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情况?香港&
发布时间:2025-09-25 19:41 浏览量:1
昨天刷到香港娱乐账号的 “新四大天王” 投票结果时,手里的珍珠奶茶差点洒在屏幕上 —— 姜涛、张天赋、Tyson Yoshi、林家谦?
这四位别说在内地火出圈,就算把名单拿给广州、佛山的 95 后看,十有八九得反问:“这是刚出道的选秀新人吗” ?
香港网友投票时有多激动,内地人看完就有多懵圈,这 “天王评选” 怎么越选越 “本地化” 了?
先看被捧为 “黎明接班人” 的姜涛,MIRROR 男团 C 位的标签确实够响,生日应援能把铜锣湾地铁口堵得水泄不通,在香港的粉丝号召力没话说。
但最近流出的舞台生图里,他脸圆得快赶上满月,连香港本地论坛都有粉丝吐槽 “该抓抓身材管理了”。
更扎心的是,要是把他放进内娱选秀,单论 “颜值 + 镜头表现力”,怕是连初舞台的 “待定区” 都难进 —— 内娱观众早被 “颜值内卷” 养刁了眼,这种状态哪撑得起 “天王” 的气场?
再看 “张学友接班人” 张天赋,华纳给的 “实力派” 标签没少贴,《老派约会之必要》在粤语电台拿过冠军,唱功确实比同期新人稳。可问题出在 “记忆点” 上。
清秀是清秀,但属于 “看完转身就忘” 的类型,既没有张学友年轻时的辨识度,也没有内娱实力派歌手的 “个人风格”。
他自己在采访里也没敢接 “歌神接班人” 的话茬,只说 “能把每首歌唱好就够了”,倒比媒体的通稿实在多了。
对标郭富城的 Tyson Yoshi 更有意思,通稿总吹 “肌肉舞台出圈”,结果上次澳门拼盘演唱会的视频一曝光,网友才发现他瘦得跟晾衣杆似的,穿件修身 T 恤都晃荡。
哪有半点郭富城当年 “亚洲舞王” 的爆发力?倒是 “富二代” 身份比作品有名,他直播时还自嘲:“别叫我天王,叫我‘四大甜品’还差不多,至少甜得实在,求媒体别再捧了。”
最后是 “刘德华对标者” 林家谦,“唱作才子” 的名号没掺水 —— 给陈奕迅写的《但求其爱》、给容祖儿写的《心淡》都火过,但要说接华仔的班,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华仔是影视歌三栖,从武侠片到文艺片都能 hold 住,连代言都能横跨老少群体;林家谦却只盯着音乐圈,连个综艺邀约都少得可怜,更别说让内地观众记住的 “国民度” 了。
长相还偏韩系,跟华仔那种 “港风儒雅” 完全不是一个路子,路人看了只觉得 “像某韩团的替补队员”。
说真的,不是故意拿老天王压新人,而是当年的 “四大天王” 是真的 “硬”—— 刘德华的《忘情水》能让东北大爷跟着哼。
张学友的《吻别》在日本、东南亚都卖爆,郭富城的机械舞让多少男生模仿,黎明的《今夜你会不会来》是当年婚礼必放曲。
他们不止是香港的明星,是整个华语圈的 “文化符号”,现在这四位呢?除了香港本地粉丝在社交平台刷话题,出了深圳湾口岸,问十个人有一个知道就不错了。
网上的吐槽也挺狠,微博上一位 “港娱黄金时代” 老粉说:“当年选天王是看谁能扛动整个乐坛,现在是看谁粉丝能堵路,这哪是升级,这是倒退” !
还有个内地 00 后网友更直接:“我连他们的歌都没在短视频听过,就敢叫天王?怕不是对‘天王’有什么误解?”
其实也不能全怪新人,港娱这些年的萎缩是肉眼可见的 —— 以前能从新人里淘出刘德华、周星驰,现在连个能跨地域的歌手都难找。
不是新人没实力,是整个行业的盘子小了,没了当年 “辐射全华语圈” 的能力,只能在本地 “圈地自萌”。选 “新四大天王” 更像一场粉丝的狂欢,跟 “撑起港娱” 没半毛钱关系。
更别说审美降级了,老天王各有各的特色:刘德华的儒雅、郭富城的动感、黎明的深情、张学友的气场,看一眼就能记住。
现在这四位,要么身材管理拉胯,要么长相没记忆点,要么风格太单一,别说跟老天王比,就算跟内地的周深、毛不易这些实力派比,也没多少 “跨圈优势”。
说到底,这 “新四大天王” 更像一场热闹的闹剧,粉丝开心就好,真要谈 “撑起港娱的未来”,怕是还不够格。你觉得,这四位里有能真正走出香港,被全华语圈记住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