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才子遇宋朝文盲侍卫,一路憋屈没处说!

发布时间:2025-07-05 21:05  浏览量:1

本文结合历史事实及个人观点撰写,文末已标注参考来源

公元974年秋天,北宋大军渡过长江,攻打南唐。

南唐后主李煜很害怕,他想派人去宋朝求和,希望能让宋朝退兵。

李煜身边最有名的才子是徐铉。

徐铉学问非常大,口才也特别好,在整个江南地区都非常有名。

李煜认为派徐铉去,靠他的口才和学问,或许能说服宋太祖赵匡胤。

徐铉的名气很大,宋朝的官员们都知道他厉害。

以前徐铉来宋朝谈判,宋朝派出的官员常常被他辩驳得哑口无言。

这次听说徐铉又要来,宋朝的官员们都很头疼,没人愿意去接待他。

大家怕自己说不过徐铉,丢了宋朝和自己的脸面。

宰相赵普也觉得很难办,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只好去请示皇帝赵匡胤。

赵匡胤听完汇报,没有为难,反而很轻松地笑了笑。

他没有从官员里选人,而是让管理皇宫侍卫的机构,提供一份完全不识字、没文化的侍卫名单。

侍卫们很快报上了十个文盲的名字。

赵匡胤随便看了一眼名单,就从中随意点了一个人的名字,说:“就让他去接待徐铉吧。”

这个命令让所有人都很惊讶,那个被选中的侍卫更是完全不明白怎么回事,但皇帝的命令必须执行,他只好接受了任务。

徐铉从南唐出发,渡过长江前往宋朝。

他心里准备了很多说辞,打算一见面就给宋朝一个下马威。

当他看到宋朝派来接待(押伴)他的使者时,有点意外:这人看起来高大粗壮,不像个读书人。

但徐铉觉得人不可貌相,也许对方有真本事。

两人一起坐船北上。

船一开动,徐铉就主动开口说话了。

他讲江南的风土人情,分析天下的局势,还引用经典、背诵诗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徐铉讲得非常起劲,同船的宋朝随从都听得暗暗心惊,担心他们的使者接不住话。

然而,那位被赵匡胤选中的侍卫,根本听不懂徐铉在说什么。

他既没读过书,也不懂这些文绉绉的东西。

面对徐铉的长篇大论,他只能呆呆地听着,偶尔点点头,或者含糊地应几声“嗯”、“哦”、“好”。

徐铉一开始以为对方被自己的才学震住了。

但一连好几天,无论徐铉说什么话题,怎么引导,这位宋朝使者始终是这副样子,没有任何有内容的回应。

徐铉说得口干舌燥,也觉得非常没意思,最后自己也懒得说了。

原本可能激烈的辩论,变成了徐铉一个人的独角戏和长时间的沉默。

船终于到了汴梁(北宋都城)。

徐铉见到了宋太祖赵匡胤。

他立刻抓住机会,质问赵匡胤:“我们国主李煜侍奉陛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恭敬,从来没有做错什么,您为什么还要派兵攻打我们呢?”

赵匡胤回答得很干脆:“既然是父子关系,那怎么能分成两家过呢?” 这句话把徐铉问得无话可说。

过了几个月,宋朝的进攻没有停止,南唐的形势更危急了。

李煜没有办法,只好再次派徐铉去宋朝求情。

这次徐铉见到赵匡胤,态度更加恳切,反复强调南唐对宋朝的忠诚和恭敬,哀求宋朝退兵。

两人争论了很久,徐铉越说越激动。

赵匡胤突然变了脸色,手按着宝剑站起来,厉声说:“够了!不用再说了!你们江南国主(李煜)有什么罪?无非是天下一家,我的床边,怎么能容忍别人在那里打呼噜睡觉!”

赵匡胤这话的意思是,天下只能有一个皇帝(他本人),南唐必须被消灭。

徐铉被赵匡胤的气势吓住了,脸色发白,再也不敢出声。

徐铉两次出使都没能成功。

宋朝军队最终攻破了南唐的都城金陵(今南京),李煜被迫投降。

徐铉后来也跟着李煜归顺了宋朝。

参考文献:

1. 《宋史·太祖本纪》

2. 《宋史·南唐李氏世家》

3. 《续资治通鉴长编》

4. 《宋人轶事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