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荒淫无边
发布时间:2025-07-05 05:30 浏览量:1
文/王心桥
泰始元年,洛阳城一片繁华。这一年,司马炎接受魏元帝曹奂的禅让,登上皇位,建立西晋。登基大典结束后,司马炎回到后宫,心中既有开创基业的豪情,又有对未来的期许。
“陛下,”一个温柔的声音传来,武元皇后杨艳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她出身弘农杨氏,自幼父母双亡,被舅舅养大,生得聪明贤慧,善于书法,天生丽质 ,娴熟女工。“今日登基大典,陛下辛苦了。”
司马炎看着眼前这位陪伴自己多年的结发妻子,微微一笑:“有皇后在,后宫之事朕无忧矣。”杨艳为他生下了三子三女,其中次子司马衷被立为太子。
然而,随着西晋的稳定,司马炎的心思渐渐放在了扩充后宫上。泰始九年,一道选秀的诏令传遍全国。一时间,天下适龄女子纷纷入京,只为了能进入那神秘的皇宫,成为皇帝的妃嫔。
胡芳便是其中之一。她出身将门,性格直率刚毅,容貌娇艳,身材高挑瘦削。选秀那日,胡芳一上殿,便吸引了司马炎的目光。
“此女甚美,”司马炎对身旁的太监说道,“可有姓名?”
“回陛下,此女乃胡奋之女胡芳。”太监恭敬地回答。
胡芳中选后,却并不开心,当众大哭起来。侍臣们赶紧上前劝阻,生怕皇帝听到怪罪。
“我连死都不怕,还会怕皇帝?”胡芳大声说道。
这一句话,让司马炎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快,胡芳便被封为贵嫔,受到厚宠。一年后,她生下女儿武安公主。
杨艳看着胡芳得宠,心中满是嫉恨。她时常在司马炎面前说胡芳的不是,但司马炎却并不在意。
“皇后,”司马炎说道,“胡贵嫔性格直爽,朕甚是喜欢,你莫要再为此事烦恼。”
杨艳心中委屈,但也无可奈何。她知道,自己的美貌已经随着岁月渐渐消逝,想要留住皇帝的心,越来越难了。
随着后宫嫔妃越来越多,司马炎每晚都为去何处过夜而烦恼。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乘坐羊车,羊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过夜。
嫔妃们为了能得到皇帝的宠幸,纷纷想出各种办法。胡芳让宫女拿竹叶插在门上,把盐汁洒在地上,羊闻到盐味,便会停下来,这一招果然奏效,司马炎时常光顾胡芳的宫殿。
而左棻的入宫,则是因为她的才华。左棻是才子左思的妹妹,擅长诗文。司马炎听闻后,便将她纳入后宫,封为修仪,后进为贵嫔。然而,左棻貌丑又体弱多病,几乎从未得到过司马炎的招幸。她只能在孤灯之下,写诗作词,抒发心中的寂寞。
“这左贵嫔的诗写得真是好,”司马炎看着左棻新写的诗,赞叹道,“可惜啊,朕与她终究是无缘。”
杨艳的身体越来越差,泰始十年,她病重卧床。临终前,她看着司马炎,眼中满是担忧。
“陛下,”杨艳说道,“我死后,望陛下能立我堂妹杨芷为后,她温柔善良,定能照顾好陛下和太子。”
司马炎想起与杨艳多年的夫妻情分,心中不忍,便答应了她的请求。杨艳死后,司马炎追封她为武元皇后。
咸宁二年,杨芷入宫,被册封为皇后。杨芷美艳动人,性情柔和,无嫉妒心,因此颇得司马炎宠爱。她一心想要为司马炎生下皇子,可命运弄人,她生下的皇子早夭,此后再无生育。
此时,太子司马衷的痴傻众人皆知,司马炎也曾多次想要废立太子。
“太子生性愚钝,恐难当大任,”司马炎对大臣们说道,“朕想另立太子。”
杨芷和赵粲多次从中劝解。赵粲是杨艳舅舅的女儿,杨艳临死前将她和杨芷召进宫,将司马衷托付给二人。
“陛下,太子虽不聪慧,但为人忠厚,且有皇后教导,日后定能成为贤君。”杨芷说道。
“是啊,陛下,废立太子乃大事,不可轻易为之。”赵粲也在一旁附和。
在她们的劝说下,司马炎最终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
太子妃贾南风善妒暴虐,太子宫中几位怀孕的宫人都被她杀害。司马炎得知后,勃然大怒,要废掉贾南风。
“此等悍妇,怎能为太子妃?”司马炎愤怒地说道。
赵粲和杨芷连忙相劝,尤其是赵粲,磕头求情,额头都破了,才使司马炎打消了念头。贾南风因此对赵粲非常感激。
太熙元年,司马炎病逝,司马衷继位,尊杨芷为太后,贾南风被立为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害怕大权旁落,于是与杨芷私改遗诏,总揽军政大权。
杨氏父女专权,引起了贾南风的不满。她决定联合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
“太后与杨骏专权,危害社稷,”贾南风对司马玮说道,“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司马玮点头同意:“皇后放心,我定当全力相助。”
不久,楚王司马玮率兵入京,杀死杨骏。杨芷被废去太后号,贬为庶人。贾南风还不解恨,又将杨芷的母亲庞氏处死。杨芷向贾南风剪发磕头,请求为妾,求免母亲一死,皆不获准。最终,杨芷被活活饿死,年仅三十四岁。
赵粲在司马炎死后,依附贾南风。然而,好景不长,永康元年,司马伦发动政变,矫诏遣齐王司马冏率兵入宫,贾南风被赐死,同一天,赵粲也被仗杀。
胡芳在司马炎死后,按照魏晋惯例,在宫中养老。她时常回忆起与司马炎相处的日子,心中感慨万千。曾经的宠爱,如今都已成为过去。
左棻在司马炎死后十年,病逝于宫中。她一生虽有才名,却在寂寞中度过,无儿无女,孤独地走完了一生。
司马炎的后宫,曾经繁华热闹,如今却只剩下一片凄凉。那些曾经的恩宠、嫉妒、争斗,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被人遗忘 ,只留下一段段故事,供后人评说。(2025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