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云馆长做客敬文讲坛,探寻江南诗性文化魅力
发布时间:2025-09-26 09:16 浏览量:2
9月24日,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员姜晓云做客敬文讲坛,为读者带来一场题为“跟着诗词品江南”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以古典诗词为线,梳理古今诗性江南的经典意象,带领读者走进诗意盎然、文脉绵长的江南。讲座由图书馆副馆长褚惠萍主持。
讲座从“江南何所有”“能不忆江南”和“何处是江南”三个角度细述江南意境。姜晓云馆长首先通过“田田莲叶”“草长莺飞”“才子佳人”“小桥流水人家”“人间天堂”“红尘富贵风流地”等传统江南意象,结合谢朓《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等诸多名篇佳句生动展现了江南地理风光和人文特质。
随后,姜晓云馆长引导读者聚焦“忆江南”的情感表达,他讲到,江南文化以“自然-诗性”为内核,与北方“政治-伦理”文化范式形成鲜明对比,成为历代文人的心灵慰藉。江南既有张季鹰“莼鲈之思”的故乡眷恋、李煜“不堪回首”的家国愁绪,也有写就《枫桥夜泊》的张继作为异乡人的别样体悟,展现“江南人对故乡的回望”和“异乡人的反观”两种江南观想。
在最后的“何处是江南”一章,姜晓云馆长梳理了“江南”作为地理概念的演变历程。从古代“八府一州”的核心区域,到如今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文化新图景,江南始终是中国经济文化的重要引擎。2019年国家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共同打造江南文化品牌”,这不仅有利于解决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的经济问题和文化认同,也有利于在中国乃至世界建设一个传统文化复兴的示范区。
整场讲座诗词与历史交织,传统与现代呼应,吸引了许多2025级新同学到场参加。图书馆“敬文讲坛”栏目将持续以优质讲座为广大读者带来校园文化新体验。
文/何思雨 图/丁崇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