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被生活困住?14首古诗藏的人生智慧,诗中名句人人会背

发布时间:2025-09-14 22:44  浏览量:2

谢谢大家支持欢

迎大家来评论区中讨论分享

下面我们来欣赏今天的内容

最近有没有那种时刻,突然觉得心里乱糟糟的,好像被什么困住了一样?这时候,我总会想起那些老祖宗留下来的古诗。读着读着,就像和一位懂你的老友聊了会儿天,心里一下子就敞亮了。今天,就想和你分享14首藏着人生智慧的古诗,说不定里面就有一句,能戳中你此刻的心境呢。

【唐】虞世南

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虞世南可是初唐的大才子,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写这萤火虫,“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简简单单几个字,就把萤火虫那小小的光、轻轻飞舞的样子勾勒出来了。后两句“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读起来真让人触动。就算没人注意,萤火虫还是自顾自地发光。就像我们有时候,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哪怕没人看见、没人认可,可那又怎样呢?坚持做自己,内心的那束光就不会灭。

【唐】杜牧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杜牧大家都不陌生,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这首诗是他送隐者时写的。“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写的是隐者因为没人引荐,仕途走不通,只能远离这喧嚣的尘世,门庭冷落。但后面“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笔锋一转,说这世间最公平的就是,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会变老,都会长白发。想想还真是,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那些功名利禄又算得了什么呢?

【唐】杜荀鹤

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杜荀鹤出身寒微,他写的诗很接地气。这首赠给僧人的诗,“枿坐云游出世尘,兼无瓶钵可随身”,把僧人的超脱写得淋漓尽致,坐着像枯木,云游像浮云,连瓶钵都不带,多洒脱。“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这句太有道理了。生活里的烦心事,很多时候不就是因为我们太爱议论、太爱操心吗?少管点闲事,内心就能清净不少。

【唐】李绅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李绅就是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那位。章孝标考中进士后有点得意忘形,李绅就写了这首诗劝他。“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拿金子打比方,假金子才需要镀金,真金可不需要。“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十年才考中,本应该踏实点,别有点成绩就飘得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这道理放到现在也一样,实力才是真本事,别总想着靠外在的东西去炫耀。

【宋】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苏轼一生起起落落,但他的心态总是那么豁达。这首《琴诗》很有意思,“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看似在问琴和指头的问题,其实是在讲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就像我们的生活,很多事情都是相互关联的,缺了谁都不行,得学会从整体去看。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是理学大家,这首诗把读书的道理藏在写景里。“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多美的画面,半亩池塘像镜子一样,倒映着天光云影。可为什么池塘能这么清澈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有源头的活水流进来。读书也是这样,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让自己的思想保持清醒、开阔。

【宋】释绍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是一首禅诗,读起来让人心里特别平静。“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美。可我们常常忽略这些美好,被一些琐事困扰。“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只要我们放下那些不必要的烦恼,用心去感受生活,每一天都能过得很美好。

【宋】夏元鼎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夏元鼎为了求道,又是访名山,又是读万卷书,结果越读越迷茫。可就在他苦苦寻觅的时候,真理却在不经意间出现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生活里好多事都是这样,我们拼命追求的东西,有时候怎么也得不到,可当我们不再刻意去求,说不定它就自己来了。这告诉我们,努力很重要,但也要学会顺其自然。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这首诗把梅和雪的“争春”写得妙极了。“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花和雪花都觉得自己是春天的主角,谁也不服谁,连文人墨客都不知道该怎么评判。“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仔细想想,梅花虽然没有雪那么白,可雪也没有梅花的香气啊。这就像我们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没必要和别人比来比去,做好自己就好。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是北宋的政治家,一心想要变法革新。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上高高的飞来峰,好像能看到太阳升起,充满了希望。“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太有气势了,只要站得高,就能看得远,就不怕被眼前的困难和阻碍遮住视线。在生活里,我们也要有这样的眼光和格局。

《山居诗》

【元】石屋禅师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石屋禅师这首诗,就像在和我们唠家常。“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说的是活在当下,看到什么就说什么,就像梅子熟了,栀子花开,香气扑鼻,好好感受这一刻。“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过去的就过去了,再想也没用;未来还没来,想太多也没用。把心思放在当下,日子才能过得踏实。

《蔽月山房》

【明】王守仁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这是王阳明少年时写的诗,小小年纪,就有这么深刻的思考。“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因为距离的原因,我们会觉得山比月亮大,这是我们的认知局限。“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要是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就能看到山高,可月亮更辽阔。这告诉我们,不要被眼前的事物局限住,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眼界。

《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这首诗可有点打破常规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和杜甫的诗虽然好,被大家传颂了这么多年,但时代在变,文学也在发展。“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人才,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学。这让我们明白,不要总是守着过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辞官的时候,心里肯定有很多感慨。“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带着满心的离愁,离开官场。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虽然离开了枝头,但它会化作春泥,滋养新的花朵。就像他虽然离开了官场,但依然想着为国家做贡献。这种奉献精神,真的很让人敬佩。

读完这14首诗,心里满满当当的,好像收获了好多。不知道哪一句最能触动你呢?不妨在心里好好琢磨琢磨,说不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