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行书千字文卷》(二)欣赏
发布时间:2025-09-11 09:56 浏览量:2
在书法艺术的灿烂星空中,文徵明的《行书千字文卷》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明星。此作纵26.5厘米 ,横387厘米,创作于嘉靖乙巳(1545年)八月十日,彼时文徵明已七十五岁高龄,却依然笔力纵横,为后世留下这一瑰宝。
文徵明,作为明代书法大家,诗、文、书、画俱佳,位列“吴中四才子”,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他自幼勤奋好学,书法初学李应祯,后博采晋唐以来名家之长,对王羲之、智永等大家的笔意钻研颇深,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在明代书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幅《行书千字文卷》,笔法精妙绝伦,尽显大家风范。起笔时,或藏锋含蓄,或露锋果敢,宛如舞者登场,瞬间抓住观者目光;行笔间,中锋稳健,线条圆润饱满,似山间清泉自在流淌,充满生命力,侧锋灵动,又为字体增添了几分险峻与活泼;收笔时,或顿笔沉稳,或提笔轻盈,干净利落又余韵悠长。例如“天地玄黄”的“天”字,第一笔横画起笔藏锋,行笔中沉稳有力,收笔微微上挑,尽显灵动。
从结构上看,严谨中蕴含灵动之美。每个字的笔画安排疏密得当,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呼应,宛如精心雕琢的园林,疏密有致,层次分明。像“日月盈昃”四字,大小、比例协调,笔画间顾盼生情;“辰宿列张”里,笔画繁复的“宿”与笔画简洁的其他三字搭配,毫无杂乱之感,反而和谐统一。
整幅作品的气韵更是清新淡雅,超凡脱俗。虽无狂草的肆意奔放,却以平和宁静的气质打动人心。观赏此卷,仿佛能看到一位儒雅的文人,在宁静的书斋中,不疾不徐地挥毫泼墨,将内心的淡泊与对书法艺术的热爱融入每一笔画之中。这是文徵明心性修养的体现,他一生淡泊名利,沉醉于艺术的世界,不为外界纷扰所动,这种心境在作品中展露无遗。
与同时代的书法作品相比,文徵明的《行书千字文卷》突破了“馆阁体”的束缚,不追求规整刻板,而是注重个性与情感的表达;与前代书法大家如王羲之《兰亭序》相比,《兰亭序》潇洒飘逸,似仙人云端漫步,而此作则多了几分稳健与端庄,如雅士庭院踱步,别有一番韵味。
对于当代书法爱好者而言,临摹《行书千字文卷》是提升书法水平的绝佳途径。通过临摹,可以深入学习文徵明精湛的笔法、巧妙的结构布局以及独特的气韵,感受传统书法的深厚底蕴。同时,《千字文》本身作为中国传统蒙学经典,内容涵盖自然、历史、伦理等多方面知识,文徵明以书法形式将其呈现,让我们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
文徵明的《行书千字文卷》是书法艺术与文化内涵的完美融合,它不仅是文徵明个人艺术成就的代表,更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丰碑,值得我们永远珍视与学习。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