后,我就把采访王君雄列入了自己采访写作的计划中。
2025年5月19日,我应涿州康佰智能家居总经理刘淑英的邀请,参加了康佰集团在临沂市举办的“郎平第八次签约”见面会,然后,又观看了临沂市的几个旅游景点,行程五天。2025年5月23日下午五点钟返回涿州。
旅游其实是个苦差事,五天的行程非常紧张,说是游山玩水,其实就是徒步上山下山,很是累人,对于我这个平常不爱锻炼的人,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就是这五天的旅游,真是把我累得筋疲力尽。
5月23日回家后,第一项任务就是睡觉。在家休整了两天,觉也睡够了,身体也恢复了常态,觉得闲得慌,晚上就给王君雄发微信,想5月26日采访他。
不一会儿,他回复说:明天我还真没事儿,就这么定了。
于是,2025年的5月26日上午九点,我来到了涿州雄玉商贸有限公司的驻地,王君雄给我泡上浓茶后,我俩有问有答的采访就拉开了帷幕。
1973年,王君雄出生在涿县刁窝公社沿鲁大队一个农民家庭。爸爸是一个很有经济头脑的人,曾经多年在村里当会计。1979年乘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爸爸开始搞箱包生产。因为他们家起步早,生产的箱包质量又好,当时业务非常火爆,全涿县的箱包都被他家垄断了。不仅如此,箱包还远销保北几个县市,就连北京市的百货大楼、石景山的四个大商场都经销他们家的箱包。那生意真可谓是如日中天,家庭收入盆满钵满。全家人的小日子也提前过上了宽裕的小康生活。
乐极生悲这个成语不知是谁发明的,说得很有道理:“一旦乐到了极点,就会发生使人悲痛的事。”王君雄家在生意做到了极致时,就发生了一件很令人费解的事。1981年隆冬时节的一天,凌晨三点,家里突然着起了一场大火,尽管全村几百口子人前来救火,但是把价值两万多元要送往北京的箱包化为灰烬,损失惨重。
失火原因也找到了,是哥哥生的锯末炉子没封好,导致火星飘起,最后成燎原之势。
船破有底,底破有帮,帮破有钉。这句话在乡间表达的意思就是形容家底厚实。
因为王君雄家经营箱包有了原始积累,有了不少的积蓄,这一场大火并没有给他家造成灭顶之灾。但一场大火把三间房烧了。第二年春天,他家又盖起了五间大瓦房。要交货的箱包烧没了,加班加点继续生产。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家里的生意又恢复了正常。
这年刚满八岁的王君雄看到家里发生的一切,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但他又看到爸爸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打倒压垮,而是继续奋进努力,用辛勤的汗水和奋力拼搏的进取精神,把火灾造成的巨大损失夺了回来。
就是这件事在小小的王君雄内心深处,打下了永不服输的坚实烙印。对他之后的人生路如何走下去,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
老话儿说:“七岁看大,八岁看老。”王君雄从小长得就虎头虎脑,从小就聪明睿智,从小就有争强好胜的豪迈气概。小学在本村上的,成绩一直不错;初中在刁窝中学读的也很优秀,高中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涿州第二中学。
上小学、读初中没有压力,竞争也不激烈。可到了高中,大家都是通过考试优中选优上来的,竞争就很激烈。况且在他上学的年代,国家大中专院校还没有扩招。三年的高中生涯,王君雄一点不敢怠慢,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有时还要挤出一点时间博览群书。应该说在高中阶段,王君雄真的没少下功夫。可是,还是因为国家招生名额有限,他们班七十多名学生只有四人金榜题名,考上了大本、大专,其他人名落孙山,王君雄就在其中。
是复读?是工作?他们班一部分学习成绩好有志气的同学不死心,选择了复读,第二年、第三年大都考上了大本,甚至中专。而王君雄有了一个就业的良机,1992年7月16日,经人介绍,他来到了涿州市东方毛纺厂,出任办公室秘书。
从学校门儿出来走进工厂的大门,王君雄异常兴奋。特别是面对厂里众多年轻漂亮的女员工,他情窦初开,暗暗窃喜,觉得自己这份工作很是顺心。因此,在工作中,他服从命令听指挥,每天早来晚走,工作积极主动,厂长交给他的各项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很得厂长的赏识。
厂长看到自己招聘来一个好苗子,一个可以担当大任的才子,心里也很高兴。他琢磨着对这孩子要精心栽培,没多久,就计划提拔他为毛纺厂办公室主任。
而令厂长万万没想到的是,到了1994年正月,刚刚入职不到两年的时间,王君雄找到厂长递交了辞职书,拍拍屁股走人了。
那么,王君雄为什么要辞职呢?事出有因:1994年,沿鲁村党支部决定,筹建涿州市沿鲁机械配件厂,谁当厂长呢?大家费了心思。因为王君雄是高中毕业,因为王君雄的爸爸是村里的会计,村领导班子选来选去,就盯上了王君雄。
21岁乳臭未干的半大小子能当厂长吗?村里的老百姓们质疑,爸爸妈妈也觉得他年龄小,担不起涿州市沿鲁机械配件厂厂长的重任。
村党支部领导对王君雄有信心。他找到王君雄的父母,掰开揉碎地做工作,告诉他们,王君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才见分晓。
由于村干部已经决定的事,谁也阻拦不了,就这样,1994年正月,王君雄辞去了东方毛纺厂秘书的工作,到涿州市沿鲁机械配件厂出任厂长一职。
村办企业是白手起家,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困难就成山了。王君雄天生就不怕困难。在筹建配件厂的过程中,他拿出了浑身的解数,建厂房,买设备,请师傅,联系业务,哪一个环节都环环紧扣。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就让工厂红红火火地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村办企业顾名思义就是属村里领导,大事小事要早请示晚汇报,屁大点事自己也做不了主。令王君雄费解的是,村领导到企业指手画脚还能接受,可村里的其他干部也时不时地来到厂里说三道四,真让他进退两难。
父亲看到儿子整天愁眉不展,闷闷不乐的样子很是心疼,就勒令儿子辞去了机械配件厂厂长一职。
四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从秘书到厂长,“从奴隶到将军”王君雄秘书也当了,官儿瘾也过了,今后的路怎么走?人生的第三个拐点在哪里?都是个未知数。
(三)
“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是一句俗语,说得非常在理。王君雄就是一个有福之人。村机械配件厂厂长一职不干了,二姐告诉他,购物中心有一个人的柜台要转租,你可以把这组柜台盘下来,经销什么自己拿主意。正在王君雄为选项目犯难时,贵人出现了。一个朋友支招儿,让他经
销名牌儿皮鞋、雪地鞋,厂家有朋友负责联系。就是在1995年的秋后,王君雄就开始从事卖鞋生意。
由企业到官场,虽然时间不长,王君雄已经得到了锻炼和考验。那么,从事商业做小买卖,王君雄也很快进入了角色。他租柜台经销各种皮鞋布鞋雪地鞋,因为品种全,加之价格合理,很快打开了销路,可以说生意非常兴隆。当然了,每天的盈利也很丰厚。
就在王君雄一门心思经营自己的卖鞋生意之时,又有贵人找他,去民政局工作,临时工,有转正的机会。
在这个拐点上,王君雄没有犹豫,很快去民政局报了到。那么,自己的柜台还租不租,自己的卖鞋生意还做不做?王君雄就是睿智,王君雄就是有两下子。他的决定是:民政局的班儿要上,自己的卖鞋柜台继续经营。一旦在民政局干不下去了,还有后路。
就是在1995年,王君雄购物中心的生意做了时间不长,就来到涿州市民政局执法大队,当了一名民政干部。
民政局执法大队的主要任务是移风易俗,殡葬改革。
“移风易俗”从字面上看就是改造旧的风俗习惯,而殡葬改革就是“挖坟掘墓”的改革,老百姓是不能接受的。王君雄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对于他干的工作老百姓不理解,他就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他就从宣传入手,大力宣传移风易俗的好处。因为民政局王君雄的顶头上司领导有方,王君雄配合领导有力,1995年、1996年,连续两年涿州市民政局殡葬改革工作在全省都是先进。
到了1997年初,因为王君雄干工作有板儿有眼儿,因为王君雄干工作肯吃苦卖力气,因为王君雄写字写得很好,很是得到领导的赏识。因此,局领导又把他调到了信息科,从事“耍笔杆子”的活儿。
因为王君雄上学时文科就不错,因为王君雄当过秘书,在写作这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民政局信息科,他的工作干得还是相当出色的。
什么叫“天有不测风云?”什么叫“人有旦夕祸福?”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正在王君雄工作踏实肯干,积极表现,指望着能有一天由临时工转为正式工时,涿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党政机关清退临时工的文件。这下王君雄傻眼了,他的顶头上司也很茫然。为了应付上级,躲避风头,为了留住人才,他的顶头上司把他安排在烈士陵园负责写碑文。
然而,胳膊拧不过大腿。在烈士陵园只待了几个月,王君雄还是提出了辞职申请。
在人生的第三个拐点败下阵后,王君雄没有沮丧,没有自暴自弃。就是在那一年,涿州市国贸大厦建成,对外出租柜台。王君雄在国贸大厦又组了几组柜台,还经销各种名牌鞋。
上学时,哲学唯物辩证法我学得不错,写文章也经常引用,就是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移,变成坏事。
王君雄从民政局的工作丢了,自己一片苦心经营购物中心、国贸大厦租赁的柜台,一门心思经营他的卖鞋生意。国贸大厦开张半年的时间,就盈利六万多元。
手头有了钱,他买了一辆松花江牌儿面包车。这也是沿鲁村的第一辆家庭汽车。
有了交通工具,他一方面用于拉货,另一方面搞出租。就这么说吧,为了挣钱,他是把自己豁出去了,每天从早到晚不得闲。
(四)
“听君一句话,胜读十年书。”这是一句老话,也是一句俗语,说得真不错。
王君雄开出租时,拉了一位物探局的老干部。俩人一路聊得很开心。临下车前老干部对王君雄说:孩子,你命中不是开出租车的料,你是帅才,将来一定会有大发展的。
老人的这句话对王君雄启发很大,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每时每刻都在寻找着人生的第四个拐点。
从1998年到2001年,他一边经营卖鞋生意,一边开出租车,只干了三年出租就歇业了。那么,还干什么营生呢?开发区中学学校食堂对外承包,王君雄看到了商机,并一举中标。到了2003年全国闹“非典”疫情,涿州市教育局作出决定,学校食堂不准外包。王君雄的这个营生又昙花一现。
路在何方?今后的人生路怎么走?王君雄又在等待着人生的第五个拐点。
机遇总是对有准备的人特别眷顾。2003年8月7日,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君雄一个朋友家的嫂子叫周凤仙,她一直做保险工作。她觉得王君雄人脉广,情商高,可以加入保险队伍。于是,她就将王君雄介绍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涿州支公司。
保险公司的领导和王君雄见面以后,俩人谈得很好,因此,8月8日就给王君雄正式办理了入司手续,自此,他就成为中国人寿的一名保险营销员。
入司以后,王君雄努力工作,东奔西跑,找亲戚、找朋友、找所有认识的人,积极宣传保险的好处。
有付出就有回报。因为王君雄入职后工作出色,业绩非常好。就在2003年的9月2日,公司召开了第三季度业务激励大会,令王君雄想不到的是,居然领导让他当主持人。作为一个刚入职的新人来讲,王君雄是非常幸运的。而就是在这个平台,王君雄把自己的主持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次展现就初露锋芒,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交口称赞。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诗写得忒好。因为王君雄天生从里到外就带着领导的范儿,2003年12月底,公司组织经理以上的主管共96人,到满城远达度假村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公司领导决定由王君雄任班长,负责培训班的管理工作。通过这次培训,让王君雄对保险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同时也为他后来走上领导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2004年2月份的一天,突然,王君雄接到了公司办公室主任的电话,让他到办公室去一趟。来到办公室和主任沟通之后,他才知道是营销四处的梁春华大姐给他报的名,应聘公司的司机一职。今天叫他来办公室的目的,就是让他出任公司办公室的司机。这也就意味着王君雄由一名保险营销外勤人员,变成了公司的内勤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开车,就是为领导和员工服务。这个工作就是一个大的平台,他就经常到保定分公司办事,自然也就让王君雄认识了很多保定分公司的上层领导和办事人员。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王君雄在办公室开车已经过去九个月了。2004年12月的一天,公司主管个险的副经理把王君雄叫到他的办公室,说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让他到松林店营销服务部当经理。
松林店服务部本身是个大营销部,而且也是比较老的服务部。但是,一直以来业绩和增长都不理想。
王君雄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员工,他说,我就是公司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领导指派他出任松林店营业部经理一职,他服从命令听指挥,愉快地接受,并迅速和营销员们打成一片,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出主意、想办法,找短板。就是靠他的睿智、韬略,就是靠大家的共同努力,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使松林店营销服务部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业绩、增员均跻身保定全区农村服务部的前列。
人不能跟命争,命运往往很会捉弄人。2005年春节刚过,王君雄正准备上班,突然感觉到腰剧烈的疼痛。他顿时意识到自己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王君雄本想挺一挺就过去了,谁知腰疼得越来越厉害,最后都站不起来了。出于无奈,他只能和公司领导提出辞去松林店服务部经理的职务。
经过两个多月的积极治疗,王君雄觉得可以正常工作了,于当年的5月8日正式回到公司上班。
回到单位,领导又找到他,询问了病情之后,又跟他谈话准备让他筹建公司收展部,说总公司以后会重视收展部的发展。
面对一个新的部门,王君雄没有一点犹豫,很快走马上任,成为保险公司涿州支公司第一任收展部经理。
上任之后,王君雄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奋力开拓,不到一个月时间,收展部的工作就开展得红红火火。
谁知“黄鼠狼专咬有病的鸡。”王君雄刚刚把收展部的工作理顺进入良好的状态,自己的腰疼病又犯了,没辙只能再一次回家继续养病。
回家养病两个月,8月份王君雄又回到工作岗位,找领导申请当一个普通的收展员,不再当领导了。
收展员的工作就是负责孤儿保单的收费,同时再拓展新的业务。王君雄虽然没有管理的压力了,但是,每天也显得忙忙碌碌,当时因为他是负责城西片区的孤儿保单收取,所以几乎每天都要下乡很远到客户家。就这样在收展部干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转眼到了2006年4月份,因上级公司的干部调动,涿州人寿公司张经理调到满城支公司任经理,满城支公司刘经理到涿州支公司任经理。
王君雄和刘经理并不熟悉。但对于王君雄一个普通的收展员来说,谁来当经理也无所谓,他只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了就行了。本着这种心态,王君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每天还是一如既往地干好收展员的工作,公司的其他事情他是不闻不问。
2006年7月的一天,当时主管个险工作的窦副经理把王君雄叫到他的办公室,谈到上级公司要重视加大农村网点的建设,也就是说加强农村营销服务部的建设。公司准备成立县域保险部,让王君雄任县域保险部的经理。
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的原因,他没有当时答应,说考虑考虑再说。
过了一个星期,王君雄觉得既然领导看得起我,我一定要识抬举,别让领导失望。
第三天,他就找到了窦副经理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很快于2006年8月1日公司召开全体人员大会,宣布了王君雄出任县域保险部经理的任职红头文件。
他上任时,公司农网一共才五个农村服务部,三十多人出勤,属于非常低迷的状态。为了把县域保险部的工作搞上去,他走马上任后,积极发展农网的增员工作,大力拓展网点建设,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把涿州支公司的农网建设,干到了保定全区的先进行列。当时在码头镇搞的好儿媳评选活动非常成功,在刁窝乡和豆庄乡搞的保险驻村代表也是全区首例,由上任时的五个农村服务部,增加到了11个网点,做到乡乡有农村服务部。农村服务部在册人员达到了三百来人,超过了市区部,业绩也占据了公司的半壁江山,给公司领导们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金子总会发光。2007年4月27日,王君雄写的一篇“四借方略话增员”的文章在中国人寿总公司刊物发表,由此在全国保险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全国各地的国寿公司,邀请王君雄去传经送宝。一时间,王君雄在全国保险系统成了知名人士,风光无限。
因为王君雄工作出色,2008年,上级公司要培养选拔一批后备干部,涿州支公司定的是王君雄。但是,学历要求是个硬条件。当时王君雄没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因此,与转正当领导干部失之交臂,
就这件事对王君雄打击很大。虽然心情不快,但他并没有影响工作的热情,他管理的涿州农网一直处于保定全区的前列。
人生就是这么怪,机遇来了走,走了还回来。
2010年,中国人寿财险公司要在保定筹建中支公司,准备从寿险支公司选拔优秀的管理人才,去筹建县级互动机构。这下,涿州人寿支公司领导就推荐了王君雄。这样的话,既能解决王君雄的编制问题,还能为将来走上更高的领导岗位打下基础。
2010年底,王君雄到河北省分公司参加了全省互动专员首届培训班,其实就是全省县级经理的基础培训,培训结业典礼上,王君雄代表保定中支在台上发言,引起强烈反响。培训回来之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在短时间内,把涿州支公司的互动业务做得有声有色,在全区又成为先进。
人生的路总是那么坑坑洼洼,在前进当中总是被人捉弄。本来,王君雄经理当得好好的,业务刚刚有了起色,保定中支公司派来一个经理接替王君雄任正职,让他任副职。性格刚强的王君雄不再受那窝囊气,果断提出辞职,回家不干了。
他的辞职在全区引起轩然大波,其他县的互动专员们联合起来为王君雄鸣不平。后来,经过王君雄的耐心劝说下才平静下来。
在保险业,王君雄“折腾来、折腾去”好容易“折腾”出名堂来,几年之后又成了无业游民。对此,王君雄没有沮丧,也没有自暴自弃。
回家之后,考虑做什么。由于有过卖鞋的经验,所以他决定开鞋店。于是,去广州考察了欧维思鞋业折扣店的总部,签了合同成为一个加盟店。回来租房装修,紧锣密鼓,于2011年10月2日正式开张了。因为王君雄做生意的项目选得好,鞋店开张后生意很好,店员是雇来的,打理生意妻子一个人就全办了,王君雄又成了闲人。
正在这时,王君雄的命运又有了转折。寿险公司的经理又找到他,还想让他回到寿险公司管理农村网点儿。王君雄考虑到多方面因素,欣然应允了。继续从事他老本行保险工作。
因为,几年从事保险行业,王君雄已经是行里的专家,对保险方方面面的业务了如指掌,当然了,再一次入职没多长时间,又把农网做得风生水起,如日中天。
保险公司是垂直领导,领导班子很不稳定。2012年窦副经理调走了,涿州支公司又从保定调来了一位陈副经理主管个险工作。陈经理来了之后,让王君雄抓个险全面工作,包括市区部,农村部,收展部等。
千年的媳妇熬成了婆。王君雄手里有了权,工作更大胆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就是这一年,涿州的个险工作在保定全区都是遥遥领先。
权力别管有多大,王君雄由于个人临时工的身份的问题总是解决不了,签不了正式合同,这是他始终挥之不去的结,一直憋在心里很是不爽。如何能够把自己的根本问题解决了,才是最重要的问题。他一直在寻找良机。
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保定开会,王君雄碰上了一位老领导,一番交谈之后,领导最后告诉他,在寿险是永远解决不了编制问题,还是去财险公司发展,有可能就水到渠成。
2014年,经人推荐,王君雄如愿以偿去了国寿财险支公司出任副经理,主抓互动工作。通过一年的努力,涿州互动搞得非常好,得到了上级公司领导们的好评。
帅才就是帅才,因为王君雄干工作像“拼命三郎,”管哪个部门都有上佳的表现,这一点在业内已经达成共识。王君雄多年的付出,终于命运有了转折。2015年5月29日,王君雄从涿州的副经理被上级公司调到阜平任经理。从“奴隶”真正成了“将军。”
阜平虽然是个贫困县,业务基础薄。到那之后,他和寿险公司的领导及业务伙伴们通力合作,短时间内就把业务提升了一大半,受到了上级公司领导们的好评。到了2015年底,在全区总结表彰大会上,阜平公司达成率在全区非常靠前,得到了相应的表彰。
有人说,保险公司是保一方平安。而在保险公司当领导,就不能在一个地方待得长远。王君雄在阜平县当经理只一年多的时间,2016年2月23日,上级公司红头文件又把他调到了安新支公司去迎接新的挑战。在安新工作了不到两年,他把安新的各项业务开展得也有了更大的提升。2017年9月23日,接受上级公司的任命,把他又派回到涿州支公司任经理。在外面漂泊了几年后,终于他又回到了恋恋不舍的故乡任职,准备大干一场。回来涿州正赶上四季度开始,全年业务冲刺阶段。为了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王君雄真的豁出去了,没日没夜的开会,做动员工作,没日没夜的找相关人员谈话,鼓气加油,没日没夜的身先士卒,找客户展业。锯响就有锯末,有付出必定有回报,到了12月底,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涿州支公司就完成了全年任务的50%,受到了上级公司领导们的表彰。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18年1月31日,王君雄51岁的亲哥哥因突发心肌梗死离世。突然的打击,让他不知所措。上有年迈的父母双亲需要赡养,下有上学的女儿和没结婚的侄子需要照顾,经过慎重考虑,王君雄做出人生最重要的决定——辞职。
辞职两个字话说出来简单,这就意味着他千辛万苦争取的编制没了,经理的权力没了,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面对王君雄作出的这一决定,亲戚、朋友、同学、同事、拜把子兄弟都出面好言相劝,让他慎重考虑。王君雄犟得像头牛,谁的话也听不进去,就这样,2018年初,他从经理又变成了无业游民。今后还有人生的拐点吗?王君雄对未来还是充满期待。
从2003年到2018年,王君雄在保险行业整整耕耘了15年。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王君雄真没少受苦,真没少遭折腾。有苦就有甜,在保险公司他得到了历练,是保险公司让他经受了考验和历练,是保险公司让他视野宽了,格局大了,情商更高了,人脉更广了。
有了情商,有了人脉,就会有干不完的事业,有成千上千万的项目任他挑选。
在坊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有能耐的人不挣有数儿的钱。”
辞去保险公司经理一职后,他马不停蹄,首先于2018年9月成立了涿州雄玉商贸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办公家具,还承揽一些项目。2020年又成立了涿州慧之眼商贸有限公司,下属两个眼镜店。可以说,什么营生挣钱,他就经营什么。
船大抗风浪,船小好调头。从2018年到现在,王君雄辞职下海已经7年有余。这七年间,尽管遇到了“新冠”疫情,尽管遇到了6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尽管遇到了多年挥之不去的市场疲软,尽管遇到了父亲脉管炎、母亲患老年痴呆、嫂子惨遭车祸,来自各方面的磨难,“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永不服输的王君雄,用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战胜了一个个困难,越过了道道险关,终于到达了成功的彼岸,实现了家庭和睦、生意兴隆、事业兴旺,取得了家庭事业双丰收。
后记
采访了王君雄,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前进的道路很是坑坑洼洼,很是坎坎坷坷。他在创业的路上,真是磨难多,拐点也不少,最后还是把国字号的铁饭碗摔碎了,把挨管的官儿也给辞了,当上了自己给自己任命的总经理。几年的自主创业虽然也有艰辛,也没少吃苦,为了自己还是值得的。
每个人在成功以后都有家国情怀。王君雄也不例外。他开的眼镜店与双语学校接壤,在他的店里设立了爱心花镜,爱心太阳镜,爱心冷饮等都是免费领取。无论是孩子还是过路人,长期供应矿泉水、冰棍、饮料,不收一分钱。寒门学子上大学交不起学费,他赞助;南方地震、全国各地包括涿州闹洪灾,他慷慨解囊。为了振兴涿州文化,2024年11月份,他还被选举为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组织数十名文艺爱好者,创作、挖掘、梳理民间文化,为大美涿州的文艺振兴出力流汗作贡献。
一个个人生拐点, 一次次艰苦磨炼,是王君雄花钱买不来的财富;从磨炼到历练,使王君雄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坚强,使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到了大大提升;使他在人生的路、创业的路上走得步伐更稳健。
撰写王君雄的长篇通讯给我的启示是:他的境遇可以与郑板桥的著名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号入座。王君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2024年7月24日
- 上一篇:徐志摩与吴宓(韩石山)
- 下一篇:为什么腐败亡国的魔咒,两千年来从未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