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凭书法“逆天改命”,雍正看了他的字,突破祖制,提拔他为状元

发布时间:2025-07-15 01:21  浏览量:1

很多历史人物因为一手好字而名留青史,甚至掩盖了自己其他方面的光芒,比如欧阳询、颜真卿,他们是大唐一代名臣,但在很多人看来这两位就是“楷书家”。相比于这些世家大族,清代有一位读书人,实实在在沾了写字好的光,从此逆天改命,他就是彭启丰。

彭启丰,字翰文,号芝庭,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生于江南长洲(今苏州)一户书香门第,他自幼表现出过人的书法天赋,三四岁时就能拿毛笔写大字,临摹古人字帖,等到了七八岁时,已经远近闻名了。

彭启丰十六岁入官学读书,好学上进,博闻强识。雍正五年(1727年),他进京参加会试,拔得头筹,在之后的殿试时,又被列为一甲三名。雍正看了他的卷子,大为赞赏,尤其是被他的书法所折服,于是突破祖制,以书艺绝伦将他拔为第一。

彭启丰因字写得好而被以提拔为状元的事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当时的学子士人都临摹他的法帖,得其片纸只字便视为至宝。雍正听说后表示:“此子笔墨,当为天下范”。雍正驾崩后,继位的乾隆皇帝更是个“书画迷”。他多次向彭启丰请教,并让他为自己代笔、题跋。

彭启丰在雍正、乾隆两朝仕途顺遂,历任左佥都御史、浙江学政、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兵部尚书等,这与他的书法受皇帝喜爱有很大关系。彭启丰的字以隽秀雅致著称,无半点俗气和燥气,温润如玉,灵动细腻,文人气、才子气充盈纸面。

彭启丰五体皆能,尤以行书、楷书最为精妙,他深耕帖学一脉,取法广,功力深厚。他的行书多顺锋起笔,行笔中侧并用,笔画骨肉匀称、清秀俊逸,笔法细腻而不失力度,字形舒展,笔画之间的连带关系处理得极为巧妙,整体布局疏密有致,行气贯通,给人一种行云流水的美感。他的小楷更是精致,字形工整秀丽,点画细腻,尤其是起笔和收笔的处理,显得极为讲究,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

彭启丰的书法深受王羲之、赵孟頫等大家的影响,但他并不拘泥于前人,而是在传统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风格,如将赵孟頫的妍美潇洒的笔画与颜真卿楷书宽博舒展的结构相结合,刚柔并济、虚实结合,既有古人的韵味,又有自己的创新,堪称清代书法的代表之一。

彭启丰的字很少有大开大合,而是平正中带几分欹侧,端庄带几分险绝,墨色有浓淡变化,体势有收放高低对比,静中有动,一派自然天成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