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两世“元白”传佳话!

发布时间:2025-09-19 12:00  浏览量:1

唐朝大诗人元稹和白居易,俩人是同榜进士,同朝为官,都是河南人,同乡,关系非常好。他们还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在官场上也互相扶持,被后人称之为“元白”。

元稹去世十几年了,白居易依然经常怀念。有一天晚上睡觉梦到了,醒来写了一首《梦微之》。元稹字微之,这是写给元稹的诗。“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就是这首诗里的名句。

后人说,元稹和白居易,是古代最甜的兄弟情。

其实在他们之后,还有一对“元白”也令人动容。他们是元朝初年的元好问和白朴。

元好问是名震京师的大才子,“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写出这句千古名句时,元好问才16岁。

白朴,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墙头马上》与《西厢记》《拜月亭》《倩女离魂》并称为“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还有他的《天净沙》系列: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不逊于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说完这些,大家应该能对上号了,都是老熟人。那么元好问和白朴有什么故事呢?

元好问和白朴的父亲白华都在金朝生活,在金朝参加科举,进士及第后同朝为官,逐渐成了好朋友。

当时已经是金哀宗统治时期,金朝风雨飘摇,蒙古气势如虹,时局动荡。在蒙古军又一次攻城的时候,金哀宗感觉守不住了弃城逃跑,白朴的父亲白华跟着跑了,妻子儿女都在城里。

乱世之中,一个妇道人家带着一双年幼的子女,想想都绝望。幸好元好问也在城中,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但是,元好问此时的身份也是被困人员,之前官职也不大,没多少资产,想要护住一家老小,再护住白朴他们三人,实在是吃力。

在一次混乱逃亡中,白朴的母亲和他们姐弟走散了,从此杳无音讯。元好问听说后马上收留白朴姐弟,乱世中艰难求生,也要把白朴姐弟都带上,让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生活。

当时白朴七岁,姐姐没有明确资料,想来年纪也不大。都是需要安稳环境读书成长的年纪,如今遇到战乱,父亲逃亡,母亲走散,连日奔波,心理上和身体上都强撑到极限,然后就病了。

逃亡路上,白朴感染了瘟疫,一起逃亡的人都让元好问把他扔了。这是逃亡,不是郊游,资源有限,多个人多张嘴,如今又病了,还是治不好的病,又不是自己孩子。扔了吧,保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乱世一直是个吃人的词,大家都是普通人,自顾不暇,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仁至义尽了。元好问即便是把白朴扔了,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他没有放弃。

没有医生,没有药,甚至连食物也十分短缺,元好问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把白朴抱在怀里。整整六个昼夜,元好问没合眼,就是抱着白朴,嘴里一直念叨“元白本是世交,我要救这个孩子”。

大概是元好问的诚意感动了上天,六个昼夜后,白朴竟然开始出汗,瘟疫就这样痊愈了。如果没有元好问,白朴肯定早就没了。

元好问带着一家老小和白朴姐弟千辛万苦来到山东聊城,在县令府中做幕僚,暂时安顿下来。他非常喜欢白朴,每天都抽出时间教他读书写字。可以说白朴能成为元曲四大家之一,元好问功不可没。

就这么过了五年,元好问终于联系上了白朴的父亲白华。

这么多年,白华又有什么经历呢?

具体内容请移步xi ma la ya da li shi,欢迎shou 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