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尧提议香港立林则徐铜像,网友一致认为,更应该立毛主席铜像

发布时间:2025-07-11 23:02  浏览量:1

最近香港发生一件事,估计很多人应该看到了。

那就是香港特区立法大会讨论更新文化政策无约束力议案,作为立法会议员的何君尧提出一个倡议。他说香港回归这么多年了,应该消除殖民色彩,给皇后大道,维多利亚公园改名。

何君尧的意思很清楚,就是现在香港很多地方命名都是以英国文化来取的,这实际上一种历史文化扭曲。

所以他建议改名,但我认为他的提议名字中还是带着一种“西方风格”的名称。比如“维多利亚公园”,他认为改成“多维利公园”,那么作为中国香港,在自己的土地上,这两种名字也并没有区别。

曾经由于历史问题,香港被英国殖民这么久,肯定在文化上被遭到改变,如今要还原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色彩,无疑是当务之急。

当何君尧提出在香港立林则徐的铜像,似乎还真有些值得讨论,这让我想起红歌网的秦明老师,他提出一个说法非常好,那就是认为在香港更应该立毛主席的铜像。

何君尧之所以提议设立林则徐的铜像,这主要是想要通过林则徐的英勇事迹来强化国民历史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因为林则徐发动虎门销烟,才引发第一次鸦片战争,但由于无能的清政府战败,最后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从而向英国割让香港。

这应该是林则徐与香港唯一的纽带,作为禁烟的民族英雄,如果把他的铜像立在香港,如果从事件上考虑条理性,我反而觉得有失妥当,因为怎么看都有点不是味道的感觉。

正如秦明老师说的那样,林则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了向英国人赔罪,就把林则徐发配新疆,这对于历史来说只是一段屈辱的印记,我们也不应该忘记,但对于香港来说,林则徐的精神力显得有些模糊,他反而是在东莞和福建才是重点,这也是福州和东莞虎门设立林则徐雕像的原因。

那么如果说从号召力上来说,立谁的雕像最合适呢?

秦明老师认为要立雕像还是毛主席最合适,这个提议得到了网友们一致推崇和点赞。

原因如下:

一,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他的影响力可以说是世界性的,他是中华民族的伟人,是他带领共产党人和全国老百姓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才具备了收回香港的条件。

同时香港的繁荣也是因为毛主席在新中国的时候,从国家战略部署,把香港作为一个连接世界的窗口,才具备了国际化地位,正是这窗口地位,才激活了香港的商业圈,从而使得香港繁荣起来。

二,关于香港的“一国两制”构想,也是毛主席提出的一个理论方针。当时这个构想是面对台湾回归的问题,周恩来根据毛主席的要求提出“一纲四目”的原则,这就是后来的“一国两制”。

三,在香港文化界,那老一代的文艺人士,普遍都有一种毛主席情结。就比如“四大才子”之一的黄霑,还有喜剧之王周星驰等等,在他们的作品里都存在着毛主席的情怀。

如果不是秦明老师说出来,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黄霑那些高昂激越的歌曲,灵感来源就是毛主席的诗词,而周星驰的作品更不用说了,看似是喜剧,其实表述的都是底层老百姓的艰辛。毛主席之前谈水浒传就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古代的文艺作品,从来没有农民,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就是站在统治阶层上。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是香港女星刘嘉玲有一次来到北京天安门毛主席的画像前,她拍了一张照片,写下一句让人感动的话:48年…我终于来到了这里!东方红,我心中的红太阳!

正如秦明老师说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只要是经历过当年历史的香港工人阶级和老百姓,他们对那个时代的红色思想更有体会,对伟人的崇敬之情也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也更能增加爱国感情。

所以说在香港立毛主席铜像,对于未来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