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古雅,有唐、宋名家风格:文徵明行书《千字文》高清完整版
发布时间:2025-09-25 18:48 浏览量:1
文徵明,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是明代中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徵明的书法学习过程具有渐进性,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体均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
《千字文》作为中国传统蒙学读本,自梁代周兴嗣编撰以来,一直是书法家喜爱的创作题材。文徵明曾多次书写《千字文》,传世版本包括不同时期创作的行书、草书、楷书等多种书体。
文徵明行书千字文
这些作品反映了文徵明书法风格的变化历程,行书《千字文》尤其能够代表他晚年的艺术风格。
文徵明行书《千字文》融合了晋唐书法传统与宋代书法意趣。作品中有王羲之《圣教序》的笔意,同时也吸收了宋代书家的特点。用笔凝重而流畅,起伏多变,线条或瘦硬挺拔,或圆润饱满,形成丰富的质感。
文徵明行书《千字文》体现了严谨法度与生动意态的平衡。作品中的字形结构紧结,重心稳健,每个字独立存在,不需要字与字之间的相互支撑来求取平衡。
同时,在行书中掺入一些草书的结体和意韵,使方圆相济,对比变化,达到高度和谐统一。这种结体特点使得作品既工整漂亮,又不失洒脱飘逸的气质。
文徵明行书《千字文》具有温润秀劲、稳重老成的特点。作品中的书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具有晋唐书法的风致。晚代董其昌曾评价文徵明书法“精工古雅,有唐、宋名家风格”。这种格调的形成与文徵明的个人性情和艺术追求密切相关。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