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想象的六大历史人物形象:康熙麻子脸,苏东坡大胖子

发布时间:2025-09-24 05:15  浏览量:1

“颜值即正义”这句话,扔到今天任何一个热搜榜上,总有人点头。马上就会有人问,古人对外貌的看重,和现代人能否画等号?别着急,今天咱就翻翻那些皇帝、才子、枭雄的老底,看看到底是不是美貌者得天下?这,有没有例外?!

康熙皇帝,清代的名角,提起来谁不会想起那个定鼎中原、四海一统的“圣君”?可是影视剧里的康熙,一个个英俊非凡、英气逼人,难不成历史就真是戏说的那样?说到底,一部部古装剧,演员往往被挑得颜值顶天,塑造出的形象都是“神颜”。但翻开史料,总归得落地——康熙其实远没有想象中那般玉树临风。

《清实录》有讲,他儿时天花痊愈,面上尽是疤痕。据清宫发掘出的实物推算,身高在1.60米徘徊,比现代人的平均数据偏低。像拿破仑那样,个头不起眼。倒不是说一米六就矮得拿不出手,以满洲人膀大腰圆的基因,这完全算是矮个队。再多的龙袍,遮不住皮肤和身材的缺憾。那么康熙靠什么服众?单靠玉树临风似乎走不远。那些银幕上的英气俊朗,和考古得出的“真实椰子”,直让人纳闷,该信哪个?

再看曹操,史书说得很直白,“自以形陋”,嫌自己长得丑。特地找个大高个儿崔琰顶替自己接待南匈奴使者,自己甘当保安站边上。令使者误以为那个高大雄壮的才是魏王,实际却是他身旁的短小男子神采飞扬,这一招,玩得妙。想起来,易中天的话也挺逗,曹操不愿称帝,大抵跟自己“老丑脸”脱不了干系。

2009年考古扒出了“曹操头骨”,修复照片一敲定:稀眉塌鼻、高额微斜,肯定称不上“玉面小生”。身高准确说也没超过一米六,要搁今天的饭桌上,估计还没陈道明高。可架不住他“目光锐利,神采奕奕”,这股气质,别人学不来。形象在传说里塑光了,现实说破天也就是个灵魂杀手罢了。按理,曹操哪有“三国演义”里那风流俊伟的模样,倒像个用头脑碾压世界的狠角色。所以,形象倒是不甚讲究,真能震慑人心的,反倒不是皮囊。

你以为只有皇帝才这样?苏东坡也逃不掉。提起“三仙才”,有人脑补一幅足智多谋、身材修长、衣袂飘飘的书生画卷。一查资料,嘿,苏东坡其实身长近两米,腰围撑破天。东坡肉自己发明的,每天不来一大份都难心安。当时“七尺”标准转化成现在,是两米一左右,往哪儿搁?!

东坡自己写诗调侃,腰围十围,这不是说着玩,是真实画像。熟悉他的饮食习惯也知道,不只是能写会画,还是“美食家”,爱红烧肉入了迷。如果说万古流芳靠的是“风流”,那这个风流,竟然肥硕得成了传奇。形象和成就,几乎毫不挂钩。所以,东坡身上的“瘦弱气质”,恐怕谁也造不出来。可不又有那样的话说,体胖的文人气度更宽,或许真有点意思?

武则天,唐朝的唯一女皇帝。她被说成是“美貌逆天”,但具体有多美谁说得清?别的史书描绘她“奇相月偃”,云山雾罩根本摸不着头脑。有说“龙睛凤颈”的神话,差不多类似李世民两龙盘旋那种玄幻。靠谱点的说法,是“方额广颐”——方脸丰满。在唐代,丰腴为美,谁说得清是多壮实?!

要说真有实锤,还得数洛阳龙门卢舍那佛,那塑像参照的就是武则天本人。佛像面额开阔,眉宇舒展,气度端庄,有点雌雄莫辨的“大气”。你说武则天的颜值跟皇权成正比吗?就靠形象迷住俩皇帝,还是靠头脑?仿佛答案就在那庄严的佛面和独自一号的气场上。

秦始皇呢,有几个人敢跟这个名字叫板?打下八百里江山,硬核人物,但长相却不如传说。“蜂准长目”,蜂蜜鼻子、细长眼睛、“挚鸟膺”,胸口骨头怪突,声音嘶哑。他这种外貌,说实话,和龙形传说倒真搭不上什么边,强扭上个“霸者气场”也许还合理点。常有人将他与“形神霸气”画等号,但层层剥开,外貌真是一端,吓人还真非得靠那股威压劲儿?

书法家欧阳询也挺另类。你说字如其人,他的字俊逸庄重,按说本人也是俊男。事实正相反,长相据说丑得像猴子,连太宗身边的人都忍不住当众嘲笑。那会儿在灵柩前笑场,把许敬宗气得丢了官,欧阳询可不是会吃亏的人,回头对着长孙无忌开坏笑:“你肥得像面团!”两位人前互怼,李世民也跟着乐。长相没让他失了身份,反倒凭一手好字,一张好嘴,名留千古。外表似乎成了一种隐藏的“独门武器”,越怪越耐琢磨。

不过说到底,外貌和成就,是不是成正比,很难抓准。纵有一票英俊的帝王才子,做不出大事的比比皆是。丑得别致、一身不打眼的,却偏偏能青史留名。细扒这几个人,要说是因为时代崇尚“个性”,也不对。当时所谓的“审美”——唐代喜欢胖,清代不忌小个儿,汉晋又强调气度,变来变去没个准谱。

再说,宫廷画像和民间传说,都被美化过。历史里,康熙和曹操的长相,某种意义上被朝代需要“包装”了。出了肃穆的帝像,真相反而难找。至于现代人迷恋外貌,或许未必比古人更甚,无非技术手段变了,社交媒介一扩散,美与丑隔着屏幕也搅拌在一块。

甚至同一个人物在不同朝代流传的样貌也大不相同——有的版本拔高了三分,有的掩去了所有瑕疵。能不能说外貌和成就毫无关系?有的人性格里藏着气场,明明其貌不扬却自带锋芒。另一些则活成了“人设”,看似无懈可击,背后却一地鸡毛。

但话又说回来,颜值固然有用,关键时刻还得靠真能耐。像苏东坡、曹操,他们让外表退居二线,真正震慑人心的,是满满的存在感和智慧。这种气质,是不会写在脸上的。

所以,历史里看不见的那些小人物,也许才是自我和外界的真实拉锯——瘦胖高矮、麻子短腿,没有必然公式。随便扣一顶高帽,未必走得顺。同样的,魁伟之躯,不担责任,不过是个空壳。

要真说古人和现代人到底不同在哪?也许就是表达方式不一样,但关注点却很像。有人愿意信“美人天生志短”,有人觉得长得帅才能干大事。可历史里留头留名的那些家伙,却都是光怪陆离的矛盾体,谁还能说长相和成就有多大关系?

这些例子摊开来细看,反倒显得,长相和伟业之间的关联,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关键还是看你怎么活,怎么拼——你以为是谁决定的?还不是历史眼中的那个人自己!

谁说“看脸”的时代只属于现代人?有时候,历史远比你想象得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