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国|暗风吹雨入寒窗——忆邸成明老师
发布时间:2025-07-15 05:29 浏览量:1
暗风吹雨入寒窗
----忆邸成明老师
一
高考一结束,六月的山城迎来了久违的雨天,扯天扯地的雨洗去闹市的尘埃,抚平聒噪的心灵。月季花半开的花朵里汪着一滴滴水珠,挑着一颗颗明晃晃的太阳。杨花扑扑簌簌无声飘落,弄得人满身都是,行人避之唯恐不及。操场旁的芍药热热烈烈地绽放,仿佛也是校园的一股清流。学生期盼的运动会终于来了。天刚放晴,师生迅速集合,开幕式如期举行。教师队伍整齐划一,学生的跳绳比赛叫人眼花缭乱,精神焕发。
六月十九日早上的活动在欢快中结束了。大家都说阵仗很大,组织有力,比赛精彩。
下午,还未出门,便传来了邸君去世的噩耗。年轻的他撒手人寰,令所有人扼腕不已。虽然半百人生情同义,一世辛苦何须愧。但走得太早太急,很可惜,青山不语,流水呜咽,苍天含悲,泪飞倾盆。培育桃李四十载,鞠躬尽瘁六十春。您人缘好,作风踏实;古道热肠,勤谨淳朴;尊妻爱子,和蔼慈祥,为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也光明磊落了一生。怎不令人椎心泣血呢?
冷寂的殡仪馆,大屏幕上反复播放您的生平和生活片段,获奖记录,我们现在站在您面前都能清晰地回忆起与您一起工作的点点滴滴。在四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您一直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钻研每一篇文章,精心设计每一个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为了学生,您披肝沥胆,呕心沥血;为了学生,您循循善诱,废寝忘食。您内心的煎熬有谁能知,那深重的压力谁能知晓?您的一言一行都激励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积极钻研业务。您以强烈的爱心和过硬的业务能力,赢得了当地教育界的好评,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同事们都说,与邸老师搭档,轻松愉快,信心十足;与邸老师交往,醍醐灌顶,如坐春风。一个优秀生命的陨落,让我们除了叹息还是叹息。三十功名尘与土,两袖清风不为悔。人奔西土,音容宛在。邸君,一路走好,那边的路也不平坦啊!
二
九月的甘州,天空高渺悠远,空气湿润。北大山骨骼崔嵬,云岚飘逸。张掖师专的校园内,塔松挺拔,枝叶翠绿。花团锦簇,蜂蝶嘤嘤嗡嗡。进校门主干道旁摆满了许多报名的桌子,醒目地标示着各个专业,穿着一新的学生都挤着报名,老师都耐心解答各种疑问。登记结束后,大家都找到了宿舍。我和您同班,宿舍也是隔壁,我在311,您在313。
晚上开班会,主要活动是同学们自我介绍,大家相互熟悉。您上台时,身穿一身便服,开始有点腼腆,稍稍整理情绪便面带微笑,自信地介绍自己。我才知道,我们是老乡。也知道了于1982年考入张掖师范,三年后在祁连山脚下的南丰中学任教,那里海拔高,气温低,条件艰苦,您默默传道授业解惑,一待就是五年。1990年9月1日,我们相识在中文九零二班,不过,您是进修生,我是普通生。您是成熟的大哥,我是青色的后生。经过后来的接触,我知道您父母去世得早,是哥嫂供您上学,从师范读到师专,在艰苦的夹缝中自觉充电,在山水泥土中铸就师魂,其中辛酸可想而知。也佩服您无私大度的哥嫂。
两年师专生活,课余除了完成作业,我经常跟几位进修老师聊天学习。您告诉我,教学是个漫长的工程,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要有常人难备的耐心,以及不求回报的爱心,更重要的要尊重任何灵魂,包括看似落魄的可怜人。我记住了您的教诲。讲台折腾几十年,我知道,高台有时藏鼠辈,民间常常卧麒麟。也知道有时候,大堂之上登猪狗,名流才子落街头。有时候,我们一道步行到您曾就读的师范东边的沙枣林,聊自然,聊人生,聊汉语言文学,聊符号学,聊解构学,聊萨特,聊尼采,聊大墙文学,聊伤痕文学,聊殖民文学,聊比较文学,聊美学,聊哲学,聊今后的工作。您都能给出自己的建议,我受益匪浅。从您的言谈中,我深深体会了您无法忘记:张掖师范,三年学习中专毕业;走上岗位,专业知识了然于胸;荧光灯下,夜深人静精心备课;三尺讲台,谈笑风生兢兢业业;批改作业,圈圈点点扎扎实实;传道授业,讲解疑难苦口婆心。我更感受到您的风范:为人师表,爱生如子爱校如家;待人真诚,生活风雨同心同德;平易近人,老少交往有情有义。两年时光,与您交往,课内课外我都学到了很多很多。
毕业在即,很多同学都在找合适的工作,即使同宿舍的也视若陌路,气氛有点神秘。平凡像您和我只有背影没有背景的人只能躲在屋子里,静静地收拾行李。离校那天,据说,好多同学聚集在小操场,车上的与车下的执手相看泪眼,缱绻丝连,很感人。我和您一人各扛一个行李卷,轻轻地朝师专挥挥手,往西关车站进发,坐上了回家的班车。
脚下是绿水悠悠,远处是青山隐隐,一路上,我们没说多少话,各自回家不提。
九月的故乡气候宜人,田野里,小麦收割后的麦茬金光闪闪。牛羊在认真的啃草,牛背上的孩童吹响了叶笛,烧洋芋的味道也一阵阵涌来。结束农活的我们也该到单位报到了。邸老师去了南丰中学,坚守在县域的最南端。我则去了六坝,坚守在县域的最北端。一个在山脚下,一个在戈壁滩。不论条件怎么磕碜,我们都一个共同的理想:纯净一生,桃李满天下;弟子出息,松竹拔昆仑。几年后邸老师调入洪水中学教书,我依然纹丝未动。那个时候,工资不高,也就没有条件在县城聚会,因此,同学之间没有多少交往。只是在重要的全员聚会时见个面。受邸老师教诲,虽心存不甘,但对分配的工作在所不辞。看穿这份工作,性情也就日渐豁达,对工作自然就任劳任怨。放下心中芥蒂,对学生也就尽心尽责。就这样把日子熬成药,自我感伤,自我唏嘘,自我疗救。
一生如牛不得闲,闲时已与山共眠。春风无有怜人意,不能许我再少年。谁知现在,您竟撒手西归,留下无限悲伤与遗憾。
仙人已过蓬莱阁,德范犹香启后人。邸老师,您虽然离我们而去,您的音容笑貌将长留我们心中,您的宽厚美德,您的勤劳,您的敬业风范将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成为我们精神的动力。
您看,在葬礼上,您的初中的众多弟子,都捧着鲜花,拿着挽幛来祭奠您的永逝。他们都点燃一炷心香,脉脉祝您一路走好!
三
韶光不懈催人老。又过了三年,您调入高中工作。我依旧零落在戈壁滩摸爬滚打。有时候羡慕城里的同仁,光鲜亮丽,接触的是高楼大厦,听到的是流行劲曲,尝的是酒楼美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时,我们都面临不发工资的窘境,乡下的同事都想尽办法上城,只为领到工资度日。二十五年前的秋天,我也调入县城高中任教,没有丝毫志得意满,只有日以继夜的繁忙相伴。起得比狗早,睡得比鸡迟的日子成为生活的常态。
每天,我们都像一头弓腰低头拉磨的驴子,即使偶尔头上高悬一根诱人的红萝卜,也永远走不出悠长昏暗的磨道。想备课,思学生,写教案,学科会议,安全会议,公开教学,说课竞赛等等,常常令我们焦头烂额,捉襟见肘。我们常常见面,但我们无暇聊天,只是打个招呼就各忙各的。生活里仅剩繁忙,你能说它多姿多彩?如果说是苦中作乐,无疑是一种阿贵精神。
2008年,我和您在一个年级代课。除了复习备考,课下,您常找学生谈心,平凡的话语,真挚的情感,唤醒了许多愚蠢的灵魂。课堂上传授的全是知识,课下浇灌的都是爱心。作为老师,您真的做到了仁至义尽,每年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现在,闭上眼都能回忆起我们一起备考的日子。星斗稠密的凌晨,我们一起到车棚退出半新的单车,一起沿着蟒蛇似的柏油路迤逦而行。一路只有猎猎罡风在耳边呼啸,只有怪兽似的楼房耸立无语,只有车子发出的沉重摩擦。放好车,步行至教室,开始一天的工作。中午放学回家,又一起骑着单车重复在同一条路上。晚上十一点,我们一起在朦胧的路灯下回家。日子简单的像小学生的算数题。
去年,本该回家休息的您又教两个复读班的课,把一生献给钟爱的教育事业,依然爱岗敬业,能力出众。平凡的日子里我们依旧平静辛苦地度过。凭着一份热忱,凭着高度的责任感,您送走了一届复读生。两个多月后,落叶萧萧的深秋,传来了您得病的消息,先是在本市医院救治,后来转入省城医院。我们经常打听您的情况,知道您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一直在重症监护室医治。都急得想去看看您,无奈没有成行。
今年高考刚过,我们仍在打听您的情况。六月十九日,噩耗传来,您竟与我们阴阳相隔,天各一方。您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心爱的讲台,离开了自己的妻儿。从此和青山相伴,与黄土相依,与日月共存。
泰戈尔曾言:“生如夏花之绚丽,死如秋叶之静美”。这句话,用来概括您的一生恰如其分。您认真地生活过、坚强的奋斗过、努力的工作过,同时被亲人爱过、朋友敬过,正是生如夏花;您安详回归自然、坦然诀别亲友、悄然离开同学,恰如去似秋叶。虽一生短暂,却给了生命意义极的注脚。我们不后悔和您同学一场、朋友一场、友谊一场。如果有来世,我们还愿意和您是同学、是朋友、是知己。
老同学,当春天的原野上第一朵粉团花绽放的时候,我们知道您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
老同学,当夏天的池塘里第一朵荷花怒放的时候,我们知道您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
老同学,当秋天的田野上第一支油菜花飘香的时候,我们知道您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
老同学,当冬天永固的山林里第一朵雪花飘洒的时候,我们知道您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
窗外的雨依旧下着,地上的尘土扬起的烟瘴仿佛给天地蒙上了巨大的灰幔,朦胧得看不见边界。深受病魔折磨的我只能从床上惊坐起来,听凭暗风吹雨斜入寒窗。此去隔山海,一别再无期。作为学生的好老师,同事们的好伙伴,老师的好楷模。我们将永远怀念您。撰成一联,聊作怀念:
哀也忍辞,重担荷讲坛艰辛,遗弟子三千,长酬乡梓,劳瘁不曾言。两载同窗,点点行行思过往;
魂兮归去,花雨伴仙班驾鹤,有心香万朵,默想音容,深哀无计报。一朝永诀,悲悲切切忆成明。
老同学,一路走好,那边的路也不平。通往天堂的路难免孤独,带着我们的思念和关爱,一路上一定会充满鲜花和阳光。
(作者简介:刘希国,民乐三堡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平时写点小文章,偶尔赚点碎银子,不求闻达,散淡生活。偶有小文见于报刊。)