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红高粱》为什么那么红?是公知出主意吗?
发布时间:2025-09-16 06:47 浏览量:1
有报道说,前几天天津复演了评剧《红高粱》,改了主角,主角是女的九儿。还有很多可以思考的角度,但有朋友把这种“红”归结到公知身上。
1)英雄共谋。多年来我一直追寻一个奇怪的现象,又看到了新消息。那就是海灯法师武功造假问题,还有宣传少林寺方丈之说。可是海灯法师之假有艺术问题,也有新闻问题,甚至是多家单位知假“宣”假。要知道,海灯法师抗日,会一指禅武功可是由官方报道的。新看到的消息说,他和虚云老和尚谈过,被看重,难免还有当时在场的人推崇。但是也与想要宣传英雄有关。
2)越强大越倒退。《红高粱》《生万物》这种现象,已经不是几个人在“学术”。有网友留言开骂,难道不相信上面的审美?但这种美显然是与学术不通气,把评剧《红高粱》报道和张宏良一篇文章比较就知道。张宏良推崇纪录片《意志的胜利》。颂明说得更透彻,莫言开启了艺术以个人为核心,以西方为半径的邪风。也不是说越强大越倒退,是反动意义上的倒退,而是复古意义上的倒退。
3)公知也是群众里的一小撮。群众性批莫言好像很有道理,把错派到公知头上,可是公知不也是受害者吗?
4)知己知彼知公知。都在骂公知,反而把公知鼻祖解剖了。批胡适这个事也是有点怪。但做得最详细反而是不怎么极端的王小东。除了公知,还有小资,二流堂,流氓才子之类有必要了解。
5)冰派。有些事情撇不清关系,比如1040工程最近又冒头了。面对强大集体共谋,只找一两个人的问题,是另一种现象——“冰箱式干部”,这是媒体新提出的概念。这种干部不发热、不化冻、不新鲜——冰派!从某种意义上理解,有一个冰派——公知——艺术,这种链条。别看莫言蔫了咕咚,水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