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馗全傳(七)

发布时间:2025-09-30 03:35  浏览量:1

第三十二回收捉蝙蝠

话说在宜山江边有座五王庙,庙里有一只修炼千年的蝙蝠成了精,这一带受它祸害的百姓,数都数不过来。当时,苏鍧有个女儿叫昆玉,许配给了同乡的舒裕,还没过门。舒裕前往蜀地做药材生意,一去五年,音信全无。忽然有一天,有人传来消息说舒裕在汉口去世了。昆玉听到这个消息,痛哭不止,于是就守起丧来,发誓不再嫁人。后来,她父母看她年纪还小,就想改变她的想法。这时,徽州有个盐商叫朱士贵,听闻此事便想娶她。昆玉发誓说:“就算死,我也不会改节。”她多次上吊自杀,都被她母亲救了下来。此后,她父母对她的看管更加严密了。昆玉无法自己做决定,日夜哀哭,旁边听到的人,都忍不住落泪。后来她知道事情无法挽回,就假装答应。她父母收下了朱家的聘礼,昆玉则假装很高兴。朱士贵于是想把昆玉娶回家,昆玉假意说道:“不幸我夫君已经去世,我虽然不能为他守满丧期,但也应当暂时守几个月,以尽妇道,让他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她父母就同意了,此后也不再严格防范她。

忽然有一天夜里,昆玉探知父母睡着,就翻墙而出,直奔江边。这天晚上,月亮明亮得如同白天一样,昆玉看到江边有座五王庙,就在庙门口跪拜说:“小妇人我叫昆玉,父亲是苏鍧,母亲是董氏,之前把我许配给舒裕为妻,不幸舒裕在他乡去世。我情愿守节,誓死不再嫁人,无奈我爹娘不顾人伦,苦苦逼迫,又要把我嫁给朱士贵。我实在无法逃脱,只能以死来保全我的节操,希望神灵怜悯我,别让我的尸骨暴露在外。”说完,她大哭一场,投江而死。

蝙蝠精听到了这件事的详细经过,见昆玉投水而死,就跑到苏鍧家里,变成昆玉的模样,睡在房里。第二天早上起来,她对父母说:“夫君已经去世,我现在守丧又有什么用呢?不如就嫁给朱家算了。”她父母听了,心里非常高兴,就通知了朱士贵,昆玉便嫁到了朱家。她针线活做得十分精细,琴棋书画样样都会,朱士贵很喜欢她。有一天,朱士贵带她回了徽州老家,她对待公公婆婆很有礼貌,一举一动都不违背礼节;对待妯娌也很有办法,总是和颜悦色的。而且她早晚都勤劳辛苦,始终恭敬谨慎。乡里人都敬仰她的贤德,宗族里的人都称赞她的品德,内外没有一个人不称她为贤妇的。

过了两年,朱士贵却时常身体不适,像是生病了。忽然有一天,朱士贵的父亲去街上游玩,买了一张锺馗的画像回来供奉。后来,朱士贵精神越来越差,病情也越来越重,找医生治疗,医生都说他是被色所伤。他父母就送他去舅舅家养病,不在家里。有一天夜里,锺馗知道朱士贵被妖怪迷惑了,就拿着铁简冲进房里,把昆玉打死。这天夜里,锺馗就托梦给朱士贵和他父母说:“昆玉不是人间女子,是修炼千年的蝙蝠精,我要是不赶紧除掉她,你们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朱士贵梦醒后,觉得神清气爽,病一下子就好了。朱士贵的父母也做了同样的梦。第二天早上,他们到房里一看,只见一只蝙蝠死在床上。

32-5

后来朱士贵病好回家,父母把这件事告诉了他。朱士贵说:“我也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人头戴纱帽,手拿铁简,对我说:‘你被妖怪迷惑了,我要是不帮你除掉它,大祸马上就要降临了。’我醒来后,之前的病就好了。第二天果然发现了这个妖怪。”他父母听了,说:“救你的不是别人,正是堂上供奉的锺馗啊。”朱士贵去看,果然如此,就不停地拜谢。从此以后,锺馗的灵验事迹,在徽州各地都传开了。至于后来怎么样,且听下回分解。

漂薄孤城浅水舟,绿云撩乱倩谁收。

翠袖尚含金钏冷,碧波难洗玉容羞。

【原文】

却说宜山江边五王庙,有一千年蝙蝠成精,此处人民受其害者,不可胜数。时苏鍧有一女名昆玉,嫁与同里舒裕为妻,未及过门。舒裕前往蜀地贩卖药材,五载杳无消息。忽一日,有人传报舒裕卒于汉口。昆玉闻之,痛哭不已,遂承服,誓不再嫁。后父母见其年幼,欲夺其志,于时徽地有一盐商朱士贵,闻而娶之。昆玉誓曰:“死不改节。”自缢数次,其母救之。自后父母防闲愈密。昆玉不能自决,日夜哀哭,傍人闻者,为之堕泪。既而知势不可解,乃徉许之。其父母接受娉金,昆玉假为欢欣。士贵遂欲取归,昆玉诈言曰:“不幸夫君已丧,虽不能终其服,亦当暂守数月,以全妇道,使他在九泉之下亦瞑目矣。”其父母遂然之,自后不加防检。

忽一夜,昆玉探知父母睡著,即越墙而出,更往江边。是夜,月明如昼,昆玉见江边有一五王庙,遂于庙门首拜而言曰:“小妇人名昆玉,父苏鍧,母董氏,先将我嫁与舒裕为妻,不幸裕卒于他乡。情愿守节,誓死不嫁,奈爹娘不顾人伦,苦要勒逼,将我复嫁朱士贵。计不可脱,只得捐躯就死,以全节操,望神灵怜悯,免使我尸骸暴露。”言讫,十分号哭,投江而死。

就被蝙蝠精闻其详细,见昆玉赴水而亡,遂走入苏鍧之家,变作昆玉,寝于房内。次日早起,对其父母言曰:“夫君已丧,我今守服亦何补哉?不如归就朱家也罢。”其父母闻之,心甚欢喜,遂通知朱士贵,即归其家。针绣工夫,无不精细,琴棋书画,件件皆能,士贵悦之。一日带归徽地,事公姑以礼,造次不违;待妯娌有方,和颜悦色。方且蚤夜勤劬,始终敬谨。乡党仰其贤,宗族称其德,内外无不号其为贤妇也。

及至二周,士贵人形鬼质,时常负疾。忽一日,士贵之父往街游玩,买得锺馗图像一轴,来家奉祀。后士贵精神愈疲,病症愈加,求医疗治,皆谓其为色所伤。其父母遂送士贵去母舅家养病,不在家中。有一夜,锺馗知士贵为妖怪所迷,遂持铁简赶入房内,将昆玉击死。是夜,锺馗即托士贵并其父母之梦:“昆玉非是人间女子,乃是千年一蝙蝠精,我不为之速除,祸在旦夕之间矣。”士贵梦觉,神清气爽,病症顿痊。士贵之父母亦有是梦。次早及至房中一看,但见一蝙蝠死于床上。既而士贵病愈回家,父母告以此事。士贵答曰:“我也得一梦,梦一人头戴纱帽,手持铁简,为我言曰:‘你为妖怪所迷,我不为你除之,祸即至矣。’觉来前疾即瘳。今日果有此怪。”其父母听罢,乃曰:“救你者非他人,乃堂上所奉之锺馗也。”士贵往视之,诚然也,遂拜谢不已。自后锺馗之灵感,遍于徽郡。未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三回证除元弼

话说荥阳有个秀才叫武亮采,他的妻子是胡氏韦娘。有一天,武亮采出门去,他的一位好友郄元弼前来拜访他。当时武亮采不在家,郄元弼撞见了韦娘,便说:“给嫂子行礼了。”韦娘于是请他坐下,用茶水招待他。

郄元弼看到韦娘眉如春山,目似秋波,颜容美丽,异香逼人,他的欲心无法自控,便想与她私通。又怕初次见面,不知韦娘心意如何,于是在纸上写了一首《长相思》的词投给她:

娇姿艳质不胜春,何意无言恨转深。

惆怅东君不相顾,空留一片惜花心。

韦娘见他这般轻薄,也写了一首来拒绝他:

乱惹深沉入帐帏,绛罗轻转映日飞。

芳心一点坚如石,任是游蜂也不迷。

郄元弼见这是拒绝他的词,便告辞离开了。到了书馆,他不觉神魂飘荡,自己思量道:“没想到有如此美貌的女子,还有如此的才思。”他念念不忘,无法释怀,于是吟了一首绝句来表达自己的兴致:

玉肌妙手应难画,才子偶见失魂花。

相如有意瞻月阙,织女无意度银河。

吟完,他心中满是惆怅。从此无心于诗书,在灯前也荒废了志向,没有一刻不思念韦娘。

忽然有一天,他探知武亮采出门去了,当夜便拿了一把刀,又前往武亮采家,捏着邻居张妈的声音叫门借火点灯。韦娘听到后,就叫婢女春香去开门,只见郄元弼拿着刀走了进来。韦娘便问:“叔叔拿着这凶器前来,是为何事?”郄元弼说:“我来没有别的原因,我要与你相好。你答应便罢,不答应就伤了你的性命。”韦娘回答说:“我宁可死在刀下,也决不做这苟且之事。”郄元弼知道事情不成,便将韦娘杀死,又杀了春香,然后回到书馆睡觉,外人没有察觉。

第二天武亮采回家,看到韦娘和春香都死在地上,询问邻居,都说不知道。于是武亮采写了状子,到包文拯【即包拯】那里去告状。包文拯立即批准了状子,派人秘密查访,却毫无踪迹。包文拯心里很是忧闷,当夜睡觉时,梦见韦娘诉苦说:“因为我丈夫出门去了,郄元弼探知后,捏着邻居张妈的声音叫门点灯。我叫婢女春香开门,没想到郄元弼拿着刀进来,突然要强行玷污我,我誓死不从,被他伤了姓名。本家堂上的锺馗可以作证。”包文拯梦醒后,第二天早上派人去拘拿郄元弼,当堂仔细审问,郄元弼死不承认。包文拯于是写了一封疏文,请锺馗前来。疏文说:“

伏惟先生,护国庇民,除妖收魅,威灵显赫,名播遐方。拯不才,滥叨牧民之任,不幸韦娘被元弼所戮,今无质据。先生为亮奉祀福神,可为明证。万冀光降敝衙,庶此冤得雪,而凶恶可除。谨疏。”

写完后,包文拯拜了拜,然后焚烧了疏文。不一会儿锺馗来了。与包文拯行礼完毕后,锺馗便用剑击打郄元弼,说:“你全不记得写《长相思》投给韦娘的事了吗?”证完,便告辞离开。后来郄元弼定了死罪。不知后续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节操根深不怕霜,元弼贪欲已遭亡。

锺馗灵感来质证,一决狱情显万方。

【原文】

却说荥阳秀才武亮采,妻胡氏韦娘。一日亮采往外,有一契友郄元弼访亮。时亮不在家中,撞遇韦娘,乃曰:“尊嫂见礼。”韦娘遂与之坐,相待以茶。元弼见韦娘眉如春山,目似秋波,颜容美丽,异香逼人,其欲心不能自禁,遂欲私之。又恐初会,不知心事若何,乃作《长相思》一词于纸上以投之:

自是韦娘见其轻薄,亦书一词以拒之:

元弼见是拒绝之词,遂辞而去。及至书馆,不觉神魂飘荡,自思自想曰:“不意有如许之国色,复有如许之才思也。”念念想之,不能自释,遂吟一绝以寄兴:

吟毕,心中不胜惆怅。自是无心于诗书,废志于灯前,亦无一时不致念于韦娘也。

忽一日,探知亮采往外,是夜持刀一把,更往亮家,捏作张妈声音,叫门点灯。韦娘闻之,就唤婢女春香开门,只见元弼持刀而进。韦娘遂问曰:“尊叔执此凶器而来,是何故也?”元弼乃曰:“来无他故,我要与你相交。从则已,不从则伤你命。”韦娘答曰:“宁死于刀下,决不为此苟且之事。”元弼知事不谐,即将韦娘杀死,复戮其春香,仍入书馆就寝,外人不觉。

次日亮采回家,见韦娘、春香俱死于地下,询及邻家,皆曰不知。遂具状,往包文拯处赴告。文拯即准其状,差人密访,全无形影。文拯心甚忧闷,是夜就寝,梦见韦娘诉曰:“因我丈夫往外,郄元弼探知,捏作邻家张妈声音,叫门点灯。我命婢女春香开门,不料元弼持刀而进,遽要强奸,誓死不从,被其所伤。本家堂上锺馗可证。”文拯梦觉,次早差人拘拿,当堂细鞠,元弼抵死不供。文拯遂书疏文一纸,请锺馗至。文曰:

伏惟先生,护国庇民,除妖收魅,威灵显赫,名播遐方。拯不才,滥叨牧民之任,不幸韦娘被元弼所戮,今无质据。先生为亮奉祀福神,可为明证。万冀光降敝衙,庶此冤得雪,而凶恶可除。谨疏。

书毕,拜而焚之。顷之,锺馗至。与文拯礼毕,锺馗遂以剑击元弼,乃曰:“全不记作《长相思》以投韦娘乎?”证罢,即辞而去。后元弼成狱,拟死。未知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四回对证盆冤

话说扬州有个人,姓李名浩。因为要去定州买布,走到一个叫朱塘的地方时,天色已晚,于是就到一窑户【陶瓷工匠】丁千、丁万家中借宿。丁千、丁万看到他带着财物,当夜就起了贪财害命的念头,把他杀了。还怕事情败露,就把李浩的尸骨和上泥烧成了瓦盆,拿到街上去卖。

有个王老买下了这个瓦盆,当天夜里,王老拿着瓦盆准备小便。忽然听到瓦盆说话:“王老,你怎么往我嘴里小便呀?我姓李名浩,家住扬州,因为来定州买布,投宿在丁千、丁万家里,他们骗走我的钱财,又杀了我,把我的尸骨烧成了瓦盆。希望王老能替我申冤。”王老听完后,心里非常惊慌,就说:“现在有位定州的包爷,断案如神,我带你过去,这冤案就能昭雪了。”于是王老就拿着瓦盆,前往包文拯的衙门去告状。包文拯审问瓦盆,瓦盆却不说话,包文拯就把王老责罚了一顿赶了出去。等到了衙门外,瓦盆又说:“我现在光着身子,没法说话,给我一件衣服盖上,我自然就能说了。”王老听完后,又提着瓦盆直接进了衙门,把之前的事情又说了一遍。包文拯于是命令差役用衣服把瓦盆盖上。瓦盆马上诉说道:“我是扬州的李浩,因为来定州买布,投宿在丁千、丁万家里借宿。没想到他们突然起了坏心,害了我的性命,抢走了我二百多两银子,又把我的尸骨烧成了瓦盆。希望包爷给我做主,替我申冤。”

包文拯听完后,就派人去拘拿丁千、丁万,当堂对他们严刑审讯。丁千、丁万辩解道:“有什么证据?”瓦盆哭着说:“他们家堂上供奉的锺馗可以作证。”包文拯听了这话,就写了一封疏文,请锺馗到衙门来。疏文上说:“

拯不才,非不欲置两造于罔闻,弃五刑于不用。但人心奸狡,利令智昏,不得不齐之以刑。今有丁千丁万,谋李浩之财,而复戮之,惟先生见焉。诚心恳祷,专俟降临,庶狱情得决,民冤得伸。谨疏。”

写完后,就派人拿着疏文到丁千、丁万家里,对着锺馗的神位焚烧。

不一会儿,锺馗就来到衙门,和包文拯行完礼后,就把丁千、丁万谋杀李浩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地告诉了包文拯。说完后,又用剑指着他们说:“你们谋财害命,按法律应当处死,哪能容许你们强词夺理呢。”作完证后,锺馗就告辞离开了。后来丁千、丁万按照法律被判处死刑。不知后续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丁千丁万强谋人,谋杀冤魂变污盆。

聿遇龙图伸怨恨,锺馗显证偿孤魂。

【原文】

却说扬州有一人,姓李名浩。因往定州买布,行至地名朱塘,天暮,遂投一窑户丁千丁万家中住歇。丁千丁万见其财物,是夜,利其财而复杀之。犹恐事露,遂将李浩尸骨,和泥烧成瓦盆,提往街卖。有一王老买去,是夜,王老将来小遗。忽听得瓦盆说话:“王老,你如何向我口中小遗?我姓李名浩,家住扬州,因来定州买布,投宿丁千丁万家中,被他骗我财本,复杀我性命,将我尸骨烧成瓦盆。万望王老代我伸冤。”王老听罢,心甚惊慌,乃曰:“现今定州包爷,断狱如神,我带你前去,此冤可雪。”于是王老就拿著瓦盆,前往包文拯衙内告诉。文拯审问瓦盆,并不说话,即将王老责治赶出。及至衙外,瓦盆又言曰:“我今露体,不能说话,与我一件衣裳遮盖,我自然说得。”王老听罢,又提瓦盆直入衙内,将前事告知一遍。文拯遂命皂隶以衣盖之。瓦盆即诉曰:“我是扬州李浩,因来定州买布,投落丁千丁万家中住歇。不料他突起狼心,害我性命,谋去财本二百馀两,复将我尸骨烧成瓦盆。望包爷作主,与我伸冤。”

文拯听罢,遂差人拘拿丁千丁万,当堂严刑考讯。丁千丁万告曰:“有何见证?”瓦盆泣曰:“他家堂上所奉锺馗可证。”文拯听其言,遂作疏,请锺馗至衙。文曰:“

拯不才,非不欲置两造于罔闻,弃五刑于不用。但人心奸狡,利令智昏,不得不齐之以刑。今有丁千丁万,谋李浩之财,而复戮之,惟先生见焉。诚心恳祷,专俟降临,庶狱情得决,民冤得伸。谨疏。”

书毕,就差人将疏至丁千丁万之家,对锺馗而焚之。

既而锺馗来衙,与文拯礼毕,即以丁千丁万谋杀李浩之事,一一告于拯焉。言讫,复以剑击之曰:“你谋财害命,法所当诛,岂容强辨耶。”证罢,遂辞而去。后丁千丁万如法拟死。未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五回简击五通

话说高邮有个叫李毛保的人,他的母亲被五通神附身。李家多次设法驱除都没成功,不过只要想要什么东西,立刻就能得到,李家的家境也因此渐渐富裕起来。有一天,想要金首饰,五通神就说:“我前些日子看到姑苏有个给徐公看守宅院的人,他家有个姬妾,喝完酒后在春香亭里,那姬妾戴的首饰非常珍贵奇特,去那儿就能拿到。”说完,五通神就离开了。等五通神到了徐公家,偷偷潜入房内,偷出了首饰,然后从西楼下面出去,没想到被锺馗用铁简打了一下,打伤了左腿。五通神又惊又怕,就把首饰扔到了井里,空着手一瘸一拐地回来。回来后五通神说:“那姬妾的首饰我已经拿到了,路过堂屋旁边的小西楼时,遇到一个人,头戴纱帽,腰系角带,身穿绿袍,脚上穿着朝靴,他用铁简打了我一下,打伤了我的左腿,我吓得把偷来的首饰扔到井里就逃跑了。为了给你弄这东西,我差点丢了性命。”

李毛保听说了这件事,想弄清楚五通神害怕什么,于是就假装卖东西来到姑苏徐公家。徐公果然因为丢了首饰而询问李毛保:“是我家哪个婢女或者奴仆偷的吗?”李毛保摆弄卦具算了一卦说:“东西在井里,赶紧去打捞就能找到。”徐家的人去井里打捞,果然捞到了首饰。徐家人十分惊讶,觉得李毛保很神奇,家里的婢女和奴仆对他更是感激不已。后来,徐家人邀请李毛保到西小楼做客,李毛保看到楼上供奉的锺馗画像,和五通神描述的一模一样。于是李毛保就骗徐家人说:“这个恶神不应该供奉在家里镇宅,应该移到庙里去祭祀,这样家里就平安了。”徐家人答应了他,于是把画像交给了他。李毛保就把锺馗像带回了家,供奉在堂屋上。从那以后,五通神因为害怕锺馗,不敢再进入李家,只是在远处对着李毛保的母亲附耳说:“这个神就是当初用金简打我的那个,你忘了我因为你的缘故去偷东西才遭了祸,而之前我还给了你那么多好处,现在你却反过来害我……”【后文缺】

【原文】

却说高邮李毛保,母为五通所据,屡除治不能,然所欲无不立致,家渐殷润。一日,欲得金首饰,五通乃曰:“向见姑苏有为徐公守者,与家姬饮后囿春香亭,姬所戴首饰颇珍异,往可得也。”言讫,遂去。及至徐公家,潜入房内,盗出首饰,走行西楼下出,却被锺馗击一铁简,伤一左股。五通惊惧,遂将首饰坠于井中,空手跛蹇而返。曰:“姬首饰已得,过堂侧西小楼,遇一人头戴纱帽,腰系角带,身穿绿袍,脚靸朝靴,击我一简,伤左股,惊投所窃于井中而逃。为汝几丧我命矣。”毛保闻之,欲察五通所惧,因假卖抵姑苏徐公家。其公果以失首饰为问曰:“某婢某奴盗乎?”毛保布卦曰:“物在井中,急索便得。”其家捞取,果得焉。大诧,以为神,婢奴德之尤甚。延款西小楼,见所供锺图像,正如五通所谈,故诒之曰:“恶神不宜以镇宅,可移祀庙中,宅安矣。”其家许之。五通(毛保)即携回家,奉于堂上。自后五通避不敢入,遥属耳于毛保之母曰:“此神正向击我金简者,汝忘我以汝故窃物得祸,又向所遗无算,而反毒治(以下原阙)……”

唐锺馗全传(锺馗斩妖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