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谦原创丨书画奇才唐伯虎

发布时间:2025-09-24 23:52  浏览量:1

书画奇才唐伯虎

文/李寿谦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

这是唐伯虎的《桃花庵歌》中的诗句。唐伯虎(1470-1524年),名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

唐伯虎是苏州吴县人,出身商贾家庭。自幼聪慧,三岁识字,六岁能诗画。十六岁以第一名考中苏州府秀才,十九岁娶妻徐氏,生一子。二十四岁时父母、妻子及妹妹相继离世。家道中落,他借酒消愁。后在好友祝枝山劝导下,决心走科举之路。

三十岁考中应天府乡试解元,名扬江南。次年赴京会试,因与江南富商徐经结伴,卷入“科场泄题案”,被除仕籍,终生不得科举。从此心灰意冷,以卖画为生。

科举失败后,潜心书画。与沈周、文徵明和仇英并称“吴门四家”,代表作有《落霞孤鹜图》《山路松声涛》,他以诗、书、画著称,著有《六如居士集》。

晚年生活穷困,靠朋友接济度日。正德九年(1514年),曾入宁王朱宸濠幕府,后觉察宁王有谋反意图,佯装疯癫脱身。嘉靖二年(1524年)病逝。

我想起了电视剧《三笑》,即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其实,这故事是文人杜撰的,没有历史依据。秋香的原型为金陵歌妓林奴儿,她比唐伯虎大20岁,后从良嫁人。有一天,一旧相识的官员又来纠缠她,林奴儿作一首诗写在扇子上:

昔日章台舞细腰,

任君攀折嫩枝条。

如今写入丹青里,

不许东风再动摇。

那官员惊艳她的才华,就此作罢。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最早出自明代王同规的《耳谈》,主人公是苏州才子陈元超。他在虎丘偶遇秋香,为追求她卖身为奴,进了秋香所在府第,最终成婚。明末冯梦龙将故事改编成《唐解元一笑姻缘》,将主角改为唐伯虎。后来经过戏曲、小说的传播,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三笑”故事。

唐伯虎写过一首诗《言志》:

不炼金丹不参禅,

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

不使人间造孽钱。

此诗作于唐伯虎经历科考舞弊案打击后,展现了他与仕途决裂的人生选择。前两句用排比手法,否定了求仙、参禅、经商和务农等世俗的道路。后两句点明以卖画为生的生存方式,以青山暗喻品格,以“不使人间造孽钱”,表明文人的清高气节。

唐伯虎崇拜李白的才华,在《把酒对月歌》中,言明“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表明仰慕效法李白的心声。

唐伯虎去世后,好友祝枝山为他料理后事,并撰写了千余字的墓志铭。初葬于桃花坞,后迁至苏州横塘镇王家村。去苏州旅游的朋友,切勿错过了这一景点哟!

唐伯虎的诗与书画,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花园。唐伯虎的故事,展现了古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我们要继承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作者简介】李寿谦(男),泰安肥城市人。高中教师,大学学历,现退休,寓居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