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7年后,“丢下学生自己先跑”的老师范美忠,如今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5-09-11 03:22 浏览量:1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
那场8.0级的强震,在十几秒钟内撕裂山河,也撕裂了无数人的命运。
太多无名英雄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有老师用身体护住学生,有医生被压在废墟中仍抢救病人。
可也有一些选择让人难以接受,其中最被人记住的就是一位“自己先跑”的中学老师——范美忠。
他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转身冲出教室,把几十名学生留在身后。
更让人震惊的是,他事后不仅不避讳,反而还在网上发长文解释“为什么先逃”。
一夜之间舆论哗然,从那以后“范跑跑”成了他的代号,一个被钉在道德耻辱柱上的名字。
17年过去了,这个曾引发全民声讨的男人,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他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社会有没有放过他?他有没有机会重新开始?我们来讲讲他的故事。
01 北大才子出身
范美忠,1972年出生在四川一个普通农村。
家庭条件差父母关系也不好,父亲脾气暴、母亲辛苦打工养家,家里总是吵个不停。
也许正是这种成长环境,造就了他早年的“逆反”性格——不服输,不服权威,也不合群。
但他是块读书的料,初中开始几乎门门课都拔尖。
别人玩他在啃《红楼梦》,别人睡觉他在背《史记》。
凭着这股狠劲,他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成了村里几十年来唯一一个“北大学子”。
可到了北京他反而感到格格不入,身边的同学大多出身优渥、谈吐大方,他这个“乡下人”显得孤僻又“刺头”,他质疑老师、质疑教材、质疑制度,常年与“主流声音”唱反调。
有人欣赏他的锋芒毕露,也有人觉得他“愤青”“极端”。
毕业后他没有留在北京,只是回到四川当了一名中学老师,他的课堂没有条条框框,喜欢和学生讨论哲学、人性、自由。有学生说他“讲话刺耳但有意思”,也有家长觉得他“影响不好”。
8年间,他换了七八所学校,几乎每一次都是因为“太难管”被请走。
直到2005年,进入都江堰一所私立中学稳定下来,还结婚生了孩子,日子虽然清贫但还算平稳。
没人想到三年后,他会因为一场地震彻底改变人生。
02 “范跑跑”事件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地动山摇。
教室正在上课,最初只是轻微晃动,学生们还在窃窃私语,想着是不是要演练。
但几秒钟后,教学楼开始剧烈摇晃,玻璃破裂声、尖叫声此起彼伏。
范美忠转身冲出教室,一路狂奔直奔楼梯,甩下了他班上的几十名学生,学生最终安全逃生了,但这件事在校园内传开,家长们议论纷纷,有人不满,但学校本想“内部处理”。
谁知几天后,他在网上发表了一篇万字长文,标题是《那一刻我坚决地先逃了》。
在文章里他写得非常坦率:
“我只是做了一个父亲,一个普通人的本能反应。我不想做英雄,也不会强迫自己成为英雄。”
“如果我同时看到我母亲和我女儿都在危险中,我会先救女儿。”
这样的“真话”刺痛了无数人的情绪神经。
那是一个全社会都在集体哀悼、赞颂英雄的时刻,他的言论成了彻头彻尾的“逆流”。
网民炸了:“你配当老师?”、“还自以为坦荡!”媒体也群起而攻之,批评他“没有师德”。
“范跑跑”的称号,从此挂在他身上摘不掉。
学校随即将他劝退,教育部门也表态“他不适合从教”。
他被彻底封杀,即使后来他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自证清白,但根本没人听。
03 沉寂十余年
之后的日子对范美忠而言,是长达十几年的“舆论黑洞”。
他找工作四处碰壁,办培训班被举报,出书没人敢出版。
他试过做网课讲师被家长抵制,他也试过接家教,学生家长一看“范跑跑”立马拉黑。
甚至他女儿上学时也被贴标签,“你爸是不是那个地震跑了的?”
后来,他干脆搬到成都郊区一间老房子里,彻底退出大众视野。
他没有再去学校任教,而是开了个家庭式教育工作室,偶尔接一些线下学生和咨询项目。
但他最主要的身份是自己女儿的老师,他坚持不送孩子去公立学校,理由很简单: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接受那种标准答案式的教育。”
他教她读古文、看哲学书、练逻辑思维,还带她学《左传》《庄子》。
他依然坚持自己的那套价值观,依然不愿“妥协”,有人讽刺他“教人怎么逃跑吗?”
他回一句:“我只是一个不说假话的大人。”
写在最后
今天范美忠已经年过五十,他依旧不愿多谈那年地震,但也从不否认自己的行为。
他承认后悔那一瞬的本能反应,但依旧不认为“沉默”是正义。
在这个习惯了“非黑即白”的社会里,我们是否真的愿意接受一个“不完美但坦诚”的人?
如果他当年选择沉默、避开公众视线、装作“勇敢者”,他或许早已“洗白”。
可偏偏他要写那篇文章,表达自己真实想法,不圆滑、不修饰、不迎合。
这样的“诚实”成了他最大的问题,“范跑跑”这个标签,成为社会无法容忍“非英雄叙事”的缩影。
17年过去我们或许该思考:什么才是勇气?
是舍己为人的英雄义举,还是在千夫所指下依然敢说真话的坦率?范美忠的故事,也许没有标准答案。但他那一场“风暴”留下的,不该只是耻辱,也该是一次对“真实人性”的反思。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但每个人都该有被理解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