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江南意,诗藏百味情——南宋词人葛立方三首经典作赏析

发布时间:2025-05-17 05:46  浏览量:6

文/诗词

江南烟雨,浸润千年文脉;宋韵词章,镌刻岁月风华。在南宋文学的璀璨星空中,葛立方虽非最耀眼的存在,却以其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将江南的灵秀与文人的哲思凝于笔端。

他的诗词既有“细雨湿衣看不见”的细腻婉约,亦含“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洒脱,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在历史的长河中氤氲着独特的韵味。

这位出身书香世家、历经宦海沉浮的词人,用文字编织出对自然、生命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一、《卜算子·席间再作》

【水墨荷塘里的诗意栖居】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词人以“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起笔,瞬间将读者带入江南水乡的盛夏画卷。“水芝”即荷花,“袅袅”二字赋予荷花以灵动的姿态,仿佛能看到红荷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脉脉”一词则为长满芦苇的水畔增添了几分含情脉脉的温婉,红荷与青芦相映成趣,色彩对比鲜明,意境清幽雅致。

紧接着,“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四个叠词如珠落玉盘,将微风轻拂、淡烟缭绕、细雨霏霏的朦胧景致刻画得淋漓尽致。风、烟、雨交织成一片氤氲水汽,为荷塘披上了一层轻纱,此时的荷花在雨幕中更显楚楚动人,似有万种柔情。

下阕由景入情,“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词人面对如此美景,随性地摆开酒杯,将眼前的荷花比作盈盈少女,既写出了荷花的清新脱俗之态,也流露出自己对其的喜爱与欣赏。而“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堪称神来之笔,词人突发奇想,把一片片荷花瓣当作承载美酒的小船,将杯中酒比作绚丽的流霞,悠然举杯畅饮。

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不仅展现出词人高雅的情趣,更体现出他与自然融为一体、沉醉于生活之美的惬意心境,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杯荷香美酒中变得温柔而美好。

二、《多丽》

【梅影暗香里的岁月咏叹】

冷云收,小园一段瑶芳。乍春来、未回穷腊,几枝开犯严霜。傍黄昏、暗香浮动,照清浅、疏影低昂。却月幽姿,含章媚态,姮娥姑射下仙乡。倚阑看、殷勤持酒,索笑也何妨。堪怜处,东君不管,独自凄凉。

算何人、为伊销断,古今才子篇章。有西湖、赋诗处士,□东阁、年少台郎。驿使来时,吴王醉处,几番牵动广平肠。剩宴赏、微酸如豆,又是隔年长。高楼外,莫教羌管,吹堕寒香。

开篇“冷云收,小园一段瑶芳。乍春来、未回穷腊,几枝开犯严霜”,描绘出一幅寒冬将尽、初春未至的独特画面。冷云消散,小园里几枝梅花不畏严寒,迎着霜雪率先绽放,如瑶台仙葩般清丽脱俗。“傍黄昏、暗香浮动,照清浅、疏影低昂”巧妙化用林逋《山园小梅》名句,在黄昏的暮色中,梅花的暗香幽幽飘散,疏影在清浅的水面上摇曳生姿,尽显优雅与高洁。词人更以“却月幽姿,含章媚态,姮娥姑射下仙乡”,连用典故,将梅花比作天上仙子,从不同角度赞美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令人心驰神往。

下阕中,词人发出“算何人、为伊销断,古今才子篇章”的感慨,历数古今文人对梅花的钟情。从西湖边赋诗的隐逸处士,到东阁中的年少才俊,从驿使传梅的典故,到吴王醉赏的逸事,梅花不知牵动了多少人的情思,引得无数才子挥毫泼墨。“剩宴赏、微酸如豆,又是隔年长”,时光流转,当梅花结出微酸的果实,想要再次欣赏那盛放的美景,却要等待漫长的一年,不禁让人感叹美好易逝,岁月匆匆。

最后“高楼外,莫教羌管,吹堕寒香”,词人满怀深情地祈愿,不要让那哀怨的羌笛声将梅花的寒香吹散,这既是对梅花的珍惜与呵护,也暗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

三、《瓢饮亭》

【素朴生活里的旷达哲思】

我不学许由隐烟雾,得瓢不饮惟挂树。

又不学德义居虎丘,带瓢入市多骑牛。

分无玉瓯囊古锦,病渴文园只瓢饮。

下瞰金溪新结亭,未须引吸如长鲸。

但愿金溪化为酒,岁岁持瓢醉花柳。

诗的开头,葛立方便以“我不学许由隐烟雾,得瓢不饮惟挂树。又不学德义居虎丘,带瓢入市多骑牛”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效仿许由隐居深山、得瓢不饮的故作清高,也不学德义骑牛入市、带瓢招摇的矫揉造作,展现出一种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处世哲学。“分无玉瓯囊古锦,病渴文园只瓢饮”,词人坦言自己没有珍贵的玉瓯和华丽的锦袋,只能如司马相如般用瓢饮水,虽生活简朴,却甘之如饴,体现出安贫乐道的豁达心境。

“下瞰金溪新结亭,未须引吸如长鲸”,词人俯瞰金溪上新建的亭子,享受着宁静与闲适,无需豪饮大嚼,便能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而“但愿金溪化为酒,岁岁持瓢醉花柳”一句,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将平淡的生活装点得诗意盎然。他希望金溪之水化作美酒,每年都能手持瓢盏,沉醉在花红柳绿之间,这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彰显出其乐观浪漫的情怀,即便身处平凡,也能在想象中寻得诗意与快乐。

结语:葛立方的诗词,是江南烟雨孕育出的明珠,是人生百味酿成的佳酿。无论是《卜算子·席间再作》中荷塘雅趣里的悠然自得,《多丽》中梅影暗香下的岁月感慨,还是《瓢饮亭》中素朴生活中的旷达哲思,都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学造诣与独特的精神世界。

他用文字勾勒出南宋文人的风雅与哲思,将自然之美、人生之悟融入诗词之中。这些作品穿越千年时光,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感受古人在诗词中寄托的深情与智慧,在墨香与诗意中,触摸历史的温度,品味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