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阅南图·欣阅诚服丨77801次相遇,在南图“阅”见团圆与诗意~
发布时间:2025-10-11 10:12 浏览量:1
红旗漫卷 月满中天
南图内外 诗意流淌
这个双节 文字与月光温柔相融
让每一次走进南图 都成为一次温暖的相逢
南京图书馆
双节期间
77801次阅读的身影与南图的书香交织
共同见证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黄金周
浓情双节 书香满园
走进南图
节日的氛围迎面而来
大红灯笼高高悬挂
在静谧书香中
铺开一幅美好画卷
媒体聚焦 温情传递
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频道、“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华日报·交汇点、南京新闻微信公众号等多家媒体平台的关注报道。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苏频道
“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新华日报·交汇点
南京新闻微信公众号
(部分媒体报道截图)
活动纷呈 精彩不断
双节期间
南图准备了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
让读者们在参与中深度感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南京长江路文博之夜
——书月共华朗诵会
童声颂双节——红色光影
忆往昔,智创中秋诵雅韵
抗战题材经典影片公益放映
“巡游绘”绘本分享活动
南图文明小义工志愿服务
漫游金陵 阅读城市
在这个适合漫步的季节
《南京漫游记》带领读者
穿越南京的大街小巷
领略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与人文风情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一直是历史的见证者。她曾有许多名字:建康、江宁、金陵······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石头山(今清凉山)筑金陵邑,“金陵”之名从此伊始。秦始皇东巡,又改金陵为“秣陵”。229年,孙权将都城从京口迁至秣陵,改秣陵为“建业”,意为建立千秋功业。由此,南京开始了都城的建设。“建康”之名则始于313年,因避讳改之。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四朝,多以建康为都城。而“南京”二字的使用要追溯到明初。当时,朱元璋改应天府为南京。她曾是六朝古都、十代都会。东晋、宋、齐、梁、陈、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皆于此建都。
古朴与沧桑铸就了她的灵魂,无论是才子佳人谱写的秦淮河畔,还是记录民国风云变幻的总统府······我们总能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发现昨日与今天的莫名默契。也怪不得朱自清曾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确实是这样,古幽的鸡鸣寺、巍峨的钟山、荒寂的雨花台······都能给人极深的印象。
读者打卡 分享美好
美好的体验 总让人忍不住分享
这个假期 南图不仅在
线下书香四溢
在线上也同样温暖动人
读者用镜头记录下感动瞬间
在微信、微博上晒出阅读与活动照片
分享属于他们的“南图记忆”
展览活动 仍在继续
双节虽已落幕,南图的文化暖意未曾停歇。馆内多项展览与活动仍在持续进行中,期待与更多读者在书香中相遇,共同书写更多美好的阅读故事。
文学奖专区
展览时间: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9:00-17:30
展览地点:南图一层江苏作家作品馆
信仰丰碑——
文学作品里的抗战记忆
书生报国 文脉薪传——
文献保存同志会搜救珍籍选展
展览时间:2025年8月12日-10月31日(周一闭馆),9:30-16:30
展览地点:南图四层国学馆玄览堂
百馆荐书 全省共读——
“书页里的秋天”线上阅读挑战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1日—10月31日
“中秋遇国庆·镜头中的家国”
摄影作品征集活动
当桂香漫街巷,团圆暖小家,赤旗映长空,荣耀耀大国,双节的相遇,恰似月与旗的交响,谱写出“家国同圆”的时代乐章。此次征集旨在激发大众参与热情,通过影像定格中秋的团圆温情与国庆的盛世欢歌,让这份双节同庆的喜悦与记忆得以珍藏与分享。
活动时间:2025年10月1日——2025年10月30日
红楼梦中的中秋意象与美学
本讲座聚焦《红楼梦》中关于中秋和秋季的诗词、场景和故事,如冷月葬诗魂、元春点戏等,深度解析曹雪芹如何通过季节变化和节庆场景,来烘托人物命运和故事氛围,展现中国古典文学之美。
讲座时间:2025年10月12日(周日),上午9:30-11:30
讲座地点:南图负一层学术报告厅
明成祖朱棣的金陵印记
明成祖朱棣在治国理政上,大气恢弘,文谟武烈,再造大明。永乐盛世,秉承洪武,为明朝乃至中国历史的重要节点,也给当时的京城南京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那么,今天的南京,有哪些与明成祖有关的历史印记呢?讲座将为您一一解读。
讲座时间:2025年10月18日(周六),上午9:30-11:30
讲座地点:南图负一层学术报告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