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女子放生乌龟,乌龟口吐人言:洞房夜,让新郎喝一杯雄黄酒
发布时间:2025-09-08 21:54 浏览量:2
宋朝仁宗年间,江南水乡有个叫清溪村的地方,村前碧水环绕,村后青山倚靠,是个风景如画的所在。村里住着个姓苏的郎中,名唤苏仁心,医术高明,心地善良,常免费为穷苦百姓看病抓药。苏郎中有个独生女儿,取名苏婉宁,年方十六,生得眉目如画,更难得的是心地纯善,常随父亲上山采药,帮忙照料病人。
这年清明过后,连下了几天春雨,溪水涨了不少。这日雨过天晴,苏婉宁挎着竹篮到后山采药,走到溪边时,忽见几个孩童正围着一只硕大的白龟嬉闹。那白龟足有磨盘大小,通体雪白,唯背甲边缘泛着淡淡的金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看就非凡品。
“快看它缩头缩脑的样子!” “拿树枝捅它,看它出不出来!” 几个顽童拿着树枝不停戳弄白龟,白龟缩在壳中,一动不动。
苏婉宁忙上前劝阻:“快住手,这白龟长这么大不易,莫要伤它性命。”
一个胖小子抬头道:“苏姐姐,我们捉它回去炖汤喝哩!听说龟汤大补!”
婉宁蹲下身,柔声道:“万物有灵,它活到这岁数不容易。姐姐这里有些铜钱,你们拿去镇上买糖吃,把这白龟让给姐姐可好?”
孩子们见了铜钱,欢天喜地地接了,一哄而散。
婉宁仔细查看白龟,见它前爪有处伤口,正渗着血,想必是被孩童们弄伤的。她轻轻将白龟抱起,不料这白龟竟伸出头来,一双黑亮的眼睛直直望着她,眼神竟似人般充满灵性。
“莫怕,我带你回家治伤。”婉宁轻声道,那白龟竟似听懂般,又将头缩了回去。
婉宁将白龟带回家中,仔细为它清洗伤口,敷上草药,又找来个大木盆暂时安置。苏郎中见了,也啧啧称奇,说从未见过如此灵异的白龟。
养了七八日,白龟伤口渐愈,精神也好了许多。这日清晨,婉宁决定将白龟放生。她抱着白龟来到当初相遇的溪边,轻轻放入水中。
“去吧,回你该去的地方,日后小心些,莫再叫人捉住了。”婉宁站在岸边,朝白龟挥手告别。
那白龟入水后却不急着游走,反而转回头来,忽然口吐人言:“恩人留步!”
婉宁吓了一跳,连连后退几步。
白龟又道:“恩人莫怕,我乃修炼五百年的灵龟,今日蒙恩人相救,特来报恩。切记:你命中有一劫,将在洞房花烛夜应验。那日切记让新郎饮下一杯雄黄酒,方可保平安。”
婉宁惊得说不出话来,呆立片刻才问:“什么劫数?为何要饮雄黄酒?”
白龟道:“天机不可尽泄,恩人只需谨记:洞房夜,新郎必饮雄黄酒。否则必有血光之灾,切记切记!”说罢,转身潜入水中,不见踪影。
婉宁恍惚回到家中,将这番奇遇说与父亲。苏郎中捻须沉吟:“听闻动物年久通灵,能预知吉凶。既然白龟如此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你且牢记在心。”
时光飞逝,转眼两年过去。婉宁已十八岁,提亲的人踏破了苏家门槛,但她却一个也未应允。原来她心中早已有人,是邻村一个叫李文轩的书生。
这李文轩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人品端正,常在苏家医馆帮忙抄写药方,与婉宁相识相知,互生情愫。苏郎中也看重文轩才学人品,欣然允诺婚事。
这年秋闱,文轩高中举人,双喜临门,两家便开始筹备婚事。定在腊月十六成亲。
婚期渐近,婉宁忽然想起白龟当年的嘱咐,心中隐隐不安。她与文轩相处多年,从未见他饮过酒,更别说雄黄酒了。雄黄酒性烈味辛,寻常人都不喜饮用,该如何劝文轩在洞房夜饮下?
腊月十六这天,清溪村热闹非凡。苏李两家联姻,才子配佳人,方圆十里的人都来贺喜。迎亲队伍吹吹打打,将婉宁接到李家拜堂成亲。
夜幕降临,宾客渐散。新房内红烛高照,婉宁顶着红盖头端坐床沿,心中忐忑不安。她袖中藏着一小壶雄黄酒,是日前特意配制的。
吱呀一声,房门推开,文轩微带酒气走进来。他拿起秤杆,轻轻挑开婉宁的盖头。烛光下,婉宁粉面含羞,愈发娇艳动人。
文轩眼中满是柔情,轻声道:“婉宁,今日终得与你结为连理,我李文轩此生无憾。”
婉宁低头浅笑,心中却记挂着雄黄酒之事。她起身倒了两杯酒,将雄黄酒混入其中一杯,递与文轩:“文轩,饮过合卺酒,我们便是正式夫妻了。”
文轩接过酒杯,却不急着饮,反而道:“婉宁,我有一事相告,望你勿惊。”
婉宁心中一跳:“何事?”
文轩目光闪烁:“其实...我自幼不能饮酒,沾酒便浑身起红疹,呼吸艰难。这合卺酒...我怕是饮不得。”
婉宁闻言,手中酒杯险些跌落。她万没想到文轩竟不能饮酒!白龟明明嘱咐要让新郎饮雄黄酒,这可如何是好?
文见婉宁面色苍白,忙问:“怎么了?是否我扫了你的兴?”
婉宁强笑道:“不,不是。只是...这是我特意准备的药酒,对身体有益。你不能饮酒之事,为何从不告诉我?”
文轩歉然道:“男子汉大丈夫不能饮酒,实在难以启齿。本以为合卺酒只是形式,抿一口应景即可,不想你如此看重。”他见婉宁失望神色,心下不忍,又道,“若是你坚持,我勉强饮一口便是,大不了病一场。”
婉宁连忙按住他的手:“不可!既如此,不必勉强。”她心中焦急万分,白龟的嘱咐言犹在耳,若不饮这雄黄酒,恐怕真有祸事。
正当彷徨无计时,窗外忽然刮起一阵怪风,吹得窗棂作响,红烛摇曳欲灭。文轩起身欲关窗,却突然身形一晃,扶额道:“奇怪,忽然头晕得厉害...”
话音未落,他竟然直挺挺向后倒去!
婉宁惊叫一声,抢上前扶住文轩,只见他面色惨白,双目紧闭,已然昏迷不醒。
“文轩!文轩!”婉宁连声呼唤,文轩却毫无反应。
婉宁心慌意乱,正欲呼救,忽然房中烛光一暗,一道黑影自窗外窜入,落地化作一个黑衣道人,面目阴鸷,手持一柄桃木剑。
“你是谁?”婉宁惊问,护在文轩身前。
道人冷笑:“丫头,让开!待我取了这书生性命,炼化他的魂魄助我修行!”
婉宁颤声道:“你与文轩有何冤仇?为何害他?”
道人哼道:“无冤无仇,只怪他纯阳之体,正合我炼丹之用!我跟踪他已久,只待今日洞房夜,阳气最盛时取他性命!”说罢举剑便刺。
婉宁不及多想,抓起桌上那杯雄黄酒泼向道人。道人猝不及防,被泼个正着,顿时惨叫一声,身上冒起阵阵白烟。
“雄黄酒!你怎会...”道人又惊又怒,连连后退。
便在此时,昏迷的文轩忽然睁开双眼,眸中金光一闪,竟挺身跃起,大喝:“妖道!还敢作恶!”
婉宁惊见文轩周身泛着淡淡金光,与平日判若两人。
道人面色大变:“你...你没中我的迷魂咒?”
文轩冷笑:“早在入洞房前,我便察觉有妖气,故意装作昏迷引你现身!”转头对婉宁温声道,“婉宁莫怕,我自有主张。”
原来文轩并非普通书生。他本是天庭值守仙官,因触犯天条被贬下凡间历劫。那黑衣道人则是多年前被他降服过的蛇妖,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蛇妖专门选在文轩洞房夜前来,因此时文轩作为凡人最为脆弱,容易得手。却不料文轩虽失去仙力,灵识仍在,早有防备。
蛇妖狞笑:“纵然你没中迷魂咒,如今已是凡胎肉身,能耐我何?”说罢化身一条巨蟒,张口便咬。
文轩推开婉宁,与那蟒蛇缠斗在一起。但他毕竟已是凡人,渐渐力不能支。婉宁在一旁心急如焚,忽然想起白龟曾说雄黄酒可保平安,想必是针对这蛇妖的。
她急中生智,将剩余雄黄酒洒在喜帐上,撕下一条布帛,点燃后掷向蛇妖。雄黄遇火,燃起幽幽蓝焰,蛇妖见状惊恐万分,闪避不及,被烧个正着,顿时惨叫连连。
文轩趁机取过桃木剑,念动咒语,剑身泛起金光,一剑刺中蛇妖七寸。蛇妖惨叫一声,化作一缕黑烟,消散无踪。
危机解除,文轩却突然踉跄几步,跌坐在地。婉宁忙上前扶住,只见他面色苍白,冷汗涔涔。
“文轩,你怎么了?”婉宁急问。
文轩苦笑:“方才强行催动残存仙力,又受妖气侵蚀,怕是伤及根本了。”
婉宁泪如雨下:“都怪我,若非我要你饮雄黄酒,也不会...”
文轩轻轻握住她的手:“不,若非你备下雄黄酒,今日你我难逃此劫。那白龟真是我们的恩人。”
正在此时,窗外飘来一道白光,落地化作一个白须老者,仙风道骨。婉宁细看之下,认出老者眉目间与当年白龟颇有神似。
老者拱手道:“小神乃本地溪神,多年前遭蛇妖暗算,受伤现出原形,蒙恩人相救。今日特来报恩,也好了却这段因果。”
文轩挣扎起身行礼:“多谢仙长救命之恩。”
老者忙扶住他:“仙官不必多礼。你本天庭同僚,我理当相助。你此番历劫将满,不日将重返天界。只是...”他看向婉宁,面露难色。
文轩会意,坚定道:“若重返天界需舍弃婉宁,我情愿永世为凡。”
老者叹道:“情之一字,果然仙凡难破。也罢,老夫有一计,或可两全。”
老者继续说道:“仙官本因私放瑶池锦鲤被贬,如今历劫已满,本该重返仙班。但若执意留在凡间,需有正当缘由。方才你为救苍生除灭蛇妖,功德一件,我可上报天庭,求情让你暂留凡间一段时日。”
文轩喜道:“若能如此,感激不尽!”
老者又转向婉宁:“恩人,你与仙官有三世情缘未了,本不该就此终结。但仙凡有别,若要长相厮守,需得仙官自愿放弃仙籍,永为凡人。”
婉宁急忙道:“不可!文轩苦修千年方得仙位,岂可为我放弃?”
文轩却毫不犹豫:“若能与你相守,做凡人也无妨。”
老者笑道:“好一个情真意切!既然如此,老夫倒有个主意。东海之滨有座蓬莱岛,岛上有株并蒂仙莲,每千年结一次果。若夫妻同食仙莲果,可共享长生,既是仙侣,又是凡侣,不必受天条约束。”
文轩与婉宁相视一眼,齐声道:“我们愿往求取仙莲果!”
老者点头:“此去路途遥远,凶险异常,你们可考虑清楚?”
二人坚定点头。于是老者施法,为他们指明方向,又赠予避水珠一颗,可助他们渡海。
次日,文轩与婉宁辞别家人,踏上寻找仙莲果的旅程。他们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三年后终于求得仙莲果,返回清溪村。
从此,李文轩与苏婉宁夫妇定居清溪村,开设学堂医馆,一个教书育人,一个悬壶济世,成为当地一段佳话。更奇的是,数十年过去,两人容颜不改,依然年轻如初。
每年清明雨后,总有人看见溪边有一只大白龟浮出水面,而李家人必会前往祭拜。有人说曾听见李夫人称呼白龟为“恩公”,白龟竟似人般点头回应。
这年中秋,已百岁高龄的苏郎中含笑而逝,送葬那日,有人看见一条白龙自云端探首,似在鞠躬致哀。众人方知李文轩真身非凡,纷纷跪拜。
李文轩与苏婉宁夫妇相伴三百余年,见证了宋朝更迭,世间变幻,最终双双隐去,不知所踪。有人说他们功德圆满,重返天界;也有人说他们仍在人间某处,继续行善积德。
清溪村后山的溪边,至今立着一块石碑,上书“白龟报恩处”,记载着这段奇缘。每当月圆之夜,溪水泛着银光,仿佛在诉说着那个关于缘分、感恩与坚守的古老故事。
当您看到这里的时候,说明您已经看完故事,麻烦您点个关注点个赞,举手之劳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本故事纯属虚构!谢谢观看!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