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顶流李师师:凭才貌让帝王吃醋,还能帮梁山 “搞定” 招安?

发布时间:2025-11-14 00:03  浏览量:1

作者:赵心放

《水浒传》中,燕青请李师师帮忙疏通与宋徽宗关系,是梁山泊最终能够实现朝廷招安的关键。周邦彦与李师师关系密切,两人相互倾慕,宋徽宗知情后还为此吃醋耶。李师师真的有这么才貌双全、神通广大吗?本文专门聊聊这个话题。

(一)为梁山泊招安出力

《水浒传》第38集详细叙述了这个过程。

梁山泊好汉虽然高举替天行道”大旗,在江湖上越战越强,威名远扬,但宋江一直怀着招安之心,希望梁山泊众好汉能够归顺朝廷获得名分,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燕青奉宋江之命前往东京,找到与皇帝关系密切,且颇具才情和见识的李师师,请她帮忙牵线搭桥。

燕青来到李师师的府邸,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俊俏外表,赢得李师师的赏识后,他向李师师表明来意,恳请她帮忙在宋徽宗面前说情,为梁山泊谋求招安的机会。李师师被燕青的诚意打动,同时也了解到梁山泊的势力强大,若能招安,对朝廷也有好处,于是答应帮忙。

不久后的一天,宋徽宗到李师师的府邸寻欢作乐。李师师趁机在宋徽宗面前提及梁山泊之事,将燕青的请求转达给皇帝。宋徽宗方知童贯、高俅等人谎报战功,考虑到梁山泊的实力和影响力,认定招安是一个可行的策略,既能化解朝廷的心腹大患,又能收编一批英勇之士为朝廷所用。于是,他决定派遣宿太尉前往梁山泊,完成正式招安工作。梁山泊好汉最终卸下“替天行道”大旗,接受朝廷任命。

李师师成功沟通了梁山泊与宋徽宗的联系渠道,为梁山泊的招安铺平了道路,说明李师师多么机智与能干,以及她在宋徽宗心中的份量。

(二)与周邦彦两情相悦

张端义(1179-1246前后)字正夫,号荃翁,南宋朝人,曾任仪真录事参军,因三次上书言事触怒权贵,被贬韶州。《贵耳集》是其谪居期间完成的笔记集,收集朝野掌故,典章制度及文人轶事,全书分上中下三卷。是研究宋代社会的重要文献。

在《贵耳集》中,记述了李师师和周邦彦的交往。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是北宋末期的一个大才子,创作了许多经典词作,被誉为“词家之冠”。周邦彦与李师师关系密切,两人两情相悦,相互倾慕,李师师常演唱周邦彦所作的词。

宋徽宗常微服私访与李师师相会的事,周邦彦知晓后十分不高兴,但也无可奈何。有一次,宋徽宗生病,李师师便邀请周邦彦前来相聚。不料宋徽宗突然来访,周邦彦情急之下躲到床下。宋徽宗与李师师亲昵调情,周邦彦在床下听得一清二楚。才气冲天的周邦彦后来将这段经历写成《少年游》一词:李师师觉得此词妙极,便记了下来。

后来,李师师在一次与宋徽宗幽会时,不经意间唱出了这首《少年游》。宋徽宗智商不低,除勤政谋政不行外,干其他事都行。一听李师师唱的曲子,立刻意识到周邦彦当时就在场,心中大怒。他觉得周邦彦不仅与他争风吃醋,还公然将此事写成词传播,让其丢人现眼。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宋徽宗,以“执法不严、收税不力”为由,立马将当收税官儿的周邦彦贬出京城。

周邦彦离京时,李师师前去送行,两人依依不舍。宋徽宗得知后,妒火中烧,但李师师哭诉周邦彦的无辜,宋徽宗又觉得周邦彦的才华不应被埋没。几日后,宋徽宗再次见到李师师,李师师唱了周邦彦赠别的《兰陵王·柳》,宋徽宗仔细听后竟然深受感动,最终让周邦彦回到京城且官复原职,并任命他为大晟府提举,负成为宫廷音乐事务总管。

(三)上述两事的真假析

燕青到京师请李师师帮忙的事,出自于小说《水浒》,其真假众人皆知,不用赘述。

李师师和周邦彦的事儿,出自于《贵耳集》。

说来《贵耳集》是研究北宋社会的重要文献,但这重要文献中也有至今存在争议的问题,那就是宋徽宗和李、周三人相逢之事。

持否定意见的人据实考证,周邦彦在李师师那里见到宋徽宗时,应当是53岁,李师师有40多岁,而宋徽宗是27岁,难道“嫩牛”硬是贪吃一把老草吗?再说北宋朝廷也没“大晟乐正”这个官职。

持肯定意见的人认为,宋徽宗是个花心大萝卜,古今谁不知晓?这段风流韵事流传很广,《贵耳集》的作者是有一定地位的人,不会瞎编胡造,肯定有根有据。再说,师师是个大众化名字,有熙宁时代的师师,也有宣和时代的师师,以一家之言断定某时代的师师难免会出点差错吧。

(四)李师师确有其人吗?

从清代的《琳琅秘室丛书》和鲁迅的《唐宋传奇集》得知,李师师的事儿出自南宋时期一个不知名作者写的《李师师外传》。

李师师外传》记载,李师师系北宋汴京一个洗染匠的女儿。按当时的风俗,父母要将自己的小娃娃送到佛寺去挂个出家的名头,叫做“舍身”。当时的佛门弟子都习惯称师,所以称师师。由此推理,在当时一定有张师师、王师师、邱师师等一大把师师耶。

师师四岁时,父母双亡,师师跟随李姥姥生活,故称为李师师。李姥姥年轻时曾开门接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李师师聪明伶俐,学习进步很快,成人后色艺双绝,成为东京头块牌子。

《李师师外传》还写道,宋钦宗继位后,李师师没有了宋徽宗当靠山,加之金兵南侵,李师师便出家当了道士。另有一种说法,金兵攻破北宋都城后,李师师宁死不受辱,吞金自杀了。另一说是南渡了,在杭州重操旧业,晚年嫁了个商人。

李师师的种种结局,要说都是人们的猜想,真实情况完全是个谜。

述评:笔者认为,综上所述,完全可以认定,当时世间没有李师师其人,只是作家所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她所经历的事是从N个师师身上收集加工而成的。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