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十大才子!(文学篇)

发布时间:2025-07-20 22:21  浏览量:1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才子”并无统一标准,但以下人物常因才华横溢、影响深远而被推崇。他们跨越不同朝代,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成就卓越:

1. 屈原(战国)

关键词:楚辞之祖、爱国诗人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开创楚辞体,代表作《离骚》《天问》。

以瑰丽想象和深沉家国情怀影响后世千年。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 先秦·屈原(存疑)《渔父》

译文

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沅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向他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么,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圣人不死板地对待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大家都迷醉了,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为什么想得过深又自命清高,以至让自己落了个放逐的下场?”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一定要弹弹帽子,刚洗过澡一定要抖抖衣服。怎能让清白的身体去接触世俗尘埃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便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

2. 司马相如(西汉)

关键词:汉赋巅峰、文坛宗师

汉赋代表作家,作品如《子虚赋》《上林赋》气势恢宏,确立汉赋体制。

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亦成千古佳话。

《诀别书》: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虽是诀别书,可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缠绵的情。与君长诀,太难,纵然他背叛了这段爱情,她依旧爱着他。爱的确会改变一个人,她曾为爱夜奔,如今,却没有割舍爱的勇气。这封信是她最后的希望,倘若那人还有半分旧情,就应当回头。

千里之外,司马相如看到信后,不禁想起昔日的患难真情,心中羞愧。

二人隐居山林,远离红尘喧嚣,过着白头偕老的生活。

虽然两人重归于好,可这件事情始终是扎在心头的一根刺。哪怕多年以后,他们双双年迈,也无法忘记曾经那首《白头吟》。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是承诺,也是愿望。

3. 曹植(三国)

关键词:才高八斗、建安风骨

建安文学集大成者,七步成诗的传奇彰显其敏捷才思。

《洛神赋》《白马篇》等作品文采斐然,被谢灵运赞“独占天下才一石”。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曹植的名作,相传为他在兄长曹丕逼迫下七步之内所作,表达了对兄弟相残的悲愤之情。

全诗如下: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诗中以“豆”和“豆萁”比喻兄弟,用豆萁煮豆的情景,形象控诉了骨肉相残的残酷,最后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4. 李白(唐代)

关键词:诗仙、浪漫巅峰

唐代诗歌巅峰代表,风格飘逸豪放,如《将进酒》《蜀道难》。

融合道家超逸与侠客精神,被誉为“谪仙人”。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5. 杜甫(唐代)

关键词:诗圣、史诗巨匠

现实主义诗歌高峰,作品如“三吏”“三别”记录时代苦难。

格律严谨、沉郁顿挫,被尊为“诗史”。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

整首诗围绕着诗人暮年登高所见、所感展开,主题深刻而厚重。它不仅仅是个人身世的悲叹,更是那个动荡时代无数文人乃至普通百姓苦难命运的缩影。杜甫一生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却在晚年漂泊无依,贫病交加。通过这首诗,他将个人的老病孤愁、壮志未酬,与家国的兴衰、社会的离乱紧密相连,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不再、盛世难寻的无尽怅惘,让千载之后的读者依然能感受到那份震撼人心的力量。

6. 王勃(唐代)

关键词:初唐四杰、骈文绝唱

年少成名,《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成千古绝句。

革新绮靡文风,为盛唐文学开辟道路。

《滕王阁序》千古名句

01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释文: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我这不得志的人?偶然相逢,满座都是他乡的客人。

02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释文:年岁虽老意志却更加强烈,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初心?遭遇穷困而意志更加坚定,不能放弃凌云之志。

03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释文: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立功无数,却难封侯。

04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释文:北海虽然遥远,乘着大风仍然可以到达;晨光虽已逝去,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

05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释文: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意识到万事万物的的消长兴衰是有定数的。

06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释文:落日映射下的彩霞与孤鸟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

07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释文:傍晚时分,渔夫在渔船上歌唱,那歌声响彻彭蠡湖滨;深秋时节,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惊叫,哀鸣声一直持续到衡阳的水滨。

7. 白居易(唐代)

关键词:通俗诗杰、新乐府运动**

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语言平易近人,如《长恨歌》《琵琶行》。

作品流传海外,影响日本、朝鲜文学。

《长恨歌》(节选)

白居易〔唐代〕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已经成了永远的千古绝唱。且不说唐玄宗的荒淫怎样招致了“安史之乱”,单就他与杨玉环的爱情而言,真的是惊天地 泣鬼神的,从这里看过来唐玄宗终究也是一个俗人,天下太平时爱美人胜过爱江山,而当失江山时是他又选择了弃美人而爱天下。当他最后什么都失去的时候,他的痛楚他的思念他的真情就化成了“此恨绵绵无绝期”。

爱情永远是生命中最灿烂的华章,白居易写的如此动情,令人肝肠寸断,是我们多少人心事的映射。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绝世爱情又何尝不是白居易与湘灵(他一生不得的至爱)或者平凡生活中你我他的故事重现,所以我们感动我们哭泣我们无奈,感谢白居易给我们带来如此震撼的传世之作,我们每每读起它,都可以一个人肆意的大哭一场。

8. 苏轼(北宋)

关键词:千古全才、豪放词宗

诗、词、散文、书画皆精,开创豪放词派,代表作《赤壁赋》《水调歌头》。

豁达人生观与艺术造诣使其成为文化偶像。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创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有一次,他与朋友外出,途中突然遭遇风雨。同行之人皆因这场突如其来的雨而狼狈不堪,唯有苏轼却泰然自若,还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从这首词中,我们能学到很多人生的真谛。生活中,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就像那突如其来的风雨。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慌乱、退缩,要像苏轼一样,保持一颗豁达、乐观的心,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外部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当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困难时,会发现那些曾经让我们感到痛苦不堪的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

9. 唐寅(明代)

关键词:江南第一才子、诗画双绝

“吴门四家”之一,擅山水人物画,诗作潇洒不羁,如《桃花庵歌》。

民间传说中“唐伯虎点秋香”使其成为才子符号。

桃花庵歌

明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 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 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 他用一幅画换一壶浊酒,看似洒脱的 “摘桃花换酒钱”,实则是走投无路的无奈。他用卖画所得,买下苏州城西三十亩荒园,取名 “桃花庵”。在这里,他种下桃树,看着它们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世人笑我忒疯颠,我咲世人看不穿。”世人只见他醉卧桃林、卖画换酒的潇洒,却看不到他在废墟里种桃花的洒脱。“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这般逍遥背后,是他在绝望后的清醒选择 —— 不醒,便会在痛苦中沉沦;不醉,就难以忍受现实的刺痛。

10. 纳兰性德(清代)

关键词:清词三大家、至情至性

满族词人,词风哀婉真挚,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饮水词》写尽人生惆怅,至今广为传诵。

李商隐(晚唐朦胧诗风)、李煜(词坛帝王)、辛弃疾(豪放词派)、徐渭(明代奇才)等,亦在才子之列。

这些人物不仅以才华名世,更以作品传递的精神跨越时代,成为中华文化的璀璨符号。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简析: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是一首拟古之作,此词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这首词以一个女子被情所伤后与伤害她的男子决绝分手为背景,通过运用班婕妤被弃、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等典故,以及“秋扇”“骊山语”“雨霖铃”“比翼连枝”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怨、凄楚、悲凉的氛围,抒发了闺中女子被抛弃的幽怨之情。全词格调凄婉,情感沉郁真挚,语言流畅,富有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