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罪大恶极的叛徒,严重阻碍了台湾的统一!
发布时间:2025-10-10 00:27 浏览量:1
连日来,仕道君一直在追正在央视热播的谍战剧《沉默的荣耀》,心情沉重,又肃然起敬。
这部国庆献礼大片,是首次反映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重大题材影视作品。
此外,这也是首次用真名实姓人物创作的谍战剧,如剧中的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都是实有其人,都是血洒宝岛的革命烈士。
仕道君读过郑立所著的《冷月无声—吴石传》,也看过不少有关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史料,认为这部电视剧既有某些历史的真实性,也因为收视率和剧情的需要,有太多虚构的成分。
剧中于和伟饰演的吴石,身居高位,无疑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主角”,也是该剧最大的看点。
吴石出生于1894年9月,原名萃文,字虞薰、湛然,福建闽侯县人。他先后从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保定军官学校毕业,成绩都是第一名,有“吴状元”之称,后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被视为日本通、军界才子,著有《东游甲稿》《东游甲乙稿》《兵学辞典粹编》等10余部著作。
1934年,吴石毕业回国后任参谋本部厅长,专门负责对日情报工作;武汉会战前后,蒋介石特地每周召见吴石一次,详细咨询,深表嘉许。
吴石参与策划指导长沙、昆仑关等会战,率部参加桂柳会战,屡建奇功,1942年晋升陆军中将,历任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局长、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最终官至“国防部副总参谋长”。
作为一名清正廉洁、一心报国的军人,吴石早就腐败成风的国民党政权失望至极,甚至多次慨叹“国民党不亡没天理”,因此他很早就对中共有好感,并与共产党人交往。1947年4月,经至交何遂介绍,吴石与中共华东局书记刘晓等人见面,从此与共产党正式建立联系。
随后,吴石经常往返于沪宁之间,不断为华东局送来大量秘密核心情报,包括国民党长江江防的绝密情报,并促成江防舰队起义,加速了解放全中国的进程,堪称我党隐蔽战线上的传奇英雄。
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前夕,吴石中将原本有回归光明的机会,却接到了“国防部参谋次长”的核心军事岗位调令。
为了获取国民党在舟山群岛、金门岛的军事部署,更为接下来的“全国统一最后一战”提供绝密军事情报,吴石将军放弃了安全归队的机会,赴台湾岛任职。
赴台后,作为代号“密使1号”的吴石,与直接联系人朱枫(朱谌之)女士、吴石副官聂曦上校等人,组成“东海情报小组”,源源不断地向我党传递各种重要情报。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吴石等人为了情报工作,可谓刀尖舔血、虎口求生,内有“国防部”二厅厅长段翔之等人贴身监视,外有“保密局”侦防组组长谷正文等特务疯狂追杀,步步惊心,处处涉险,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如果没有大无畏的精神和超人的智慧,根本无法实现这种“极限生存”,一不小心就可能跌入万丈深渊。
但是,现实中的吴石将军,生存环境并非如剧中那般险恶。
作为“终极潜伏者”,吴石有着完美的身份掩护,虽在抗战前后以及解放战争末期与中共有过密切接触,但从未引起怀疑,否则也不会被蒋介石钦点担任“国防部次长”的核心要职。
来到台湾后,“国防部次长”的重要身份,不仅使吴石得以进入国民党军事机构最高决策层,更为他的潜伏增加了很高的安全系数。
试想想,军队最高决策层成员居然是敌对方的间谍,这样的离奇之事,即便在最具怀疑精神的反间谍人员心中,也是难以想象的。
正因为如此,朱枫在台期间与吴石前后密会6次,从未被发现,从吴石到朱枫到基隆码头的秘密交通员,再到香港至内地,这条情报链一直安然无恙。
他们通过微缩胶卷的形式,先后完成了包括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舟山群岛和金门的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台湾岛各个战略登陆点的地理资料,海空军兵力部署、分布情况等战略级情报的传递。
吴石将军本身就是军事战略专家,加上身居要职,因此,判断情报价值驾轻就熟,探取情报如鱼得水。而且他懂得情报的要次,特别注重数字、图表,一目了然,及时准确。因此,其提供的情报价值连城,对大陆来说如同雪中送炭,其贡献之大,难以用语言表述。
其中最重要的几份情报,最终递到了教员的案头。教员得知这些情报由一位女地下党员和潜伏在国军高层的核心内线传出,高兴之余,给予极高的评价。
而在积极传递各种重要情报的同时,吴石还利用当时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普遍士气低落等有利条件,秘密动员部队起义。正如江南在《蒋经国传》中所言:“吴石在台湾的特工工作,遍及东南长官公署、保安司令部和空军部队。”
吴石还两次派身边的亲信陈卫潜回福建,向福建省军管会报告阵前起义安排及台湾军情,对起义人员具体安置、军事情报收集方向等进行磋商,并将福建省军管会的指示带回台湾,反馈给吴石。
当时,中国大陆的战局已经明朗,蒋介石集团进入生死之局。1949年3月,台湾问题在中央的决议里被正式提及。7月,党中央召开会议,讨论解放台湾问题,决定1950年解放台湾,最迟不超过1951年。
因为有吴石这样强有力内线的存在,中央决定采取里应外合、分化瓦解、争取敌军起义的方法解放台湾。刘少奇在莫斯科向斯大林提出的报告里也说,“台湾因有部分国民党军队做内应,可能提早占领”。
1950年5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决定以3个兵团、12个军共50万人的兵力,投入对台作战准备,同时成立以粟裕为总指挥的前线总指挥部,后来兵力又增加到16个军。
而华东局也应中央的要求,拟定了解放台湾后的政权组成人员:舒同为中共台湾省委第一任书记,刘格平为省委副书记,省委省政府各部厅、各地委、各县委的班子也全部组建完毕,并集中进行了有关台湾知识、政策的培训。
但是,随着台湾《光明报》事件的发生和台湾地下党最高领导人蔡孝乾的被捕叛变,形势急转直下。
1949年6月间,在对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乐观估计中,台工委一些成员竟然将机关报《光明报》塞进“行政院长”陈诚办公室以及蒋介石入住的士林官邸,从而震惊了台湾最高当局。
在老蒋的严令之下,保密局派人四处调查,发现基隆中学的考卷用纸与《光明报》一致,于是顺藤摸瓜,台工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陈泽民落入敌手,并最终导致化名“老郑”的台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
蔡孝乾,曾用名蔡乾,出生于台湾省彰化县,1924年在上海参加革命,1934年10月参加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敌工部部长。
1946年初,蔡孝乾离开延安到达上海,与苏州人马慧玲结婚。7月,受组织委派,蔡孝乾同马慧玲、小姨子马雯娟一起秘密赴台,他以码头工人的身份为掩护,领导整个台湾的地下党组织工作。
1949年4月,由于马慧玲参加过学生运动,有暴露风险,蔡孝乾安排台工委交通员护送她返回大陆。
这样,蔡孝乾就跟年仅16岁的小姨子马雯娟公开同居(兄妹相称),住在台北市泉州街古亭区20巷16号,他还送马雯娟去读中学。
到台湾岛主持地下战线后,蔡孝乾还利用掌管经费的特权,给自己置办豪宅、西装,经常出入高档西餐厅。
实际上,蔡孝乾第一次被捕后曾用计成功逃脱,但是负责抓捕他的保密局特务头子谷正文,在掌握其奢华腐朽的生活后,就判断他吃不了东躲西藏的苦,也受不了安逸生活的诱惑与刑罚的毒打。
于是保密局特务秘密设伏,就在蔡孝乾穿着洋气西装,准备到高档餐厅吃牛排的路上,将其再次抓获。
一个生活腐化,包养小三,贪墨组织经费的人,又怎么可能在保密局特务的审讯中守口如瓶?
果不其然,蔡孝乾第二次被捕后仅7天,即举手投降,彻底背叛革命。
蔡的叛变,导致台湾工委下属组织全部被破坏,整个台岛血雨腥风,进入被后人称作的“扑杀红色时代”。
国民党按照他所提供的名单线索,共抓捕了1800余人,经审判,处死1100人。其中,就包括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中将,以及东海情报小组其他成员。
蔡孝乾被捕后并没有供出吴石中将,但是特务在他的住所内找到了一个笔记本,接着又在笔记本上发现了蔡孝乾亲笔书写的“吴次长”三个字。
“吴次长”的辨识度太高了,在当时,只有国防部的吴石符合这一身份,因此毛人凤把这个消息上报之后,老蒋极为震怒,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手提拔的心腹爱将居然是一个共谍。
1950年3月1日晚,吴石在家中被捕。在保密局监狱里,这位曾经位高权重的中将受尽百般酷刑,他浑身伤痕累累、腿肿得很粗,一只眼睛被打失明……
当国民党保密局清理这位“国防部次长”个人家产时,仅查出一根金条,称重四两,连负责搜查的特务也不无动容。
1950年6月10日,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四杰”,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吴石临刑前面无惧色,写下“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留悲身后无穷恨,故国山河任分裂”。
自此,岛内掀起了长达十多年的腥风血雨,白色恐怖无处不在,我党地下组织几乎被完全摧毁。
可以说,蔡孝乾的叛变,直接抽掉了对台作战“里应外合”的关键一环,使攻台计划失去情报、向导、内应三重保障。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统一台湾的最佳窗口期悄然远去。
而叛徒蔡孝乾被蒋介石亲自批示担任“情报局大陆研究室”少将副主任,后升为中将主任。
由于害怕被我方锄奸,他的住家被安排为独门独院,有宪兵看守,有狼狗,有铁丝网,一辈子跟坐牢一样。
蔡孝乾死前由于害怕全家被追杀,就让子女更改身份和姓名,隐居在台湾某地,从不见光。
直接负责对蔡孝乾进行抓捕和审讯的国民党特务头子谷正文,在晚年口述的回忆录中曾谈到,他认为共产党在台湾的地下工作之所以失败,其领导人蔡孝乾的浮奢个性是严重的致命伤。
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
我想知道他们是怎么看待这场失败的。一天我把蔡孝乾和张志忠(中共台湾工委副书记,台湾籍)等几名被捕的台共负责人安排到同一房间里,想听听他们谈什么。
张志忠一见到蔡孝乾就指着他拍桌大骂,你算是什么党的负责干部,从大陆回到台湾,你就贪图享受,腐化奢侈,诱奸小姨子为情妇,你侵吞1万美金的工作经费,天天上西餐厅吃早点,中午晚上吃山珍海味,吃过饭还去看戏,向那些有钱人炫耀自己,声称若给钱,台湾解放后就给予关照。
张志忠足足骂了一个多小时,蔡孝乾开始还辩解,后来低着头一句话不说。
人的思想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过去有过奋斗光荣,并不能确保后来始终如一,尤其面对腐蚀诱惑而脱离监督制约时,更容易出现蜕变。
蔡孝乾主持台湾工委期间,正是利用台湾孤悬海外、上级难以监督的特点,而日益走向腐化。
即使是在严格保密的地下工作中,党组织也必须对每个成员尤其是负责人加强领导监督。
实际上,“谍海毒枭”谷正文,也是我党一个罪恶滔天的叛徒。
他早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曾任中共北平学生运动委员会书记。
抗战爆发后,他弃笔从戎,在八路军115师担任侦察大队队长,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国民党逮捕,随即叛变,加入国民党军统局,成为一名资深特务,深受戴笠赏识,长期担任军统华北地区的负责人。
在国民党败退台湾之际,谷正文获得蒋介石重用,曾任“国防部军事情报局特勤处主任”、“少将主任审查官”,有一段时期直接受蒋介石领导,专门从事对大陆的颠覆渗透工作。
1955年4月,谷正文曾参与策划著名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幸亏去万隆参加会议的周总理改变了行程,但是飞机在空中爆炸,造成机上11名中外乘客全部遇难。
在保密局内部,谷正文自我标榜是“反共英雄”,向来以阴险狡诈、诡计多端、心狠手辣,而被称为人见人怕的“活阎王”,很多在台的潜伏者都是被他挖出来之后,又用整日整夜的酷刑折磨屈服变节的。
可以说,蔡孝乾、谷正文这两个罪大恶极的叛徒,严重阻碍了台湾统一的步伐。
最坚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被攻破,最成功的潜伏者往往因叛徒的出卖而暴露。
统一大业的真正敌人,从来不是海峡的波涛,而是内部的背叛与腐化。
随着我国国力、军力的不断增强,台湾回归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以史为鉴,切莫让历史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