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第三任妻子,以美貌著称,跟随丈夫到台湾后过得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5-07-13 09:08 浏览量:1
1955年,台中市向上路一段18号的院落外,便衣特务如影随形。院内,抗日名将孙立人弯腰修剪玫瑰枝条,身旁的妻子张美英将鸡蛋轻放入竹篮。这位曾被西方誉为“东方隆美尔”的将军,此刻成了没有军衔的农夫。而谁曾想,正是这些沾着泥土的玫瑰,将支撑一个家族熬过33年的漫漫长夜……
硝烟中的名将与无声的伴侣
孙立人的前半生是教科书级的传奇:清华才子、留美军官、仁安羌战役以少胜多解救七千英军,二战中歼灭日军三万余人。然而1955年,一纸“纵容部属叛乱”的罪名将他拖入深渊。蒋介石拔除其陆军总司令职务,切断薪俸,全家被囚禁在台中陋宅,特务日夜监视,连与邻居交谈都被禁止。
彼时站在他身边的,是第三任妻子张美英。这个台南麻豆的农家女,早年丧父,在屏东结识训练新军的孙立人。因孙立人前两任妻子未育,经二夫人张晶英撮合,她与将军结为连理,生下两儿两女。当将军跌入政治深渊时,她毅然成为家庭最后的支柱。
玫瑰园中的生存之战
软禁之初,孙家三年无分文收入。特务连孩子上学都跟踪监视。张美英在后院搭起鸡棚,养鸡卖蛋;又开垦荒地种植果蔬。最艰难时,她托人从美国寄来玫瑰种子,精心培育出花朵硕大、色泽艳丽的“将军玫瑰”,亲自挑到市场叫卖。台中主妇们不知,这个沉默卖花的妇人,竟是昔日将军夫人。
“母亲总在天未亮时摘花,走很远的路去不同市场,怕被认出来。”次子孙天平回忆。白色恐怖笼罩下,张美英卖花时始终低头不语,回家还要检查孩子言行,唯恐祸从口出。她将卖花所得分成四份:家用、孩子学费、丈夫的茶叶、接济更穷的邻居。
幽暗岁月里的光:四位科学家的诞生
在特务环伺的院落里,孙立人把军事才能倾注于子女教育。饭桌上,孩子们拿碗姿势不对会被敲“栗子”——碗要如“龙吐珠”(拇指扣碗沿,四指托底),夹菜需似“凤点头”。他更要求子女背诵《古文观止》,认为“气节比分数重要”。
张美英则是温柔的践行者。长女孙中平回忆:“父亲种玫瑰时教我们观察植物脉络,说这和战场排兵一样要懂布局。”这位卖花母亲坚持子女必须接受理工教育:“科学不涉政治,最安全。”令人惊叹的是,四个子女先后考入清华等名校,全部取得留美博士学位:
孙中平:麻省理工材料博士,IBM顶尖研究员孙安平:物理学家,为父策划平反运动孙天平:数学家,2015年以抗日名将后裔身份受邀参加阅兵孙太平:化学专家,任教美国大学迟暮与新生:历史不会忘记的将军玫瑰
1988年,随着蒋氏父子去世,孙立人终获平反。当记者涌进小院时,人们看到的是满园盛放的玫瑰,和一位白发如雪的妇人。张美英仍穿着洗旧的棉衫,平静地说:“我们只是活下来了。”
她的一生,是苦难淬炼出的珍珠:
无名分的付出:始终尊张晶英为“夫人”,子女称张晶英“妈妈”,自己只做“背后的女人”超越生死的守护:孙立人病危时,她三天三夜握着他的手,直到他最后一句话“苦了你了”最后的尊严:2016年以88岁高龄离世,葬礼挽联自喻“小乔”——甘愿永远站在历史暗影里孙立人葬礼上,她的挽联静悬棺旁:
烽火半生,幸有寒梅知傲骨;
囹圄卅载,愧无明月照卿心。
【参考资料】
《孙立人传》(安徽人民出版社)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档案全编》
《台湾戒严时期政治案件史料汇编》
- 上一篇:有没有什么能把你虐哭的短篇小说?
- 下一篇:味道掌门|设计师的火锅与他的“锁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