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然:“样板戏”又惹着、碍着谁了?

发布时间:2025-07-15 23:59  浏览量:1

近一时期,不知何处刮起一股妖风,网络上经常出现借某些所谓名人之口,大行指摘、贬损、否定“样板戏”之能势。他们貌似从戏曲传承艺术、时代主题背景、文化演进等话题角度切入,将带有鲜红印迹的八大经典“样板戏”,逐一数落,从根本上污名化。

从这些文章推出节奏不难分辨得出,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有来头的“回头算”。他们颇费周章地如此做的目的是什么呢?稍作思忖,不外乎有:

一是,继续借否定“样板戏”之名,进而否定一个时期的文化热烈景象,进而否定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文艺讲话精神和宗旨思想。有些人一直在迎合某些势力需求,将彻底否定红色记忆视为己任。

二是,为腐朽的才子佳人唱赞歌,将现时文化发展方向彻底扭转到没有精神家园,只有金钱利益的土壤,形成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所谓“流派”。一些人整天哼哼叽叽,岂不知宏大的场景只落得个“小众艺术”。

三是污蔑高峰,显示自己的存在。自“样板戏”之后,我们舞台上还有广大民众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剧目吗?答案是,没有。除了有人一声高八度以上的“叫小蕃......”包打天下,恐怕再找不出什么像样的玩意儿。

笔者不是戏曲工作者,亦不是文艺评论家,但对当前有人极力贬损红色文化和红色剧目的行为,实在是痛心疾首,深恶痛绝。

一些人营营苟苟,慽慽怚怚,总在与广大人民群众唱反调、说反话,总在与新时代正向前行论悖理、行逆事,他们居心何在,用意何为?相信现实的人民群众眼睛还是雪亮的。

应当承认,当前意识形态宣传阵地已小部分分散、失守,正能量的东西成不了主流,必然有负面的东西去占据。有人即趁机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为的就是制造当今人们认识上的混乱,迷离社会民众,达到其险恶的政治及经济利益目的。

任何时候,我们的根不可以断,初心不能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不可以割裂,不可以迷失,更不可以轻蔑糟蹋。前苏联的轰然垮塌瓦解,殷鉴不远,我们切实应当谨记这一血的教训。(周浩然,2025年7月15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